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隧穿器件及其应用

共振隧穿器件及其应用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电子 通信,半导体技术,

作者: 郭维廉编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37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03023726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讲述共振隧穿器件及其应用的著作。全书共10章,第1~3章为共振隧穿二极管的物理基础、器件模型和模拟以及器件设计、制造与参数测量;第4~6章为各种类型的共振隧穿二极管、晶体管以及共振隧穿型光电器件;第7~9章为共振隧穿器件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光电集成中的应用;第10章论述了共振隧穿器件及其应用的发展趋势。

本书可作为微电子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选修课程的教材或主要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新型半导体器件、高频和高速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纳米量子器件及其集成技术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

《半导体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说明

前言

绪论

0.1共振隧穿器件

0.2共振隧穿器件的特点

0.3共振隧穿器件的分类

0.4共振隧穿器件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章共振隧穿二极管概述和物理基础

1.1共振隧穿二极管的概述

1.1.1RTD的工作原理

1.1.2RTD的设计

1.1.3RTD的参数及测试

1.2RTD的物理模型

1.2.1RTD的量子力学基础

1.2.2双势垒单势阱结构共振隧穿的两种物理模型

1.2.3不同维度下隧穿的特征

1.3RTD中电荷积累效应

1.3.1RTD的电荷积累与负阻区本征双稳态

1.3.2简化的势阱电荷方程

1.3.3发射区存在积累层,势阱有积累电荷和集电区存在耗尽层时的势阱电荷方程

1.3.4负阻区本征双稳态的产生

1.4强磁场中的共振隧穿效应

1.4.1不含磁性材料RTD的强磁场共振隧穿效应

1.4.2势阱含磁性材料的RTD-自旋选择磁RTD

1.5不对称势垒和不对称势阱结构的共振隧穿效应

1.5.1不对称势垒结构的共振隧穿效应

1.5.2不对称势阱结构的共振隧穿效应

参考文献

第2章共振隧穿二极管的器件模型和模拟

2.1电路模拟、器件模型和器件模拟

2.2RTD的直流器件模型

2.2.1基于物理参数FV方程RTD模型

2.2.2高斯函数、指数函数RTD直流模型

2.3利用ATLAS器件模拟软件进行RTD器件模拟

2.3.1ATLAS模拟软件简介

2.3.2RTD器件模拟

2.4利用维格纳函数-泊松方程模拟RTD I-V特性

2.4.1RTDI-V特性负阻区平台(plateau-like)结构

2.4.2数值计算和维格纳函数方程一泊松方程

2.4.3模拟结果对RTDJ-V特性负阻区平台结构的解释

2.4.4用模拟结果分析负阻区平台结构和滞后特性随RTD结构参数变化

2.5RTD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

2.5.1简单的RNC等效电路模型

2.5.2量子阱电感LQW等效电路模型

2.5.3集电极耗尽区渡越时间等效电路模型

2.5.4理论综合等效电路模型

参考文献

……

第3章共振隧穿二极管的设计、制造、测量和可靠性

第4章带间共振隧穿二极管和锗硅/硅共振隧穿二极管

第5章共振隧穿晶体管

第6章共振隧穿型光电器件

第7章共振隧穿器件在微波、毫米波电路中的应用

第8章共振隧穿器件在高速数字电路中的应用

第9章RTD光控单-双稳逻辑转换单元

第10章共振隧穿器件及其集成技术发展趋势和目前研究热点

附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