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的秘密后花园
分類: 图书,自我实现/励志,致富,
作者: 宿春礼,雒逸云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物资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30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473064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立足超级富豪,讲述财富传奇,解读富豪必经,透析财富秘密,点悟成功之道,撒播财富种子。
经济飞速发展,资源和机会有限,人人都渴望成为富人,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人。人们都想知道富人致富的秘密,但答案却不是只字片语就可以说清楚的。许多人终其一生一无所有,而有一部分人却始终站在财富的金字塔尖,富有一生。富人的秘密究竟在哪里?他为什么叫做“富人”?《富人的秘密后花园》将把你带进富人的世界,与你一起分享富人的致富真经。如果你想靠近财富,如果你想成为富人,如果你想尽快拥有一把打开财富迷宫的钥匙,请和我们一起进入“富人的秘密后花园”,共同来挖掘致富的奥秘,用智慧和行动来塑造有志者的财富人生!
内容简介
身处日新月异的经济腾飞时期,一位位声名鹊起的超级富豪,一个个造富神话,带给我们无数的惊叹号。在这些风起云涌的财富大亨和新贵们身上,我们往往能够发现一些别样的素质、个性和哲学。正是这小小的1%的不同,造就了他们的成功。
本书荟萃了李嘉诚、马云、比尔盖茨、沃伦爱德华巴菲特等当今举世闻名的60位富豪的致富秘诀和财富心经,采用超级富豪的现身说法,再现他们的财富传奇,点悟其成功之道。
来到这里,你将看到最神奇的创富神话;翻开本书,你会找到最经典的致富秘诀。财富的故事在这里熠熠生辉,你的心绪在这里此起彼伏……
目录
第一篇 要富先要富脑袋:富有来自1%的不同
李嘉诚:贫困的生活也是一笔财富
宗庆后:要想富口袋,先要富脑袋
周福仁:机会都被他人垄断了吗
张瑞敏:创新成就财富梦想
周成建:不走寻常路
吴瑞林:用常人想不到的方法赚钱
李绍唐:改变贫穷必须做到的八点
第二篇 在财富的角斗场上,不做清醒的迟到者
拉克希米米塔尔:读懂形势才能够赚大钱
英格瓦坎普拉德:创造机遇比等待机遇更快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勇敢地开始,不要错过时机
沃伦爱德华巴菲特:投资越早,致富越快
周泽荣:敢想敢做,铺就财富之路
卢志强:重视信息才能更好地捕捉到机会
第三篇 把钱变成资本,玩转资本的魔方
童锦泉:准备好你的“种子钱”
陈发树:储蓄是守,投资是攻
杜厦:负债也是一种资产
祝义才:做个有经济头脑的人
张欣:钱不是攒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
王张兴:让你的管道流出金钱
第四篇 富人的逻辑:永远不做大多数
许荣茂:致富是一门科学
马化腾:永远站在大众的立场上看问题
马云: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王玉锁:有风险才有利润
郑裕彤:不是适者生存,而是强者生存
史玉柱:人气也是资产
柳传志:人才是第一资源
第五篇 吸引力法则:吸引财富降临到你头上
江南春:吸引财富降临到你头上
李金元:爱心是富人最大的资本
张近东:你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董明珠:积极的心态能吸引财富
徐镜人:正直的品格造就真正的成功
刘永好:勤俭的人一生富足
第六篇 心事财富的源泉,发掘致富的内在力量
沈文荣: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世界
任正非:保持清醒的头脑
李宁:意愿能够引导致富成功
宋卫平:描绘出内心的创富“愿景”
比尔盖茨: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之路
叶立培:判断力是赚钱的必要条件
孙宏斌:发掘你内心的神秘力量
第七篇 财富藏在会思考的脑袋中
杨澜:智慧的价值决定黄金的价值
张茵:用大脑赚钱
俞敏洪:多做创富思考
杜双华:像真正的富人那样思考
陈丽华:贫穷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第八篇 越努力的人运气越好
张静章:挑选能帮助自己的人
李兆会:个人的财富把握在自己手中
张祥青:公开的秘密——行动创造财富
李书福:锲而不合
阿苏德:努力的人运气更好
第九篇 只盯着钱的人会失掉财富:财富的终极追求
高德康:你的责任是什么
孙广信:感恩让你更加富有
徐明:培养感激的习惯
许家印:强烈的欲望助你实现感恩
郭广昌:未雨绸缪,才能幸福一生
唐骏:通往富裕和幸福的道路
第十篇 培养财富品质,浇灌你的财富后花园
黄茂如:学会富人的思考方式
郭台铭:做自己的CEO
彭小峰:跳出“时间换钱”的陷阱
施正荣:绝不做有才华的穷人
丁磊:勇敢迈出第一步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李嘉诚
李嘉诚:贫困的生活也是一笔财富
纵观人生,总有潮起潮落。但对于搏击风浪的弄潮儿来说,有时候,苦难和贫穷未必不是成功的阶梯。从温馨祥和的书香之家,到颠沛流离的寄居生活;从衣食无忧到辍学谋生……曾经的贫寒和磨难,为李嘉诚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位富豪的成功印证了“贫困的生活也是一笔财富”的论断。
富豪档案
姓名:李嘉诚
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
1940年,随父母到香港定居。
1950年,创办长江塑胶厂。
1958年,介入地产市场。
1967年,以低价购入大批土地储备。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
1979年,长江实业宣布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斥资6.2亿元,从汇丰集团购人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22.4%的股权,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95年12月1日,被(香港)国际潮团联谊会推举为大会名誉主席。同年,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1999年,《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中位列第十,是亚洲首富。
2000年,长江实业集团总市值约为8120亿港元。
我自小便很喜欢念书,而且很有上进心。那时候,我就暗暗地发誓,要像父亲一样做一名桃李满天下的教师,但是由于环境的改变,贫困生活迫使我孕育了一股强烈的斗志,就是要赚钱。可以说,我拼命创业的原动力就是随着环境的变迁而来的。
李嘉诚
“我们的命运由我们的行动决定,而绝非完全由我们的出身决定。”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创富人生是一个传奇故事,他也造福了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在他的奋斗历程中,“财富”二字熠熠生辉。曾经的贫寒和磨难,给他的财富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位富豪的身上印证了“贫困的生活也是一笔财富”的论断。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挫折,关键是看你是否激发自己,从中站立起来,然后挑起人生大梁。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一句话:“我绝不怕贫穷,但是我怕心中贫瘠。我最需要的是激发自己的挑战贫瘠的能力。”这句话,说得很有志气,非常刚毅,是成功者的人生经验。李嘉诚先生早年虽然生活困苦,然而面对人生的坎坷,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在他看来,成大业者必须要勇于激发自己,要努力站起来,否则就会被失败击倒。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换句话说,成功就是对自己一切坎坷的挑战,成功的过程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是对一个人心智的锻炼和各方面综合素质的锤炼,但凡从挫折中站起来的人,都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简简单单的面孔,这些面孔的后面有着难以言表的背景和经历。
李嘉诚最初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而不是商人。如果不是迫于无奈,他是不会去从商的。也许是时势造英雄,李嘉诚从商后义无反顾,搏击商海,终于成为华人首富。早期的挫折使李嘉诚从小就感受到生活的冷酷,但也因此练就了他坚韧的性格。
从温馨而祥和的书香之家,到颠沛流离的寄居生活;从衣食无忧到辍学谋生、养家糊口;从小学徒到推销员;从长江塑胶厂厂长到“塑胶花大王”;从长江置业有限公司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几十年来,李嘉诚在香港商业社会中凭着他顽强的意志、过人的天赋、诚实善良的秉性,在商海里博得一席之地,并始终顽强拼搏,终于成为当今数十亿华人中最富有的人。
人生的幸与不幸,只能让历史做结论。苦难和贫穷未必不是成功的阶梯。
李嘉诚后来回忆说,从商之初,他的理想依然是“赚一大笔钱,然后再去搞教育”。从商实在是身不由己。
有人是为环境所逼,有人会自己逼自己,逼了就有动力了!但也有的人,环境和他自己都逼不动他,这是为什么?李嘉诚究竟为何能在商场上屡战不败?
“在进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日子里,我有韧性,能吃苦,因为我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是努力工作,努力向上,再加上忠实可靠,反而一路进步,薪水一路增加。”李嘉诚如是说。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生活的重压,有些人由于承受不了而失败,有些人则敢于挑战,最后获得了成功,李嘉诚的成功正是勇于挑战人生的结果。
从以上对李嘉诚财富之路的探究我们可以知道,“贫困的生活也是一笔财富”。要想取得成功,做出非凡的成就,产生伟大的创造,就必须认识贫穷,进而改变贫穷。种种的环境只是财富路上的试金石,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受着环境的影响,环境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李嘉诚曾经说:一个人的成功涉及两个环境,“一是自己的理想,二是现实生活的压力。这两个你都无法抗拒,也是磨炼意志的过程!我受父亲熏陶,从小的志向是当一名桃李满天下的博学多知的教师,但后来环境一变,贫穷的生活迫使我孕育出一股强烈的斗志,就是要赚钱!可以说,我拼命创业的原动力就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来的”,“我这棵小树是从沙石风雨中长出来的,你们可以去山上试试,由沙石中长出来的小树,要拔去是多么的费力啊!但从石缝里长出来的小树,则更富有生命力”。是的,贫穷与富裕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从某种角度来说,贫困的生活也是一笔财富。这是财富名人的真实足迹,也是我们每个人致富的重要理念。
宗庆后
宗庆后:要想富口袋,先要富脑袋
富人最大的资产之一就是思考方式与众不同。1987年,当42岁的宗庆后拉着“黄鱼车”奔走在杭州街头推销冰棒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十多年之后,由他一手缔造的娃哈哈集团会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要想富口袋,先要富脑袋”——缜密的思考和规划为宗庆后带来了可观的财富,也成就了他财富名人的传奇人生。
富豪档案
姓名:宗庆后
1945年10月,宗庆后出生于浙江杭州。
1964-1978年,宗庆后在浙江绍兴茶厂从事生产技术调度工作。
1978-1979年,宗庆后顶替母亲到杭州工农校办纸箱厂当业务员。
1987年,宗庆后承包校办企业经销部,骑着三轮车去送货,最小的一笔生意仅赚了一块钱。
1987-1991年,任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厂长。
1996年,娃哈哈的产品扩展到儿童营养液、含乳饮料、瓶装水三大系列。
1996年,与法国达能集团合资兴办了5个企业。
1998年,推出非常可乐。
2002年5月,在北京举办娃哈哈童装展示发布会,迈出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第一步。
1991年至今,任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我认为做企业要有这些素质,特别在中国市场上,那就是:诗人的想象力、科学家的敏锐、哲学家的头脑、战略家的本领。
宗庆后
娃哈哈起步于1987年,自1998年以来,已经连续10年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雄踞中国食品饮料行业首位。娃哈哈无疑是中国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其创始人宗庆后先生无疑也是中国顶级经营大师之一。
那宗庆后与娃哈哈是怎样成功的呢?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是否真的是联销天下——网络制胜?是否真的是广告轰炸——品牌制胜?其持续成功的核心奥秘究竟是什么?娃哈哈的各个经营要素:企业战略、营销4P、组织构架、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是不是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之下,有很多人怀揣梦想,争做时代弄潮儿。而国内首屈一指的饮料巨头娃哈哈集团从一个汲汲无名的校办小厂,成长为饮料业的龙头!宗庆后,这个娃哈哈前进路上的领路人,就像是海上行船的舵手一样,引领着娃哈哈风雨兼程,攀上了光辉的顶点,并继续稳步前进着。
作为成功的企业家,宗庆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性格特征、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知识能力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是不是真的如外界报道的那样自信、自负、自我?
西方有句名言说:“从人们思想中挖出来的金矿,超过从地下开采出来的黄金。”宗庆后创办娃哈哈不仅反映了科技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富口袋”与“富脑袋”的对立统一关系。“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是综合的、大规模的、集体的事业”,“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只有审时度势,使脑袋富起来,才能使口袋富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要想富口袋,先要富脑袋”的致富理念成就了宗庆后的成功。20世纪80年代,身无长物的宗庆后立下军令状,担任了杭州市一间小小的校办工厂的厂长,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当年,改革开放事业方兴未艾,人人都在寻找商机,宗庆后眼光独到,看准了儿童保健品市场的空白,果断地组织人力物力,生产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
娃哈哈为什么可以保持二十几年的稳步增长?关键在于思考,在于进取,在于创新。深入市场,敏锐地捕捉新的动向、新的商机,并思考新的发展策略,这是宗庆后成功的秘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