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3版)(汉译经济学文库)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与读物,微观经济学,
品牌: 休·格拉韦尔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页码:67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64202734
·条形码:978756420273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汉译经济学文库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微观经济学(第3版)》是在前面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格拉韦尔和里斯的写作非常精致,对主要问题的介绍采用了图文和数理推导并用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强化了对各个主题的诠释。整《微观经济学(第3版)》布局恰当。从内容衔接上来看,作者绝大部分的论述都遵循了微观经济学教科书内容演进的一般顺序:从消费者入手,到要素市场和一般均衡理论,基本上包罗了实证经济学的主要内容;随后,他们又从福利经济学开始,阐述了规范经济学的要旨。而第三版的后面三分之一内容则为重新整理过的博弈论和不确定性,以及非对称信息的经济学新近成果。
编辑推荐《微观经济学(第3版)》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译者序
1 微观经济学的实质和范围
A.概念和方法
B.经济和社会体系
2 消费者理论
A.偏好序列
B.可行集
C.消费决策
D.消费者行为的比较静态分析
E.提供曲线和净需求曲线
附录1:词典序列
附录2:效用函数的存在性
3 消费者理论:对偶性
A.支出函数
B.间接效用函数:罗伊恒等式和斯勒茨基方程
C.衡量价格变动导致的收益
D.组合商品、可分割性、位似性
4 消费者行为的扩展模型
A.显示性偏好
B.消费者作为劳动力的提供者
C.消费和时间的分配
D.家庭
5 生产
A.介绍
B.生产函数
C.规模的变化
D.要素比例的变化
E.多种产品的情况
6 成本
A.介绍
B.长期成本最小化
C.短期成本最小化
D.多家厂商的成本最小化
E.多种产品的成本函数
7 供给和企业目标
A.长期利润最大化
B.短期利润最大化
C.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
D.利润函数和比较静态
E.企业家企业
F.工人管理的企业
8 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A.短期均衡
B.均衡的稳定性
C.长期均衡
D.结论
9 垄断
A.介绍
B.垄断条件下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C.价格歧视
D.垄断条件下的福利损失
10 要素市场
A.要素需求
B.买方垄断
C.垄断要素供给联盟
D.双寡头垄断
11 资本市场
A.介绍
B.跨期最佳消费
C.最优投资决策
D.确定条件下的资本市场均衡
E.多期扩展模型
12 一般均衡
A.介绍
B.竞争市场中的瓦尔拉斯均衡
C.瓦尔拉斯均衡的存在性
D.瓦尔拉斯均衡的稳定性
E.埃奇沃斯交易理论
F.交易、均衡和核
13 福利经济学
A.介绍
B.帕累托有效的资源配置
C.福利函数和帕累托标准
D.帕累托有效和竞争市场
E.分配和市场
F.阿罗不可能定理
附录: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14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
A.市场失灵的原因
B.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C.次优理论
D.政府行为和政府失效
15 博弈论
A.介绍
B.博弈的表述方法和解
C.不完美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D.混合策略
E.合作的议价博弈
F.非合作的议价博弈
G.议价的延迟和意见不一致
16 寡头垄断
A.介绍
B.单次博弈
C.重复博弈的寡头垄断
D.进入
E.结论
17 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A.介绍
B.“不确定性”的正规描述
C.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D.效用函数的性质
E.风险厌恶和无差异曲线
F.风险的度量
G.不确定条件下的比较静态
18 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
A.介绍
B.不确定条件下的竞争厂商
C.期货市场的生产
19 保险、风险分摊和汇聚
A.介绍
B.保险决策
C.不完全保险市场
D.风险分摊:阿罗-林德定理
E.风险汇聚和多样化
F.保险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
G.保险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
H.信号传递
20 代理、契约理论和企业
A.对古典企业理论的批判
B.代理理论以及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
C.道德风险委托一代理模型
D.逆向选择委托一代理模型
21 不确定性和不完全市场下的一般均衡
A.介绍
B.状态依存要求的完全市场
C.状态依存商品
D.生产的有效性
E.股票市场
F.不完全股票市场
数学附录
A.最优化问题的结构
B.最优化问题的解
C.解的存在性
D.局部最优化和全局最优化
E.解的唯一性
F.内部最优解和边界最优解
G.最优解的确定:拉格朗日方法
H.凹性规划和库恩-塔克条件
I.二阶条件和比较静态
J.包络定理
K.不动点和布劳威尔定理
L.贝叶斯定理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休·格拉韦尔(Hughoravelle)和雷·里斯(Ray Rees)不是出书很勤快的经济学家,这本《微观经济学》(第三版)之前的两版都是相隔了¨年之久才完成的。他们出书速度虽然慢,但是这也使得他们可以比较从容地审视经济学各个领域发展的动向,在新版书中加入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最新热点。例如,他们从1992年的《微观经济学》(第二版)开始,就有意识地在书中加入了博弈论和不确定性,以及非对称信息的问题。到了现在的第三版,他们更是加入了一个完整章节的博弈论,还在多个地方扩充了不确定性和非对称信息的内容。
在林林总总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纯粹由欧洲经济学家写作的并不多见。格拉韦尔教授和里斯教授的最新版《微观经济学》在中高级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北美经济学家在教科书方面的垄断地位。译者前些年在英国伦敦旅行时,特地去伦敦经济学院的书店看了一下,休·格拉韦尔和雷·里斯的这本最新版《微观经济学》赫然占据了书店的主要位置,可见这本书在欧洲高等经济学府受到了格外的青眯。
格拉韦尔和里斯的写作非常精致,对主要问题的介绍采用了图文和数理推导并用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强化了对各个主题的诠释。整本书布局恰当。从内容衔接上来看,作者绝大部分的论述都遵循了微观经济学教科书内容演进的一般顺序:从消费者入手,到要素市场和一般均衡理论,基本上包罗了实证经济学的主要内容;随后,他们又从福利经济学开始,阐述了规范经济学的要旨。而第三版的后面三分之一内容则为重新整理过的博弈论和不确定性,以及非对称信息的经济学新近成果。
格拉韦尔和里斯的《微观经济学》与北美流行的其他几本中级微观经济学教科书相比,有着许多独到的优点。针对有一定经济学基础,但对于高等数学不是最为擅长的读者来说,这本微观经济学教材能够帮助他们很快地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经济学逻辑结合起来,使得微观经济学原理的数学推理不再显得那么深奥难懂,所以很容易吸引读者一直有兴趣地看下去,充分领略本书关于微观经济学论述的精华。
文摘插图:

微观经济学是一组模型,其构建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理解稀缺资源被配置于不同用途的过程,同时彰显价格和市场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从最纯粹的层面讲,微观经济学是关于资源配置过程的哲学探讨。然而,随着理解而来的是预测和控制的能力,对微观经济学来说也是如此。经济学家创造并发展的概念和模型,加上必要的实证数据,就为政府试图影响资源配置的政策提供了分析的基础。通过“运筹学”、“管理科学”和“企业经济学”的发展,微观经济学的观念也被用来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对微观经济学进行介绍性综述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是罗列出它的基本要素。商品和服务这些是经济活动的中心目标,因为“经济活动”包含了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我们用下列三种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来区分商品:商品的属性,这决定了它们如何满足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需求;商品出现的地点;商品出现的日期。例如,煤和原油各有不同的属性,理发师和会计提供的服务也各不相同。(尽管在这两个例子中,商品的来源有共同的广义类别,比如第一个例子中的“土地”和第二个例子中的“劳动”。)同样重要的是,明天在迪拜市场上出现的原油和在西欧某家炼油厂出现的原油不是相同的商品;今天在伦敦的煤和明年这个时候在伦敦的煤也不是一样的商品。这些商品间差异的本质是它们无法在生产和消费中被当作完全的替代品:一个商人去会计那里咨询税务问题,如果得到的是理发服务,那他是不会开心的。商品并不一定是实物或劳动服务。例如,第十九章 和第二十一章讨论的就是保险市场和金融资本。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股东将能因此得到公司今后的一系列分红。而购买汽车保险的人则从保险公司买到了承诺,即今后若遇到车祸,将能得到保险赔付。正如保险的例子说明的,我们在第十九章 中也会看到,这类商品的定义要求那些定义商品的特性能够进一步延伸,从而包括商品交付时的“环境状况”。在本书的前半部分,我们所讨论的市场是没有不确定性的,而商品的特征中包含它的属性、地点和日期就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