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第2版)(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经济与管理系列)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学,经管专业,
品牌: 李涛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37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300105238
·条形码:9787300105239
·包装版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经济与管理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项目管理(第2版)》不同于一般以编译为主的项目管理类教材,其内容大部分来源于实践,并融入了作者独到的思考。全书没有人云亦云,而是经常把正反两方颇具争议的观点同时展现,以使读者能更深刻地把握项目管理的内涵。作者以“授人以渔”为目的,以项目管理为主线但又不局限于此,其知识范围扩展到了经济管理和心理学等领域。全书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案例丰富,适合各类渴望掌握项目管理知识的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李涛,项目管理者联盟高级顾问,有十多年的项目管理实践经验,先后在摩托罗拉、UT斯达康等公司历任技术及高级管理职位。 无意中的一次培训使他从酷爱的技术工作走上了管理之路。他是明茨伯格“左脑计划,右脑管理”的坚实拥戴者。他在上海交大物理系接受了最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凭着兴趣他选择了计算机行业,并坚定地认为实践才是最好的学习途径。业余时间的他,一直是摄影和音响的发烧友,并以此来不断训练其右脑的创造力。他推崇创新,并升华为对企业家精神的崇拜。
编辑推荐《项目管理(第2版)》为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经济与管理系列之一。
目录
第1章 项目管理概述
1.1 管理学发展的简要历史
1.2 管理的基本概念
1.3 项目和项目管理
第2章 项目整体管理
2.1 项目整体管理概述
2.2 项目启动阶段活动
2.3 制定企业战略
2.4 项目选择
2.5 制定项目章程
2.6 制定初步范围说明书
2.7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2.8 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
2.9 监控项目工作
2.10 整体变更控制
2.11 项目收尾
第3章 项目范围管理
3.1 项目范围管理概述
3.2 范围计划编制
3.3 范围定义
3.4 制定工作分解结构
3.5 范围控制
3.6 范围确认
第4章 项目时间管理
4.1 项目时间管理概述
4.2 活动定义
4.3 活动排序
4.4 活动资源估算和活动历时估算
4.5 制定进度计划
4.6 进度控制
第5章 项目成本管理
5.1 项目成本管理过程概述
5.2 成本估算
5.3 成本预算
5.4 成本控制
第6章 项目质量管理
6.1 质量的基本概念
6.2 质量控制
6.3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6.4 质量计划编制
6.5 质量保证
6.6 组织级的质量管理
第7章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7.1 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
7.2 组织计划编制
7.3 项目团队组建
7.4 团队建设
7.5 管理项目团队
第8章 项目沟通管理
8.1 沟通的基本原理
8.2 项目沟通管理概述
8.3 沟通计划编制
8.4 信息发送
8.5 绩效报告
8.6 管理干系人
第9章 项目风险管理
9.1 风险的基本概念
9.2 风险管理活动
9.3 风险管理计划编制
9.4 风险识别
9.5 风险定性分析
9.6 风险定量分析
9.7 风险应对计划编制
9.8 风险监控
第10章 项目采购管理
10.1 项目采购管理概述
10.2 采购计划编制
10.3 询价计划编制
10.4 询价
10.5 供应商选择
10.6 合同管理
10.7 合同收尾
第11章 项目管理实践
11.1 项目整体生命周期
11.2 项目立项阶段
11.3 项目计划阶段
11.4 项目实施阶段
11.5 项目收尾阶段
11.6 项目维护阶段
参考书目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们正处在教育史,尤其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的转型期。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在我们中华大地,以校园课堂面授为特征的工业化社会的近代学校教育体制,正在向基于校园课堂面授的学校教育与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远程教育相互补充、相互整合的现代终身教育体制发展。一次性学校教育的理念已经被持续性终身学习的理念所替代。在高等教育领域,从1088年欧洲创立博洛尼亚(Bologna)大学以来,21世纪以前的各国高等教育基本是沿着精英教育的路线发展的,这也包括自19世纪末创办京师大学堂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短短一百多年的发展史。然而,自20世纪下半叶起,尤其在迈进21世纪时,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引发教育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普及化教育,学校教育体系正在向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转变。在我国,党的十六大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即要构建由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共同组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
教育史上的这次革命性转型绝不仅仅是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的。诚然,以电子信息通信技术为主要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实现从校园课堂面授向开放远程学习、从近代学校教育体制向现代终身教育体制和学习型社会的转型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但是,教育形态演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革的需求。
文摘插图:
第1章 项目管理概述
管理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虽然我们可以将一些管理的理念追溯到很久远的年代,但是真正推动管理学发展的因素却是来源于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生产活动越来越需要集中大规模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进行,这就催生了管理学。管理学主要研究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使其发挥最佳效应。可以说,管理学完全是现代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我们在学习和掌握管理学的精要时,可以从管理学的发展历史人手,从各个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一种理论产生的根源、观察事物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类型。
1.1.1亚当·斯密和劳动分工
最早的管理学思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1776年的《国富论》中提出的劳动分工(division of labor)。
【案例1—1】亚当·斯密和劳动分工
扣针制造业是极微小的行业了,但它的分工往往唤起人们的注意。所以,我把它引来作为例子。一个劳动者,如果对于这个职业(分工的结果,使扣针的制造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没有受过相当训练,又不知道该怎样使用相关的机械(使这种机械有发明的可能的,恐怕也是分工的结果),那么纵使竭力工作,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一枚扣针,要做二十枚,当然是绝不可能了。但按照现在经营的方法,不但这种作业全部已经成为专门职业,而且这种职业分成若干部门,其中的大多数也同样成为专门职业。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两三种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职业。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十八种操作。在有些工厂中,这十八种操作分由十八个专门工人担任。固然,有时一人也兼任两三种。我见过一个这种小工厂,只雇用十个工人,因此在这一个工厂中,有几个工人担任两三种操作。像这样一个小工厂的工人,虽很穷困,他们的必要机械设备也很简陋,但他们如果勤勉努力,一日也能成针十二磅。以每磅中有四千枚针计算,这十个工人每日就可成针四万八千枚,即一人一日可成针四千八百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