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法:通往人生的幸福之路

大学心法:通往人生的幸福之路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 高振国著

出 版 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27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211797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作者简介

高振国,宇乙木,号昌德,1941年生于河北省威县,现任中国儒学研究会副会长。 自幼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几十年如一日学修参悟中华经典文化,吸取儒、道、释三学精华,修身正心,固本培元,定观觉照,进入了知止定静、抱元守一、明德见性的境界,处于身轻体健、心舒意畅、精神饱满的状态。近年来,除刻苦修证中华经典文化外,对西方哲学、科学、后现代主义,进行了学习、研究、分析和思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儒学渊源

第二章《大学》之纲

第三章四纲概述

第四章明德七个层次的修证功夫

第五章“知所先后”的一线

第六章内圣外王说八目

第七章修身正心在意诚

第八章修身与齐家

第九章治国先齐家

第十章治国平天下的两大基石

第十一章止于至善是人类永续社会的根本保障

第十二章明明德的快乐幸福路

第十三章建立人类第三代文化,开创人类和谐社会新纪元

附:儒学心法《道中德》是人体生命升华的有效方法

后记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儒学渊源

《大学》一书是战国时期曾子写的一篇论文,是儒学文化“四书”中的第二本,第三本是曾子的学生子思写的《中庸》。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大学》,《中庸》原本是《礼记》一书中的篇章,宋朝朱熹从里边抽出来和《论语》、《孟子》两篇汇编在一起,并加上注释,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四书集注》。

《大学》是儒学中的精华,在中华经典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修身、正心、内圣、外王、齐家、治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对于人们提高道德修养,使生命升华,得到完美幸福有着十分有力的指导作用。《大学》一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它具有丰富的社会科学和人体生命升华科学的内容。按照文中所示,认真学修,将会受益无穷。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探讨、认识两千多年前这篇经典的深奥义理。在没有解说原文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曾子写《大学》的那个时代。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202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聯絡我們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