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社会住宅设计
分類: 图书,建筑,室内设计/装潢装修,住宅、居住空间,
作者: 高宝真,黄南翼 著
出 版 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5-1字数:版次: 1页数: 10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1208019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我国已进人了老龄社会,舒适和健康的住宅设计应如何适应老龄社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住房需求,己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本书就是针对这一形式要求进行的探索,试图把方便、安全、舒适和健康的人性化环境理念扩展到服务于高龄居民,以支持老年人移动为中心,以减少事故隐患为重点,对居住环境功能从整体到细节进行改善。本书作者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两位老专家,不论因其职业还是年龄都对此课题深有研究,他们在设计院原有的科研项目的基础上深入考察、调研、并补充了诸如人口学、人体工效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学等边缘学科内容,从居住区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措施和老龄社会住宅的设计理念和操作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这本书对于广大建筑设计人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本收适用于建筑设计人员、建筑学专业师生。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城镇居住环境要正视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一、中国人的年龄结构和人口分布在不断变化
二、中国城镇住宅面临的人口形势
三、从国际趋势和现行国家法律看城镇居家养老条件上的差距
四、中国式的居家养老面临的考验是缺乏环境硬件的支持
五、居住环境适应老年人需要的途径
第二章 居住区规划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一、道路系统
(一)道路网
(二)步行道
(三)梯道
二、组团环境
(一)组团空间的防护
(二)组团休闲场地
(三)组团特征
三、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生活中心区
(一)门诊所、中小学校等基层文教及管理设施
(二)邮电所、储蓄所等基层商服店铺
(三)超市、商场等大型商业设施
(四)养老机构
(五)公共厕所
(六)室外休息座
四、公共绿地
(一)绿地中的园路
(二)中心绿地
(三)景观小品
第三章 老龄社会住宅的设计理念和操作
一、理念来自居住者的需要
(一)人口状况的变化要求住宅功能与之相适应
(二)入需要参与正常社会生活
(三)住宅适应人的变化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二、套型设计
(一)怎样为老龄住宅套型选择楼层
(二)套内空间要求
(三)卧室
(四)起居室和餐室
(五)厨房
(六)卫生间
(七)储藏空间
(八)套入口及防护门
(九)日光阳台
(十)套内楼梯
三、共用部分
(一)公共出入口
(二)公共走廊
(三)垂直交通
四、通用做法
(一)扶手及其同类物
(二)内外门
(三)地面
第四章 补遗
一、使用助行器具需要的通行空间
二、使用助行器具需要的其他环境关注
(一)拐杖类
(二)助行架类
(三)轮椅类
三、视力残障者需要的环境关注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二章居住区规划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和谐社会中人们进入高龄期后,仍然能在住惯了的社区中“就地老化”是最正常的安排,目的在于避免让老年人和熟悉的人群及环境分开,所以老龄住宅与其所在的社区是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整体,两个层次密切配合方能取得实效。规划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顺应形势发挥各部分的功能,与选择的外观风格无关。不论规划范围大小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围绕居民基本需求,为高龄人口比例增多的大趋势做好环境硬件准备,即采用无障碍技术并保持良好的环境秩序,使社区内比社区外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体现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人和环境的关系,把普遍认可的文明理念注入到各个环节中去,有可能当前做到的要一次到位,预计会出现变化的要做出准备。为此选择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措施要关注弱势居民的特殊需要,体现对人整个生命期的尊重。
区域空间及道路网划分尊重居民社会生活的需要,并与社区管理、生活服务、医疗保健、文体休闲、商业等衔接配合。对发展中估计有增长的需要作出预留,使硬件软件相互配合,发挥整体效益。
公共服务设施及绿地面向全体居民,支持人们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支持老年人及其他弱势者生活独立自理。
行动困难者、残障者、空巢户等弱势居民宜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纳入生活服务、医疗保健及紧急救助等各环节中,平时安排经常性帮助,遇有突发事件按应急预案采取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