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评论(第二卷)

分類: 图书,法律,经济法,经济法学,
作者: 刘俊海主编
出 版 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41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369522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评论》将密切关注和研究中国资本市场领域中的热点、难点和争点法律问题,广泛借鉴和移植国际资本市场法治中的先进立法例、判例与学说,从立法论与解释论的角度提出完善中国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法理意见与建议,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和谐永续健康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评论》既着力研究资本市场法律规则的解释与适用问题,也深八研究资本市场法律规则的改革与创新问题既重点探讨公司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信托法、合伙企业法等领域的法律问题,也密切关注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其他法律问题,既严肃地剖析资本市场法治的前沿学术问题,更务实地“诊断和治疗”资本市场中的现实法律问题.既探索创造资本财富的制度秘笈,也提炼共享资本财富的法律艺术。
作者简介
刘俊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民商法博士。兼任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导师、全国总工会法顾委委员等。 1999年被北京市法学会授予“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2003年被《财经时报》评选为全国“2003年度十大意见领袖”。2005年《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一书在第一届“中国青年法律学术奖”评选中获一等奖。2006年被中国法学会评选为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目录
本卷导读
【金融危机与法治】
金融衍生品和其他金融创新的作用及其对规制的挑战
全球经济动荡与美国左转对世界投资贸易的影响
金融商品交易法制解说——金融商品交易法制概要
论金融机构跨业经营模式——以台湾金控公司法制为例
金融风险的税法诱因与控制
【证券法治】
论中国证监会的主体属性与职能定位——兼及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的优化方向
论公安机关与证券监管机关的执法合作机制
投资基金法律制度在我国的应用和实践
信托登记:现实困境与理想选择
中外证券投资咨询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证券法》第69条有关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之研究
试论信用评级机构的民事责任
【公司并购与治理】
公司收购与公司重组之竞合:以澳大利亚法为中心
论日本法中的股份交换和股份转移制度
美国资产收购中的后继者责任规则研究——以保护潜在侵权债权人利益为研究视角
股东及董事因自身利害关系回避表决之研究——从台新金控并购彰化银行谈起
公司资本诉讼问题研究
论公司争讼的裁判思维
从企业社会责任看员工分红与劳工参与
【商法前沿论坛】
特拉华州股东代表诉讼的机能障碍
征稿启事
书摘插图
【金融危机与法治】
金融衍生品和其他金融创新的作用及其对规制的挑战
[美]Saul Levmore余良译
导读:美国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全球,并进而引发了经济危机。国内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著述已经很多,但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现特采录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院长levmore教授的演讲。在他的眼中金融危机是如何发生的?危机到来政府应该如何应对?前途光明还是漆黑?我们洗耳恭听。
刘俊海教授: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今晚来到我们商法前沿论坛的是芝加哥大学法学院院长levmore教授,大家欢迎!最近美国正经历着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政府也正在设法采取相应的救济措施。在金融市场上,政府扮演着何种角色,政府监管要不要加强呢?现在大家看到格林斯潘在23日接受国会质询的时候说金融机构能够通过自律保护好本公司的利益,保护好投资者的利益,结果没想到自律失灵。那么到今天我听到国内有几种声音,一种声音说要继续加大监管,一种声音说不监管,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再监管也没有用,未来发生的事情你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你如果监管将会弊大于利,还有一种观点是折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