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的说话技巧

分類: 图书,自我实现/励志,口才/演讲/辩论,
作者: 刘平 编著
出 版 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21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1040339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把自己变成一个善于说话的智者,用最巧妙的语言,把话说到对方的心里。
把话说到位,把话说到点上,把说话得滴水不漏,把话说得让人舒服。
说话办事玲珑八面的人,在这个社会上活得很风光,很自在,很神通。说话办事不太地道的人,在这个社会上活得很憋屈,很郁闷,很不随心所欲。
一个人的说话办事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获得。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读者朋友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况,分别就说话的方式与技巧、怎样与上司说话、怎样与同事说话、怎样与下属说话、怎样与客户说话、怎样与家人说话、怎样与朋友说话、怎样与异性说话、说话的禁忌等问题做了详实的讲解与应用点拨,是锻炼口才、提高说话技巧的好助手。
通过阅读本书,你将领悟到什么是高明的说话技巧。高明的说话技巧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说话可以驾驭人于无形之中,决胜于唇齿之间;高明的说话技巧是赞美人不露声色,批评人不伤脸面,说服人立竿见影;高明的说话技巧是把丑话、难说的话说得漂漂亮亮;高明的说话技巧是把话说到位,把话说到点上。把话说得滴水不漏,把话说得让人听着舒服……
目录
第1章 说话要讲究方法与技巧
◎驾驭生活逻辑,让说辞更高明
◎嘴巴绕个弯,让沟通更顺利
◎旁敲侧击地指出对方的错误
◎用幽默的讽刺抵挡别人的攻击
◎有意颠倒人们的思维定势
◎遭遇尴尬,故说“痴”话
◎含糊其辞,言中有别意
◎用模糊语言应对尖锐的话语
◎将错就错,抓住对方的破绽让歪理现形
◎巧打圆场,让大家都满意
◎必须说谎时,也要“一脸真诚”
◎批评的话也可以说得很艺术
◎传达不幸的消息,话要“曲”着说
第2章 这样与上司说话更高明
◎掌握说话技巧,“笨答”变“妙答”
◎与上司说话多说“是”
◎轮到你说话的时候再说
◎有理有据,让上司采纳你的建议
◎利用自己在上司心中的好印象提要求
◎不要让建议冲撞了上司的“架子”
◎“讲道理”的下属做不得
◎以公众的口吻称赞上司
◎雪中送炭,安慰失意的领导
◎用玩笑话的方式跟上司“谈薪”
◎拒绝上司时,态度和语气要委婉
第3章 这样与同事说话更高明
◎初到新环境,沟通要主动
◎把握分寸,塑造受欢迎和被欣赏的说话风格
◎跟很多同事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人
◎放低姿态,化解同事的嫉妒
◎有效沟通,不失尊严地消除障碍
◎与同事轻松交流的艺术
◎与同事交谈须注意的事项
◎同事之间有些话不可说
◎如果你不善言谈,那就微笑待人
◎好聚好散,临走别忘说“再见”
第4章 这样与下属说话更高明
◎做好和下属谈话的各项工作
◎与下属沟通应诚恳坦白
◎下属取得成绩时,要及时给予肯定
◎现身说法,引导沮丧的下属
◎尊重下属,充分发挥其创造力
◎摆脱偏见的束缚,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下属
◎打巴掌之前,先给个甜枣
◎使用“三明治”的批评方法
◎掌握批评下属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以最委婉的方式传达坏消息
第5章 这样与客户说话更高明
◎在未知情况下,不要轻易开口
◎以对方感兴趣的人或事为突破口
◎恭维客户时,要找准其穴位
◎把客户关心的问题,作为交谈的话题
◎抓住客户的心理巧推销
◎活用比喻,消除客户的疑虑
◎主动地自我批评,封住客户的口
◎打动顾客,引发其购买欲望
◎让顾客心甘情愿地变“不买”为“想买”
◎借助电话巧妙谈生意
第6章 这样与家人说话更高明
◎说话方式要常变常新
◎在幽默中激活轻松的家庭氛围
◎夫妻交流要懂得“变废为宝”
◎吵架不说伤人话
◎结束“冷战”的说话艺术
◎爱父母,就要赞美他们
◎会说话的男人是块“双面胶”
◎做一个讨岳父母欢心的聪明女婿
◎借由小事引导孩子悟出大道理
◎用激将法说服孩子积极进取
◎有些话不能随便对孩子说
第7章 这样与朋友说话更高明
◎让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与朋友进行交谈时,要采取正确的方式
◎把发言权让给朋友
◎谈话中插话的技巧
◎跟朋友开玩笑时,要把握好尺度与分寸
◎用间接的方式劝说那些不拘小节的人
◎让朋友心甘情愿地把东西借给你
◎顺利地收回朋友欠你的账款
◎赢得主人的热情,做个受欢迎的客人
◎聚会场合的说话技巧
◎活跃气氛的九个绝招
第8章 这样与异性说话更高明
◎幽默一点,接近心仪的人
◎创造和争取机会,抓住自己喜欢的人
◎借他人之口含蓄地赞美异性
◎赞美男人要间接,赞美女人要直接
◎与恋人说话,嘴上要抹点“蜜”
◎熟练运用“花言巧语”
◎谈谈情,斗斗嘴
◎恋爱需要委婉含蓄来增加美感
◎适时适当地安慰女友
◎恋人间道歉与原谅的说话技巧
◎巧妙拒绝恋人的要求
第9章 说话要避开的误区与禁忌
◎不要告诉别人你比他更聪明
◎不传流言,让流言止于智者
◎含糊其辞地拒绝不可取
◎拒绝别人时,要说出合理的理由
◎不要一味地忍让
◎不逞时口舌之快
◎日常交谈切勿太“随便”
◎克服“招人烦”的说话习惯
书摘插图
第1章 说话要讲究方法与技巧
驾驭生活逻辑,让说辞更高明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遇到各种选择。有趣的是,在二者选择其一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选择后者。如果你想让对方选择自己所期待的,问话时最好把它放在后面。
例如在商店中,当一位客人买了许多东西正要回去时,聪明的售货员会问:“是要我帮你送过去呢?还是你自己带回去?”大多数客人听了都会说:“还是我自己来好了。”这样售货员不但表达了关怀之情,同时又替自己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想对一名不速之客下逐客令,不妨对他说:“是今天喝一杯呢,还是下次再喝?”客人听你这么问,大多会说:“下次再喝吧。”这就是利用了人们面对多项选择时选择后者的习惯。
在与人交谈时,如果只夸赞一件事物的好处,常会引起别人的怀疑。这时候,不妨在夸赞时加一个否定,这会令人更相信你的说辞。譬如在做媒时,如果你说:“这位男士是某一流大学毕业的,身材高大,品性也很好!”诸如此类十分普遍的说法,恐怕是引不起对方兴趣的。倒不如一开始就说:“他虽然不是一个美男子,但是他是某一流大学毕业的……”如此轻描淡写地来个负面的强调,反而会令对方更相信你后面的话。
此外,引用名言也可以增加可信度。在平时,如果人们在听到“诚如各位所知”这句话时,即使下面所说的自己不曾听过,很多人也依然会装出听过的样子,毕竟没人愿意别人说自己孤陋寡闻。
在生活中,常有一些人有错不改,我行我素。朋友劝他,他却很有理,有时候还会诡辩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对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先顺承其意,突然转折,加以反问而驳斥:“对,走正路、直路、好路,是不需要别人阻止和指指戳戳。但是,如果前面是悬崖与深渊也不需要别人来劝阻吗?”
在交谈中,恰当地运用设问、反问等表达技巧,能够更牢固地抓住对方的心,为自己争取主动;合理地把比喻的技巧运用到说话中,可以使你的语言更加具体、通俗、浅显;巧妙地引用名言、史料,会令你的观点更加充实,更具说服力。
有一次,几位男女朋友相聚,争辩起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责任问题。女同胞一致认为父亲作为家长应承担主要责任,男同胞多数则持相反意见,无论东道主如何“调和”都无济于事。忽然,一位女子说:“我国古语就说了‘养不教,父之过’,而不说‘母之过’,可见做父亲的肩负着教育子女的主要责任。”男同胞们一时语塞,对着这句名言无话可说。
东道主连忙反驳:“这也不尽然。我们知道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他在著名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中指出:‘母不母,则子不子。’说明母亲对教育子女也负有责任。”这下,女同胞们也语塞了。
东道主接着阐明自己的观点:“我们都可以证明父亲和母亲对教育子女有重要作用与责任,但是只强调一方而否定另一方,或者把责任推给另一方都是片面的。正如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所说:‘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是同等重要的。’”东道主旁征博引地反驳与论证,令大家都心服口服。
嘴巴绕个弯,让沟通更顺利
与人交往中,选择用哪种方式和人沟通,绝对要视当时的情况而定,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必须要想到对方希望听什么样的话。
碰到专家的时候,就要详细地分析,清楚地表达,最好是能够附上资料来印证自己的言论,这时就得直话直说了。但是如果碰到了外行的人,一堆资料未必能够让对方了解,这时就运用一些语言文字的技巧。即使必须兜着圈子,但若能把话说得委婉,减少对方面对事实时的难堪,也就值得了。
山顶住着一位智者,他胡子花白,谁也说不清他有多大年纪。
男女老少都十分尊敬他,不管谁遇到大事小事,都来找他,请他提出一些忠告。
但智者总是笑眯眯地说:“我能提什么忠告呢?”
这天,又有年轻人来求他提忠告。
智者仍然婉言拒绝,但年轻人苦缠不放。智者无奈,他拿来两块窄窄的木条,两撮钉子:一撮螺钉,一撮直钉。另外,他还拿了一个榔头,一把钳子和一个改锥。
他先用锤子往木条上面钉直钉,但是木条很硬,他费了很大的劲,也钉不进去,倒是把钉子给砸弯了,不得不再换一根。
一会儿功夫,好几根钉子都被他砸弯了。
最后,他用钳子夹住钉子,用榔头使劲砸,钉子总算弯弯曲曲地进到木条里面去了。但他也前功尽弃了,因为那木条已经裂成了两半。
智者又拿起螺钉、改锥和锤子,他把钉子往木板上面轻轻一砸,然后拿起改锥拧了起来,没费多大力气,螺钉就钻进木条里面去了,天衣无缝。
智者指着两块木板笑了笑:“忠言不必逆耳,良药不必苦口,人们津津乐道的逆耳忠言、苦口良药,其实都是笨人的笨办法,那么硬碰硬有什么好处呢?说的人生气,听的人上火,最后伤了和气,好心变成了冷漠,友谊变成了仇恨。我活了这么大,只有一条经验,那就是绝不直接对任何人提忠告。当需要指出别人错误的时候,我会像拧螺丝钉一样婉转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在一次新闻界的餐会之中,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应大家的要求站起来说话。他说:“大家都知道,我是不善言辞的人。小时候我曾经去拜访过一个农夫,我问这个农夫: ‘你的母牛是不是纯种的?’他说不知道。我又问: ‘这头牛每个星期可以挤出多少牛奶呢?’他也说不知道。最后,他被问烦了就说: ‘你问的我都不知道,反正这头牛很老实,只要有奶,他都会给你。’”
艾森豪威尔笑了笑,对所有在场的新闻界人士说:“我也像那头牛一样老实,只要有新闻,一定都会给大家的。”
这几句话让大家哄堂大笑,因为这简直就是兜着圈子告诉大家,你们没事别紧迫着我问,反正我有新闻一定会给你们的!
旁敲侧击地指出对方的错误
在有些时候,我们应该避开与别人正面交锋,而用不露声色的幽默方式指出对方的错误。这样,就可以使对方通过自己的体会、推理以及联想,明白我们的意思,从而自觉地按照我们希望的方式行事。
在这一方面,有位丈夫做得非常好,他就是用这种方式,使自己的妻子自觉地给双方父母寄同样多的钱。
一对夫妇结婚十余年了,他们每个月都要给双方父母寄生活费。而这件事,一直由妻子一手操办,丈夫从不过问。后来,丈夫在无意中发现,妻子每个月都给娘家父母寄150元,而给婆家父母寄100元。丈夫心里非常生气,却也不想因为这件事闹得夫妻不和。
丈夫下班回家后,总喜欢逗小儿子玩,并且一逗就是半天。这天,丈夫回家后,看到小儿子在摇车里哭,一声不吭地走了过去,径直走到五岁的女儿身边,一把把她抱了起来。妻子很奇怪,问道:“你今天是怎么了?儿子在哭你不抱,女儿玩得好好的你偏要抱!”丈夫说:“这100元钱的,还是留给你来抱吧,我要抱150元钱的。”
妻子一听,脸顿时红了。从此之后,她每个月都给双方的父母寄同样多的钱。
在这个故事中,丈夫没有因妻子的不公而与其争吵,相反,他巧妙地用自己的一双儿女,对妻子进行有力的说教:疼儿子是没用的,将来他只会每月给你100元钱,而女儿可以每月给你l50元钱。在整个故事中没有正面冲突,丈夫用这种不动声色的方式,使妻子真心诚意地接受了自己的劝告。
有些女孩子喜欢动不动就生男友的气,以显示自己有个性。如果这个女孩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或是兄长的娇妹妹,就更是不能容忍别人对她的不满。有些痴情的男孩子因为自己的某句话引起女友的不快,生怕得罪自己的“公主”,会忙不迭地赔礼道歉,更有甚者会贬低自己请求原谅,以示对恋人的忠贞。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你可以采用“柔性敲打”的方法让对方自己觉悟。
某局长的千金小徐和本单位的小李谈恋爱时总是显示出某种优越感,因为小李是农家子弟,大学毕业分在局里做科员,没有什么靠山。有一次,小徐到小李家做客,对小李家人的一些生活习惯总是流露出看不顺眼的情绪,并不时在小李耳边嘀嘀咕咕。吃过晚饭后,把小姑子使唤得团团转,又是叫烧水又是让拿水果什么的。
小李看在眼里,很不是滋味。他借机笑着对妹妹说:“要当师傅先学徒弟嘛!你现在加紧培训一下也好,等将来你嫁到别人家里,也好摆起师傅的架子来。”小李这么一说,小徐当时似乎听出了什么,过后不得不在小李面前表示自己有些过分。
……
书摘与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