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 ,其他经济学理论 ,
作者: 胡乐明,刘刚著
出 版 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365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178950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提供了一个易于准确而系统把握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全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制度安排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三个部分,系统介绍西方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契约理论、企业理论、国家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重要理论及其最新发展,配有大量的经典资料和案例,便于读者延伸阅读和理解、语言通俗,体例新颖,适合本科学生和研究生学习使用。
作者简介
胡乐明,男,1965年生于山东烟台,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信专家、世界政治经济学会秘书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西方经济理论与问题等多个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主编、参编著作和教材《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与多学科视角》等著作12部,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以及企业单位的横向课题。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节新制度经济学的由来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制度的含义
二、制度的构成
三、制度的作用
故事:复杂的经济系统的例证
第三节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第四节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支
二、本书的内容安排
第一章产权
第一节产权的含义
一、外部性与财产权利问题
二、产权的含义
第二节产权的结构与分割
一、产权的结构
二、产权的分割
三、产权的限制和弱化
案例:排队的价格
第三节 产权的起源
一、稀缺性是产权产生的基本前提
二、潜在的利益是产权产生的基本动力
三、产权的形成机制
第二章交易与交易费用
第一节交易
一、交易的含义
二、交易的维度
三、交易的分类
四、交易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二节交易费用
一、交易费用的不同界定
二、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
小故事:按斤卖的国宝级金锭
三、交易费用的度量
四、正交易费用下的制度分析
第三章产权安排
第四章契约理论
第五章企业的性质
第六章公司治理
第七章国家
第八章法律
第九章制度变迁理论
第十章新经济史观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产权
“产权”是制度分析的关键概念。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通常从“产权”概念开始,并以产权在经济主体之问的各种不同分配作为制度分析的出发点。当然,强调产权并不是什么新观点。许多社会科学家都很重视产权,卡尔马克思是公认的较早强调产权作用的理论家之一;弗兰克奈特(Frank Knight)与约翰康芒斯(John R.Commons)等在产权研究领域也有普遍公认的影响。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西方主流经济学却放弃了对产权问题的研究。以科斯为代表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复活”了人类经济学说史上重视财产权利的科学精神,推进了学者们对产权问题的深入探讨。
第一节产权的含义
一、外部性与财产权利问题
对于产权的含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说法,这无疑增加了正确理解这一概念的难度,为了便于分析,我们从这样一个问题开始:某工厂的烟尘污染了附近居民晒在窗外的衣服,如何解决呢?
在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按照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所使用的“外部性”原理:工厂对居民所造成的污染,是工厂的生产行为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