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 出版 ,
作者: 方汉奇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2页数: 48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010419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涵盖新闻学、传播学两大学科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广告三个专业。
21世纪已经来临,集聚力量,重新编写出一套体系完整的,能够为新世纪的新闻教育和新闻人才培养服务的新闻传播学的系列教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了这套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编著者都是各教学领域的专家,其中有许多人是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收入本系列的教材,有国家级重点教材,有部级重点教材,其他教材也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精品,充分保证了其质量和权威性。
本套教材的特点具体如下:
第一,内容新,涵盖广。
第二,写法新。
第三,作者阵容强大。
总之,这套教材的出版能够较好地满足新时代新闻传播学教学发展的需要,在宏观上,使学生,把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其整体的框架;在微观上,能够借助教学使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的实践业务知识有具体的了解。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播活动的溯源
第二节 唐代的新闻传播与早期的官报
第三节 宋代官办的“邸报”和流行于民间的“小报”
第四节 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五节 明代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六节 清代早期和中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第一节 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
第二节 鸦片战争前澳门广州的近代报刊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近代报业在香港的兴起
第四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报业的崛起
第五节 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与外报的历史作用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
第二节 维新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
第三节 维新派报刊的业务特点与历史作用
第四章 清末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资产阶级各政治派系在海外港澳的报刊活动
第二节 “新政”与国内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新闻思想与新闻业务的发展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民国初年政党报纸的繁荣
第二节 袁世凯统治下的新闻事业
第三节 北洋军阀控制下的新闻事业
第四节 新闻业务的变迁和著名采访记者的诞生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第二节 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第四节 新闻工作改革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报刊
第二节 国共合作后的新闻事业
第三节 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
第四节 北伐战争中的革命报刊
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
第四节 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第二节 国统区新闻事业与境外抗日宣传活动
第三节 沦陷区的新闻事业
第十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国民党新闻统制的重建与新闻界的抗争
第二节 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第三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划时代巨变
第十一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与新闻业务的探索和改进
第三节 新闻宣传报道的成就与过失
第四节 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
第十二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发展与调整
第二节 从反右派斗争到“大跃进”运动的新闻事业
第三节 年代初期新闻工作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第四节 主要新闻思想评价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艰难发展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
第十四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 回归新闻本位——年至年的新闻事业
第二节 驶上市场化的快车道——年至年的新闻事业
第三节 日渐开放的新闻事业——年至年的新闻事业
第四节 三十年的广播电视事业
第十五章 网络媒体迈向主流媒体
第一节 网络传媒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 网络媒体舆论影响力日增
第十六章 年以来台湾香港澳门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年以来台湾的新闻事业
第二节 香港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三节 澳门的新闻传播事业
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播活动的溯源
二、两汉和三国魏晋时代的传播活动
汉代以后,邮驿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每30里设驿,驿各有传,传置车,称传车,负责官文书和信息的传递工作。首都长安设有供地方官员和周边属国“通奏报,待朝宿”的“邸”。中央政府部门设有负责接待和通报工作的主官“大鸿胪”和属官“郡邸长丞”。此外,还设“公车司马令”一人,“主受章奏”;设“御史”若干人,充当皇帝的秘书,负责接受官员们的报告和皇帝诏书的制颁等事宜。封建政府内部的信息传播体制日趋完善。
面向全国臣民的政令发布工作,也日趋经常化和规范化。《史记高祖本纪》有关汉高祖入关前和百姓们“约法三章”的记载,《汉书萧何传》有关汉武帝元狩中“下诏御史,以蔬户二千四百封何曾孙庆为虣侯,布告天下,令明知朕报萧相国德也”的记载,都说明这类将法令和皇帝的诏旨公之于众广而告之的官方传播活动,在当时已经十分普遍。
两汉时代已经进入了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文字传播的载体,早期以竹和木制造的简和绢帛为主,有关的信息直接用笔墨书写在竹简、木简或绢帛上。造纸术发明以后,才逐渐发展到写在纸上。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也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肇始于西汉中后期,完善于东汉和帝元兴年间,完善后制造出来的纸,时称“蔡侯纸”。它的发明人蔡伦,并不是第一个试验造纸的人,而是早期造纸术由探索到完善的集大成者。由于造纸术当时还处在草创的阶段,掌握技术的工匠还不够多,产量还不够高,使用还不够普及,两汉时代的传播载体仍以竹简、木简和绢帛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