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萧洛霍夫的传奇人生
分類: 图书,传记,文学家,
作者: 李毓棒著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29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115236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这是萧洛霍夫鲜为人知的身世和经历:这是《静静的顿河》成书之源的追溯和探求;这是对萧洛霍夫的重新认识,对他的作品的重新解读;这是萧洛霍夫传奇人生对中国读者的初次展示:这是以最新的资料力求破解萧洛霍夫创作之谜的尝试:这是一个敢为人民伸张正义的作家的悲剧人生……
内容简介
读过李毓榛同志的这本书,第一个感觉是:它内容新,材料丰富。应该说,他在写这本书时,与过去的研究者相比,有一个特别有利的条件,这就是苏联解体后许多有关的档案材料,其中包括斯大林和其他领导人的档案材料解密了,出版了萧洛霍夫本人的大量信件以及与他有过交往的人的记载和回忆,发表了俄罗斯学者不少新的研究著作。李毓榛同志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新材料,花大力气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把研究结果写进自己的书里。从他的新著里我们可以了解许多过去不知道的新的事实和新的情况,从而增加对萧洛霍夫的了解和认识。
《萧洛霍夫的传奇人生》一书紧扣它的主题,主要写这位伟大作家的生活经历和各种遭遇以及他的作品的创作情况和引起的反响。首先它详细地叙述了萧洛霍夫的确实带有浓厚传奇色彩的身世,可以说,这几乎就是一部情节曲折、哀婉动人的家庭纪事小说的现成情节。接着作者描述了他那崎岖不平的生活道路,既讲了他取得的巨大成功,讲他如何“大红大紫过,头顶上闪烁着许多耀眼的荣誉光环”的情况,又讲了他经历的坎坷和艰险,讲如何遭到妒忌、诬陷和打击,甚至险遭不测。在写这些事情的同时,展示了萧洛霍夫的思想观点和立场以及他的独特的个性。而这一切都有大量事实和文献资料作为依据,显得既具体生动而又真实可信。读了这本书,可以感觉到对萧洛霍夫了解得更多了,思想感情上与他靠得更近了。同时对他的作品的理解也有所加深。
作者简介
李毓榛,1937年生,山东章丘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留校任教,历任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俄罗斯文学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授,俄罗斯文学和文学翻译专业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国俄罗斯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普希金研究会副会长,曾荣获饿罗斯文化部颁发的普希金奖章。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苏联当代文学概观》,《俄罗斯:解体后的求索》:主要译著有:《果戈理书信集》。《白天的星星》,《父与子》,《西班牙日记》等。
目录
代序
前言
第一章顿河哥萨克
第二章来自扎拉伊斯克的外乡人
第三章“野种”
第四章战火中的青春
第五章银灰色的羽毛草
第六章顿河草原上的鲜花
第七章叶尔马科夫的命运
第八章顿河的百里香
第九章为《静静的顿河》而斗争
第十章赞誉和诋毁
第十一章良友
第十二章“饱含着汗水和血污”
第十三章“我以脑袋担保
第十四章险遭不测
第十五章红军上校
第十六章人的命运
第十七章诺贝尔文学奖
第十八章造福乡里
第十九章焚稿的悲愤
第二十章维约申斯克囚徒
附录
参考资料
书摘插图
第二章来自扎拉伊斯克的外乡人
一部《静静的顿河》传遍了全世界,萧洛霍夫成了闻名遐迩的作家。当然,这样一位作家的生平、出身、经历,都是读者和研究者深感兴趣的话题。但是每当人们向萧洛霍夫问起他的出身经历时,他总是含糊其词,避而不谈,或者意味深长地说:“任何一位作家的传记都在他的作品之中。”萧洛霍夫写过几个自传,都非常简略。他一生都生活在自己的家乡——顿河岸边的维约申斯克,远离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尽管他在莫斯科也有自己的住宅,但是没有重要的事情或重要的活动,他从不在莫斯科闲住。因此,他的生活和经历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烟雾。苏联解体之后,许多档案材料解密,萧洛霍夫家乡的有些知情人士写书著文,透露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情况,使我们对萧洛霍夫的生平经历乃至创作,都有了,新的认识。
萧洛霍夫在他的一份自传中说,他的父亲是“来自梁赞省的移民”。其实,萧洛霍夫一家来到顿河是从作家的祖父一代开始的。萧洛霍夫的祖籍是扎拉伊斯克。这是俄罗斯的一座古城,始建于1140年,属于梁赞公国,到18世纪时,扎拉伊斯克是梁赞省的一个县,现在划归莫斯科州。
扎拉伊斯克市中心矗立着一座克里姆林城堡,有一条小河穿城而过,周围是茂密的森林。在古代,扎拉伊斯克是个警华的城市,这里商店林立,街上车水马龙,人群熙熙攘攘。当时扎拉伊斯克是以商人和编织花边的女工而遐迩闻名的。市中心的城堡中有军队驻守,他们分枪兵和炮兵。他们的家属也住在这里,称作“枪兵村”和“炮兵村”。炮兵村中就住着一家姓萧洛霍夫的炮兵。据查当地档案文件,最早提到萧洛霍夫这个姓氏的记载,是在1715年。应该说,这就是萧洛霍夫家族谱系的根。
炮兵村里共有12户人家,炮兵村最边上的一家就是萧洛霍夫兄弟:谢尔盖.费尔索维奇萧洛霍夫和瓦西里费尔索维奇。萧洛霍夫,他们就是作家萧洛霍夫的先祖。萧洛霍夫家对过有一片树林,树林边上有一座教堂,旁边就是萧洛霍夫家族的墓地。炮兵萧洛霍夫的后人,有的成了商人,有的当了牲口贩子,有的成了贫穷的市民,也有的成了小业主。在扎拉伊斯克,萧洛霍夫是个大姓,姓萧洛霍夫的人很多。到作家萧洛霍夫的祖父这一代,他们是如何来到顿河地区的,就我所看到的资料,有两种说法:
费济在《萧洛霍夫家史新资料》一文中说:“作家的曾祖父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身体一般,也没有突出的成就。他的独生儿子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为找一个挣钱糊口的工作,到处奔走。于是他就来到了顿河,不久就同妻子和两个儿子尼古拉、亚历山大迁居此地。作家的祖父在克鲁日林村落户,开了一家小商店,他的儿子就当商店的店员。1890年维约申斯克的档案文件第一次提到萧洛霍夫家族。”按费济文中的说法,作家萧洛霍夫的祖父是在扎拉伊斯克成家并有了两个孩子之后,才举家迁往顿河的,而且不是在维约申斯克落户,而是落户于克鲁日林村。
西沃沃洛夫在《萧洛霍夫生平片断》中却是另一种说法:“据我们所知,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萧洛霍夫的祖父,三级商人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萧洛霍夫,是在19世纪同扎拉伊斯克的许多商人(赫连尼科夫,奥博伊马科夫,奥泽罗夫,莫霍夫,热列布佐夫等)一道来到这个陌生的哥萨克之乡维约申斯克镇的,那时候他还是梁赞省扎拉伊斯克市一个商人的年轻的儿子。
顿河地区的档案文件第一次提到他是在1852年,那时他已经开了自己的商店,经销日用百货和布匹。”
西沃沃洛夫说,扎拉伊斯克的商人中最早来到维约申斯克开商店的是米隆莫霍夫和他的儿子尼古拉。大概是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萧洛霍夫或者是米哈伊尔的父亲由于商贸关系认识莫霍夫,大概就是莫霍夫来顿河经商的时候,叫上了年轻的米哈伊尔,米哈伊尔当然也乐于离开商人密集,商店林立的扎拉伊斯克,到顿河的维约申斯克求得发展。刚到维约申斯克时,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萧洛霍夫单身一人,尚无家口之累,便租房居住。他像所有外来的商人一样,他在开展经商事业上历尽千辛万苦。当时在顿河地区经商的“外乡人”无权在哥萨克的土地上建造自己的住宅。那时候,顿河地区的商业已经很发达,在顿河地区经商的“外乡人”已经很多,他们纷纷上书,要求允许他们建造自己的住宅,直到1868年5月才在军事部长米莫京准将签署的一份文件中得到批准。从此维约申斯克从外乡来的商人才有了在哥萨克村镇合法居住的权利,可以建造住宅,开办商店。
作家萧洛霍夫的祖父米哈伊尔萧洛霍夫,没有文化,但是却非常精明干练,谙熟经商之道。开始,他在一个小店铺中经销布匹衣料,本小利微的日用小商品,靠着薄利多销,逐渐积累资本。他没有文化,不会记账,就记在心里,时间久了,恐怕忘记,就采用最古老的办法——用刀在木头上砍刀痕记账。当时,乌留平斯克是个大集市,商品丰富,价格低廉,他不怕路途遥远,常到那里办货,除此之外,他还常到沃罗涅什、博古恰尔等大城镇办货,有时还回自己的故乡扎拉伊斯克去办货。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他的资本有了较大的积累,他经营的商店也已初具规模,虽然还不能同米隆莫霍夫那样的巨商相比,但在维约申斯克外来的商人中也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人物了。根据当地的文献记载,到1852年10月,在维约申斯克经商的外来的商户有十几家,其中有两家姓萧洛霍夫。按资金的多少排列,占第一位的是米隆莫霍夫,其资金是1万银卢布,占第九位的是伊万库兹米奇萧洛霍夫,资金是1500银卢布。作家萧洛霍夫的祖父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占第十位,但没有注明资金数目。可以设想,当时其资金必定是少于1500卢布的了。
商人是社会中一个专门从事商贸活动的社会阶层。早在1775年俄罗斯就成立了按级划分享受优待的商会组织,当时顿河地区还没有这样的商会,只有一个不分级别的顿河哥萨克商会。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萧洛霍夫来自扎拉伊斯克,在那里他是出身于享受优待的商会,因为他的商贸活动刚刚开始,所以他是最低一级的商人——三级商人。
维约申斯克镇商人的生活,同顿河上游地区所有的外乡人一样。哥萨克同他们没有什么交往,外乡人只同外乡人来往。所以商人们也只在商人的圈子中活动,而且大多是有钱人和有钱人来往。但是扎拉伊斯克的商人和伙计,虽然地位不同,但都互相来往。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萧洛霍夫为人豁达圆通,他既结交富有的商人,也同哥萨克保持良好友谊。
维约申斯克镇的商人中,除来自扎拉伊斯克的米隆。莫霍夫之外,还有一家姓莫霍夫的商人,这就是来自博古恰尔的瓦西里季莫费耶维奇莫霍丧一家。米啥伊尔米哈伊洛维奇萧洛霍夫爱上了瓦西里’莫霍夫的女儿玛丽亚,后来同她结了婚。米哈伊尔得到了一份丰厚的嫁妆。岳丈在维约申斯克镇教堂对面的广场上给女儿和女婿盖了一栋有四个房间带地下室的住宅,那铁皮的房顶引来无数路人羡慕的目光。几年后,米哈伊尔萧洛霍夫在岳丈的支持下自己也开设了一家百货商店。
关于作家萧洛霍夫其祖父的经历,西沃沃洛夫的说法同费济有很大不同。费济的文章中说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萧洛霍夫在来顿河经商之前已经娶妻生子。虽然他的文章中没有提到米哈伊尔萧洛霍夫的妻子是谁,但可以断言,多半是扎拉伊斯克人,而绝不会是顿河人。米哈伊尔是只身一人先到顿河,然后才将妻儿接来,安家落户。而西沃沃洛夫的说法则是年轻的米哈伊尔只身一人跟随同乡莫霍夫来顿河创业,事业有了一定基础,才在维约申斯克镇娶妻成家。从萧洛霍夫家族后来在顿河地区的经历和生活状况来看,西沃沃洛夫的说法可能更符合实际,因为他是顿河人,他的祖辈同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萧洛霍夫是要好的朋友,两家常有来往,因此他了解的情况更为直接,更为可靠。费济的文章中可能发生了一个误会,将博古恰尔的莫霍夫和扎拉伊斯克的莫霍夫混为一谈了。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