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伟大的励志书:奋力向前(精华插图版)(成功励志金典丛书)

分類: 图书,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信念、意志、行为,
品牌: 奥里森·马登
基本信息·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页码:18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80251166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成功励志金典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最伟大的励志书:奋力向前(精华插图版)》之所以被后人称为“最伟大的励志书”,自然有其充分的道理。这《最伟大的励志书:奋力向前(精华插图版)》总结了自古希腊以来许多成功人士的事迹,为无数年轻人提供了非常富有教育意义的借鉴。一个人应该如何把握机遇,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如何抓紧时间,如何培养自己的修养等等。可以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取得成功的方方面面,在这《最伟大的励志书:奋力向前(精华插图版)》中都有极富启迪的描述。书中的每一页都激情洋溢,充满着催人奋进的精神。书中大量的人物传记和轶事资料,更是使这《最伟大的励志书:奋力向前(精华插图版)》既有思想性,又生动有趣,令人百读不厌。《奋力向前》原书为上下两卷,篇幅甚大。为了便于国内读者欣赏全书的精华,译者从书中精选了部分章节。由于原书成书于100多年前,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书中所谈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译著中特意选用了200幅极有价值的精美插图,并配以详尽的图注,以期让读者更好地鉴赏全书的精髓。
作者简介奥里森·马登(1848—1924),是美国成功学的奠基人,《成功》杂志的创办人,他自己的一生就是一个穷孩子通过个人奋斗最终获得成功的典型案例。他出生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贫瘠的山区,3岁丧母,7岁丧父。作为一名孤儿,他只能寄人篱下,但他却抓紧一切时间学习。14岁时读到英国人塞缪尔·斯迈尔斯的《自己决定命运》,从此走上自我教育、自我成就之路。
媒体推荐马登的书对所有具有高尚和远大抱负的年轻读者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我认为,没有任何东西比马登的书更值得推荐给每一个美国的年轻人。
——美国第25任总统 麦金莱
我几乎读了马登的所有著作,他促使我发展了积极思想的生活哲学。在我看来,马登与梭罗、爱默生、卡耐基一样都是伟大的作家,他们又同为各级思想的倡导者。
——美国成功学家 拿破仑·希尔
对于时代青年所经验的烦闷、消极等等滋味,我亦未曾错过,自读马登的书后,精神为之大振,人之观念为之一变。谨将马登的书介绍给同病的青年,希望他们从马登的书中,能获得同样的兴奋影响。
——中国文学大师 林语堂
编辑推荐《最伟大的励志书:奋力向前(精华插图版)》:从古到今,哪个人不想获得成功?成功的欲望,几乎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可是,如何才能走向成功?这个问题却很难回答。千百年来,无数人都在苦苦思索这一问题。读读这本《奋力向前》,你也许会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目录
抓住你的机遇
逆境成就英才
自古英雄多磨难
天生我材必有用
你应该从事什么职业
利用好你的空余时间
抓紧时间就是胜利
热情创造奇迹
集中你的全部精力
修养决定成就
掌握处世之道
……[看更多目录]
序言从古到今,哪个人不想获得成功?成功的欲望,几乎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可是,如何才能走向成功?这个问题却很难回答。千百年来,无数人都在苦苦思索这一问题。读读这本《奋力向前》,你也许会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奋力向前》又名《最伟大的励志书》,是美国成功学的奠基人、《成功》杂志的创办人奥里森·马登(1848—1924)的代表作品。其实,马登自己的一生经历,就是一个穷孩子通过个人奋斗最终获得成功的典型案例。1848年,马登出生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贫瘠的山区,3岁丧母,7岁丧父。作为一名孤儿,他只能寄人篱下,给人做工,但他却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读书。14岁那年,他读到英国人塞缪尔·斯迈尔斯的《自己决定命运》(Self-Help),这是当时一本著名的成功学著作。这本书让马登热血沸腾,马登说,“我如获至宝,反复阅读,直到它深深铭刻在脑海里。”从此,马登踏上了自我教育、自我成功之路。23岁时,他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9年后,他拿到了3个学士学位、1个硕士学位和1个博士学位(这个博士学位来自鼎鼎大名的哈佛大学医学院)。同时,他还通过课余的工作积攒了将近2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相当大的数目。
不到10年时间,马登已经成了一位旅店业大亨,开办了4个旅馆,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在事业之余,马登开始了另一项伟大的事业:写一本能激励美国青年的书。然而,不幸接踵而至。美国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更让他雪上加霜的是,他的两家旅店由于失火被夷为平地,他倾注了大量心血的5000多页手稿也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面对命运的考验,马登没有屈服。他深刻地意识到,需要用一种信念去激励他的国家和人民。他带着这个梦想来到波士顿,开始了成功学方面的创作。他住在一个马厩里,没日没夜地工作,每周只靠1.5美元来维持生活。1893年,他终于完成了这部《奋力向前》。这本书一上市立即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被视为激励人们采取积极心态的最有力的读物。第一年就再版11次,后来又以25种不同的文字同时发行,销售数高达上千万册。
《奋力向前》之所以被后人称为“最伟大的励志书”,自然有其充分的道理。这本书总结了自古希腊以来许多成功人士的事迹,为无数年轻人提供了非常富有教育意义的借鉴。一个人应该如何把握机遇,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如何抓紧时间,如何培养自己的修养等等。可以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取得成功的方方面面,在这本书中都有极富启迪的描述。书中的每一页都激情洋溢,充满着催人奋进的精神。书中大量的人物传记和轶事资料,更是使这本书既有思想性,又生动有趣,令人百读不厌。
《奋力向前》自从出版以来,一直是历史上最权威的励志读本之一。美国第25任总统麦金莱对马登的这本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马登的书对所有具有高尚和远大抱负的年轻读者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我认为,没有任何东西比马登的书更值得推荐给每一个美国的年轻人。”我国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说:对于时代青年所经历的烦闷、消极等等,我亦未曾错过……希望他们从马登的书中,能获得(与我)同样的积极影响。”美国现代著名的励志作家拿破仑·希尔则把该书推崇为“成功学圣经”。从这些话里我们也可以充分感受到,《奋力向前》这本书的魅力,历百余年而不衰。
《奋力向前》原书为上下两卷,篇幅甚大。为了便于国内读者欣赏全书的精华,译者从书中精选了部分章节。由于原书成书于100多年前,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书中所谈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译著中特意选用了200幅极有价值的精美插图,并配以详尽的图注,以期让读者更好地鉴赏全书的精髓。至于是否达到了译者希望的效果,就由读者来评判吧。
文摘插图:

如果你不能以最高的水准完成你的工作,你一定好好审视一下你所从事的工作,看看它是否最适合你的天性,或者能让你获得最大的成功。考珀在做律师的时候是很失败的。由于羞怯,他甚至没有为任何一个案子辩护过。但是,他却写出了许多非常优美的诗歌。莫里哀发现自己不能适应律师的工作,但是他却在文学领域中声名远扬。伏尔泰和彼特拉克同样放弃了法律,前者从事哲学,后者则选择了写作诗歌。克伦威尔在40岁之前,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场主。
在我们所有人当中,能够在年轻时就在某个领域内表现出卓越的才能和伟大的天赋的,实在寥寥无几。大多数青年男女即使有机会能够随心所欲地进行选择,也很难在15岁甚至20岁之前确定自己一生要从事的职业。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徘徊着,期望能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最适合从事的事业,但往往一无所获。事实上,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承担自己现在肩头担负的责任,也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做好那些我们已经拥有的工作。塞缪尔.斯迈尔斯被培养成了一名牧师,这并不符合他的天性,但他还是非常认真地履行了他的职责,而这些经历也帮助他日后成了一名作家——他最适合的职业。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不轻易推卸责任,对待我们的父母和雇主忠诚尽职——这些行为终将在适当的时候,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指引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去。
如果加菲尔德没有做过充满热情的教师、尽忠职守的士兵和诚实耿直的政治家,他就不可能成为美国总统。林肯和格兰特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显露出将来会入主白宫的征兆,或者很早就表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一个人即使没有一出生就得到上帝的垂青,也没有理由悲观失望。最要紧的是,尽力做好自己目前从事的任何工作,同时按照天性的指引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一个人要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勤奋,就要让责任感成为自己的指南针,而成功也一定会成为你最高的回报。
我应该从事什么职业?我一生的奋斗方向到底是什么?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如果你的天赋和兴趣显示了你要从事木工,那么你就去做一名木匠;如果你的天赋和兴趣显示了你要从事医学工作,那么你就去做一名医生。一个年轻人只要能够坚定地选择最合适自己的事业方向,他就一定会获得成功。但是如果你没有什么特殊的禀赋,或者这些禀赋并不明显,你就要很小心地沿着自己最能够适应、机会最多的方向去发展。任何人都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真正的成功往往在于承担好自己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