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
分類: 图书,历史,考古 文物,
作者: 何志国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0-1字数:版次: 1页数: 35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30202321包装: 精装编辑推荐
《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是迄今为止关于汉魏摇钱树研究颇具特色的一部考古学专著。作者以考古资料为基础,通过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对摇钱树进行年代学研究。摇钱树作为明器,均出土于墓葬之中。本书的摇钱树考古资料的完整性、科学性,在同类著作中是非常突出的,它们主要反映在对“图”的处理上。此外,摇钱树作为特定时空的人类特定的物质文化遗存,被作者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解析。
内容简介
本书对我国西南地区出土的汉魏摇钱树的分布、年代、分期、源流、类型、题材、性质、制作技术、艺术风格,流通的商品化、格套化,尤其对摇钱树西王母图像和佛像、摇钱树与多枝灯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还较为全面、客观地介绍了作者多年来收集的汉魏摇钱树资料,附有图片360余幅,大多为首次公开发表。
本书对考古、历史、宗教、艺术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何志国,男,1959年6月出生,南开人学文物博物馆学专业毕业。曾任绵阳博物馆研究员、剐馆长及四川省政协委员、绵阳市政协常委。现任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基础课部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共有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领队资格。主要从事宗教美术和美术考古方向研究。已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出版专著《中国南方早期《佛教岂术初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美术考古与考古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十余次,曾应邀赴日本、韩国、美嘲讲学。研究成果获中国汉画学会一等奖1项,省政府三等奖2项,市政府二等奖7项、三等奖6项。目前正在从事中国早期佛教艺术和摇钱树艺术课题研究。
目录
序
绪论
第一章 摇钱树研究评述和本书的研究方法
考古篇
第二章 西南地区出土的汉魏摇钱树
第三章 从造型和铸钱技术试探汉魏摇钱树起源的时间
第四章 论摇钱树的分布、年代和分期
文化篇
第五章 论摇钱树的艺术风格
第六章 论汉魏摇钱树的格套化与商品化
第七章 摇钱树的内涵及其来源
宗教篇
第八章 论摇钱树西王母图像的特点和起源
第九章 摇钱树佛像的考古学研究
第十章 论摇钱树佛像与道教造像的关系
第十一章 论摇钱树佛像的“佛神模式”
第十二章 论摇钱树与多枝灯的关系
附录
附录一 摇钱树出土、收藏一览表
附录二 东汉时期的钱树
附录三 四川、陕西出土的6件摇钱树检测与初步研究
附录四 摇钱树研究及相关论著索引
后记
Ahstract
书摘插图
考古篇
第二章 两南地区出土的汉魏摇钱树
摇钱树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其中以四川为最多。此外,云南、贵州、湖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青海等省邻近四川的地区,也有摇钱树发现。迄今已发现摇钱树资料189例(详见附录一)。应当说,这些资料并不全面。一方面,绝大多数汉墓(尤其崖墓)早期被盗过,随葬遗物(尤其铜器)大多被盗,摇钱树仅存者不过十分之一;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出土的摇钱树资料尚未辨识或发表。因此,摇钱树的实际数量要超过上述统计。但是,这个统计是在目前发现的千余座汉魏墓葬中统计出来的,相当程度反映了摇钱树的分布情况,所以,摇钱树的分布应该不会超出上述地区。
摇钱树通常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座多为陶质,亦有石质;形状多为上小下大的山形,也见动物造型;树座顶部有直径1~2厘米的插孔,以插树干,树干系由青铜铸造,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树干较长,分节插挂数层叶片,每片叶片除铸有人物、神兽外,其边缘无一例外均铸有方孔圆钱。摇钱树体型高大,一般通高1.2~2米,最高者当属国家博物馆近年来收藏的摇钱树,高达2.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