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沃尔加城址和墓地及相关匈奴考古问题研究
分類: 图书,历史,考古 文物,
作者: 潘玲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1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03020191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概括介绍了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的两处重要匈奴遗存——伊沃尔加城址和墓地的考古发现,在充分的科学依据基础上,综合运用国内外考古资料判断伊沃尔加城址和墓地的主体年代在西汉中期至中晚期,并且分析了当地以西汉中期为主体和以东汉前期为主体的两个时期匈奴遗存的器物群的时代特征。在年代分析的基础上,对以伊沃尔加遗址群为代表的外贝加尔地区匈奴遗存进行文化因素分析,对南、北匈奴关系提出了新的认识,并且对中国境内的主要汉代匈奴遗存进行了具体分析。本书的附录部分对矩形动物纹青铜牌饰进行了类型学和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
本书可供考古、历史、文物、博物馆工作者和高校历史、考古专业学生阅读、参考。
目录
序
第一章 绪论
一、匈奴考古发现简史
二、匈奴考古研究简史
三、伊沃尔加城和墓地在匈奴考古研究中的特殊地位
第二章 伊沃尔加城址介绍
一、地理环境及城址概况
二、遗迹
三、遗物
第三章 伊沃尔加墓地介绍
一、墓地概况
二、墓葬结构和葬俗
三、随葬器物简介
第四章 伊沃尔加城址和墓地的年代
一、俄罗斯学者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二、伊沃尔加城和墓地年代的判断
三、外贝加尔和蒙古匈奴遗存的年代以及伊沃尔加遗址群的年代下限
第五章 伊沃尔加城址和墓地文化因素分析
一、来自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地区的文化因素
二、中国北方长城地带的文化因素
三、外贝加尔当地的文化因素
四、来自南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中游地区的文化因素
五、南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等地的斯基泰时期文化因素
六、各地匈奴遗存文化因素构成的不平衡性
第六章 伊沃尔加城的性质和居民的组成
一、伊沃尔加城的性质分析
二、伊沃尔加城居民的组成
第七章 对中国汉代匈奴考古问题的新认识
一、北匈奴和南匈奴关系的探讨
二、对我国境内的主要汉代匈奴遗存的分析
第八章 结语
附录矩形动物纹牌饰的相关问题研究
一、分类
二、年代和分布区域
三、纹饰的演变和源流
四、功能和用法的差别
Abstract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绪论
匈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北方民族之一,它于战国晚期开始在中国长城地带崛起,成为北方诸国的强敌。秦末和西汉前期,匈奴在与中原政权的军事对峙过程中长期处于优势,西汉王朝被迫采用和亲的方式缓解匈奴对北方边境的侵扰。在匈奴强盛时期,控制包括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起辽河、西逾帕米尔高原的广大地域。西汉中期以后,在汉朝的大规模军事打击下,匈奴日渐分裂和衰落。东汉前中期南匈奴南下鄂尔多斯高原臣服汉朝;北匈奴西迁,其后裔在此后几百年间不断向西征服,直达地中海西岸,引起欧洲大陆居民的大范围迁移,最终导致这里的野蛮民族跨人文明社会建立中世纪的国家。因此匈奴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匈奴史的研究也长期引起中外学术界的关注。
匈奴没有自己的文字,关于他们的历史主要见于中文的历史文献。两汉时期关于匈奴历史的记载见于《史记》、《汉书》、《后汉书》,这是站在中原王朝史官的角度记述外族的历史,记载侧重于匈奴与中原王朝的军事政治关系的记录,对它的文化习俗、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记载较简略。20世纪初,国内学者开始注重匈奴史的研究,基本上以上述文献资料为基础研究匈奴的族源和族属、社会制度等方面内容。因受文献记载的局限,这种研究往往有很多问题难以深入探讨。
18世纪以后,随着中国历史文献被欧洲学者翻译发表,匈奴史的研究开始在欧洲兴起,此后国外学者开始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匈奴的族源和族属,所依据的匈奴语言主要是出现于中国文献的几十个词汇和短语。由于比较语言学者个人的研究角度不同、可比较的匈奴语言有限,因而得出匈奴属于蒙古族、突厥族、斯拉夫族等不同的结论。可见从有限的语言学材料出发,亦难以深入研究匈奴的族源和族属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