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史
分類: 图书,历史,中国史,明清史,
作者: 戴鞍钢著
出 版 社: 百家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27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703670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晚清史》内容全面,结构清晰,使读者能很快对晚清史有一基本了解;同时吸纳了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为历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细节。《晚清史》每章末尾都附有参考书目与参考文献,为读者深入学习提供了研究途径。晚清百年,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内在变革要求与外来力量相遇,中华帝国经历了前所末有的痛苦转型,艰难地踏上近代民族国家之路。作者戴鞍钢教授长期从事晚清史的数学和研究,以史家之笔将这段纷繁复杂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
作者简介
戴鞍钢,上海青浦人,1955年生。“文革”中,下乡务农。1977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又继续攻读硕士,毕业后留系任教,后在职深造,获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潜心晚清史和社会经济史的教学研究,著有《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等;合著《中华文明史》、《中国政治通史》、《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等;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等。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和“中国图书奖”等全国及省部级奖项。
目录
知识框目录
图片目录
引言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承德来了英国人
(二)多事之秋的嘉道年间
一、国门圮塌
(一)行商、关税、鸦片
(二)五口通商的波折
(三)惊雷过后的沉寂
二、“天京”对峙
(一)客家人与太平天国
(二)定都天京
(三)征战与享乐
(四)内讧与败亡
三、督抚崛起
(一)士绅与团练
(二)湘军与淮军
(三)督抚与幕府
四、慈禧当政
(一)北京沦陷
(二)沙俄打劫
(三)辛酉政变
(四)同治与皇太后
五、“中外和好
(一)“借师助剿
(二)自强“洋务
(三)遣使与留学
(四)对日外交
六、狼烟又起
(一)西北边陲
(二)中法战争
(三)东北亚战火
(四)亡国的边缘
七、戊戌风云
(一)光绪的作为
(二)变法的夭折
(三)海外流亡者
八、世纪之交
(一)教民与民教冲突
(二)义和团的斗争
(三)世纪之初的重创
(四)国民意识的呼唤
九、出路何在
(一)“新政”和“预备立宪
(二)革命力量的集结
(三)“君宪”与“共和”之辩
十、社会变动
(一)经济的变革
(二)文化的演进
(三)城市的近代化
十一、风暴前夜
(一)民众的行动
(二)载沣父子的登台
(三)请愿与暴动
十二、清帝退位
(一)革命风潮
(二)清廷的应对
(三)帝制终结
余音覆水难收
(一)溥仪出宫
(二)遗老遗少
书摘插图
一、国门圮塌
(一)行商、关税、鸦片
广州一口通商时期,清政府实行的是行商制度。广州的对外贸易,由清政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专营。外国商人来到广州,实际接触的只限于这些行商。享有特权的行商,一方面是垄断性的商业机构,凡外国进口货物,均由其承销,内地出口商品,也由其代购,并负责规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另一方面,行商又受政府委托,执行外交上的职能,在广州的外商不能和当地官府直接交往,需由行商代政府办理中外交涉,转递文书。
在政府的授权下,“十三行”商人总揽了广州的对外贸易,从中获利巨大,并因此与粤海关监督及广东地方官员结成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集团。同文行潘氏,鼎盛日寸总资产超过约2 000万银元,在广州的外商视受邀往潘家“去游宴是一种宠遇”。其院内有能容纳百名演员演出的剧场,有供做佛事的九层高的宝塔,有欧洲人从未见过的各种珍禽异木,房屋家具陈设的富丽堂皇使人有来到“罗马庞贝宫殿的感觉”。潘氏有妻妾50人,婢女80人,园丁仆役30人。
行商的外贸特许权是用重金换的,为维持其特权,又要不断向宫府行贿、“报效”。官府方面,则把行商视为摇钱树,动辄巧立名目,伸手索取。十三行每年上缴税银超过百万,据档案记载,皇帝把十三行作为固定的财源,常常亲自审查税费的解交,如有出入,便拿粤海关监督是问。十三行每年为宫廷输送洋货,当时称为“采办官物”,其中多为紫檀、象牙、珐琅、鼻烟、钟表、玻璃、金银器皿和毛织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