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互动与诸要素的适应性研究
分類: 图书,历史,考古 文物,
作者: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39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30247421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考古发掘的大量新资料,对峡江地区发现的早期文化遗存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对环境、资源、交通、地缘政治等控制因素进行了重点考察,对与长江中游的文化交流问题作了深入的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峡江型文化系统的认识。作者认为,正是这些独具特点的控制因素,限制了峡江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同时,也使得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得以长期的保存和延续。
本书可供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方向的学生和专业人士阅读与参考。
目录
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峡江地区考古发现与研究简史
第一章区域历史概况
第一节自然环境
第二节区域历史发展
第三节 自然与区域历史发展中的基本要素
第二章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典型遗存
第二节文化谱系与文化关系
第三节史前文化发展的区域特点
第三章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典型遗存
第二节巴蜀文化
第三节楚文化
第四节中原文化对峡江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构成的影响
第四章秦汉时期考古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秦人拔取蜀、楚与峡江地区的秦文化
第二节两汉文化因素的多样性与汉制的确立发展
第五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考古学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峡江地区
第二节峡江地区六朝考古学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第三节墓葬形制、器物组合及分期
第四节峡江地区早期宗教传播的考古学观察
第六章 隋唐至明清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隋唐时期
第二节宋元时期
第三节明清时期
第四节太平盛世与文化繁荣
第七章环境与考古学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第一节灾难性考古学遗存的辨认与分析
第二节洪水、地震与山地灾害
第三节战争
第四节环境与文化变迁
第八章资源与考古学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第一节盐业
第二节渔业与狩猎
第三节蚕桑业、茶叶、中草药及其他
第四节资源与文化发展
第九章交通与考古学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第一节水上交通
第二节陆路交通
第三节交通与文化交流
第十章地缘因素与考古学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第一节人口流变
第二节生产方式
第三节宗教与习俗
第四节地缘政治
第十一章结语
第一节关于“峡江型考古学文化系统”的认识
第二节峡江型考古学文化系统的学术意义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区域历史概况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狭义的三峡地区是指从重庆的丰节白帝城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的长江干流地区。然而,若是从文化传统和更大的区域地理特征来归纳,我们所要讨论的峡江地区则是指从四川宜宾以下,直至湖北宜昌的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所覆盖的区域。宜宾以上,长江分属金沙江和岷江两大水系,各有源头,各自的区域文化历史也不尽相同。而自宜宾以下到宜昌这一区间的长江干流,包括清江流域,则更多的和历史上的古代巴蜀文明联系在一起。现在,峡江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分属于四川、重庆、湖北三个不同的省、市。
从地形方面来看,长江在宜宾以上是穿行在大凉山、岷山、邛崃山等一系列高山之中。到宜宾以后,进入四川盆地,再沿四川盆地东南边缘穿越巫山山脉,直到宜昌南津关,最终进入江汉平原。宜宾到宜昌这一段长江干流所流经的地区大体上属于中国三级地形构造单元中的第二级,其上为第一级的青藏高原,其下为第三级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因此,在地形特征上,这一段长江既有不同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河流宽谷地貌,也有不同于中、下游地区的峡谷如三峡地区。这种特征是由四川盆地和巫山山脉的构造特点所决定的。
在这个区域长江以北的大巴山脉是长江和汉江之间的自然分水岭,由于它的存在,造成了整个四川盆地和峡江地区与北方地区之间难以逾越的高山险阻,陆路交通十分不便,古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同样,在长江以南的大娄山、武陵山脉,也是这一地区与南方地区交通的主要障碍。所以,由于长江两侧的高山阻隔,峡江地区与南北方向的陆路交通联系基本被限制,只有向东,走水路出三峡可与江汉平原地区进行广泛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