拉波夫的语言变化观(社会语言学丛书)
分類: 图书,语言文字,语言学,语言理论与方法,
品牌: 孙金华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0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305055719/9787305055713
·条形码:978730505571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社会语言学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针对“社会语言学缺乏概括性理论”的观点,《拉波夫的语言变化观》希望通过分析讨论社会语言学界影响广泛的变异学派领袖拉波夫的语言变化观,来证明社会语言学实证研究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社会语言学理论也应该受到应有的关注。《拉波夫的语言变化观》从现代语言学理论中语言变化观的发展谈起,分析讨论了拉波夫的早期研究、近期的总结性著作以及他在社会语言学理论上的贡献,最后论及其语言变化观在中国的影响和发展,强调拉波夫语言变化观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性证明了社会语言学不仅有理论,而且其理论具备很强的解释力和操作性。中国社会语言学实验研究应该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拉波夫的语言变化观。
作者简介孙金华,江苏泗阳人。200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南京大学社会语言学实验室成员。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主要涉及语言变异与变化微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现代语言学理论中语言变化观的发展
第一节 传统的语言变化观
第二节 生成语言学的语言变化观
第三节 同质语言观的不足
第四节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变化观
第二章 拉波夫早期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马萨葡萄园岛调查
第二节 纽约市调查
第三节 黑人英语土语研究
第三章 拉波夫的语言变化原理
第一节 著作的总体规划
第二节 内部因素
第三节 社会因素
第四章 拉波夫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言语社区中的语言变异研究
第二节 进行中的变化
第三节 变异研究成果的应用
第五章 社会语言学实验研究的发展
第一节 言语社区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城市语言调查
第三节 社会语言学实验室的主要调查研究
第四节 语言变异与变化研究的新思路
第五节 社会语言学微观研究案例
第六节 社会语言学的应用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社会语言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传人我国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2003年中国社会语言学会成立之前,按照郭熙(2002)的说法,中国社会语言学已经历经了“初创阶段”和“迅速发展阶段”,而进入到“稳定深入发展阶段”。除了郭熙(2002),对中国社会语言学进行回顾和总结的文章,还有高一虹(1996)、陈章太(1998)、沈家煊(1999)、曹志耘(2002b)、祝畹瑾(2002)等,其中有很多共识,也各有独到的分析。高一虹(:1996)比较详细地论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的高速发展阶段,分析对比了1987至1992年召开的三次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陈章太(1998)以世纪为时间框架,追溯到罗常培等早期学者为中国社会语言学奠定的基础。沈家煊(1999)分析了近年来社会语言学中几个重要方面的发展情况,包括语言调查、出版情况、理论探索、语言规划等。
文摘第二章 拉波夫早期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马萨葡萄园岛调查
马萨葡萄园岛(The Island of Martha’s Vineyard)(以下简称马岛)调查是拉波夫进行中变化研究中的第一步,也是历史性的一步,可以从该研究中洞察他变异研究的走向。以该调查为基础,拉波夫完成了自己的题为《麻省马萨葡萄园岛一个音变的社会历史》的硕士论文。文章作为系列研究中的第一站,奠定了拉波夫日后研究的基础,是促成语言学研究从定性到定量过渡的重要文章之一。长达一百多年对于语言怎样变化的探索中并没有解决变化为什么产生这一课题,而拉波夫的马岛研究之所以闻名于世,正是因为他探讨了语言变化的方式和原因。拉波夫认为,语言内部结构无法自圆其说地解决语言变化的动因问题,语言的内部因素在语言变化原因的探求过程中已经不再像它在结构主义研究中那样具备至高无上的地位了。拉波夫从这篇文章开始就为我们展示了一种研究的新思路,即将结构研究和社会特征分析相结合。
文章提出研究语言变化应该可以从三个方面人手:语言变异的起因、变异变化的传播和推广以及语言变化的规律。这三个方面实际是语言从产生变异到变化完成的必由之路,顺次分别是变化的经历的三个阶段。然而,在第一阶段的时候,语言学家们就遇到了难题。他们总是陷人语言结构中无法自拔,解释某一语言事件似乎只能从其他语言事件中人手,可是内部结构压力总是不能完整地解释语言变化。历史语言学家们将结构语言学运用于解决历史问题之中就已经开始了关于变化的经验性研究,大大丰富了语言研究材料。但是,并非所有的变化都高度结构化,变化也不是在脱离社会的真实环境中进行的。
后记1997年初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我第一次接触了社会语言学知识。使用的教材是Ronald Wardhalagh的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大门。当时的社会语言学老师是一位修为很高的教授,居祖纯先生,他很早就在国外某一知名杂志上发表了有趣的研究成果。正是他的研究经历引导我去探索语言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之路。学术研究对于我来说,从此一改往日的沉闷、枯燥的印象,所能见的竟然是这边独好的风景,满是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语料。
我的硕士导师陈开顺教授在培养提高我的科研能力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感谢他给予我最初的培养和指点,使我在之后的研究中少走了很多的弯路。
硕士毕业之后工作了好一段时间,但对社会语言学的热情却不曾消减。期间觅得无数国人写就的好书:《中国社会语言学》,《当代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概论》,等等。终于还是想要继续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于是,2003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继续学习深造。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拉波夫的语言变化观及其在中国的影响》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全书虽然是笔者本人心血的凝结,但是倘若没有我的导师徐大明教授的悉心指导点拨,恐怕我是很难在三年时间内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的。尽管师恩如山,在此我也只能用我的聊聊片语表达我对他的感激之情。
我在南大的求学经历有些特殊,一入校时是郭熙教授的学生,后郭老师调到别的学校,把我们几个学生一并转给徐老师了。但是,在我论文的撰写、修改和定稿过程中,郭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给予了我许多的帮助,在此也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