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误差原理与数据处理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化学,化学实验(实验化学),
作者: 杨旭武 主编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15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3024778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实验误差的性质和数据处理的规律编写而成,去掉了繁而难的数学推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本书包括误差理论、数据处理、附录、习题及其答案和研究生读书应用报告五部分,其主要内容包含实验误差的分类及其表示方法,实验误差原理,实验数据的期望值、方差及其估计,实验测量中误差的传递,实验数据的平均值及其误差,实验数据的统计检验,实验结果的正确报道,实验数据的表示法,实验数据处理中的插值法和量热实验数据的处理,书后附有配套的习题和答案,以及研究生读书应用报告实例。
本书可供化学、化工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及教学工作者使用,亦可作为其他实验研究、数理统计及相关科技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研究区域的自然概况及区域特征
第一节 地理与地貌特征
一、高原型地貌
二、鄂尔多斯高平原
三、阴山山地
四、贺兰山一桌子山山地
五、河套平原
第二节 土壤与植被特征
一、土壤特征
二、植被特征
第三节 气候特征
一、气温
二、降水
第四节 人类生产和活动特征
一、草地面积、载畜量及生产力现状
二、人类生产活动对草地的影响
第五节 生态系统退化特征
一、区域退化的特征
二、三个典型区域内退化生态系统特征
第二章 研究区域内啮齿动物的分类研究
第一节 兔形目(Lagomorpha)
一、兔科(Leporidae)
二、鼠兔科(Ochotonidae)
第二节 啮齿目(Rodentia)
一、松鼠科(Sciuridae)
二、仓鼠科(Cricetidae)
三、跳鼠科(Dipodidae)
四、鼠科(Muridae)
第三节 半荒漠与荒漠区啮齿动物染色体分类研究
一、棕背*染色体组型分析
二、五趾跳鼠染色体组型分析
三、北方田鼠染色体组型分析
四、草原黄鼠染色体畸变研究
五、长尾仓鼠染色体组型分析
六、大仓鼠染色体组型分析
七、中华鼢鼠染色体组型分析
八、花鼠染色体组型分析
九、黑线毛足鼠染色体组型分析
十、长爪沙鼠染色体组型分析
十一、大林姬鼠染色体组型分析
十二、褐家鼠染色体组型分析
十三、小白鼠、小家鼠染色体组型比较研究
十四、家兔染色体组型分析
第四节 内蒙古五趾跳鼠种下分类研究
第三章 研究区域内啮齿动物分布与地理区划
第一节 啮齿动物分布特征
第二节 啮齿动物分布类型
第三节 啮齿动物地理区划
第四章 啮齿动物的群落分类与分布研究
第一节 群落命名与分类
一、啮齿动物群落分类与命名方法
二、研究区啮齿动物群落分类
第二节 群落分布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
一、群落结构与分布
二、群落相似性分析
三、群落多样性与均匀性
四、群落的排序分析
第三节 群落与主要鼠种的GIS分析
一、研究区主要鼠种的GIS分析
二、研究区啮齿动物群落的GIS分析
第四节 群落分布特征与区域内退化生态系统的关联
一、地带性啮齿动物群落格局的变化特征
二、地带性鼠类群落变化与退化生态系统的联系
第五章 人为干扰下荒漠啮齿动物群落格局的动态研究
第六章 研究区域内鼠害危害类型及其治理对策的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图版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研究区域的自然概况及区域特征
第二节 土壤与植被特征
一、土壤特征
由于内蒙古处于高纬度、高海拔的地理位置,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条件对内蒙古土壤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草原土为内蒙古土壤的主体,土壤剖面普遍存在着钙积层;荒漠土占据面积也不少;森林土壤则最少。
全区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着黑土带-黑钙土带-栗钙土带-棕钙土带-漠钙土
带-灰棕荒漠土带。而南部边缘地区,因热量偏高,自东向西断续分布着与高原主体完全不同的土壤带:褐土带黑垆带一灰钙土带。
在上述各水平土壤带范围内,其相对高度较大的一些山地,土壤的垂直带分异也是较为明显的。
除地带性土壤外,在各土壤带区域内,由于局部生境条件的变化,还出现一些隐域性土壤:草甸土、沼泽土、盐土、碱土、风沙土和灌淤土等,它们零散分布在相应的地区。
内蒙古地区地带性土壤主要有草原土壤、荒漠土壤和森林与森林草原土壤。属非地带性的有沼泽土、草甸土、冲积土、风沙土、灌淤土和盐土、碱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