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向世界
分類: 图书,宗教与术数,佛教,综合,
品牌: 杨煦生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逃向世界》从远古巫教遗存—道家—道教到作为中国传统生存论思想顶峰的禅宗思想,考察了中国精神史的这一侧翼,从精神气质(Ethos)的范式,阐发了精神史的这一脉所蕴含的中国特质,为跨文化的中国精神史诠释提供了探索性例证。
在周、孔、思、孟、荀、董的精神线索之外,道与禅是中国精神史的一个重要侧翼。
在分论及附论部分,作者从审美维度上对道家、中国佛学、中国绘画进行探讨,并对20世纪中国精神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王国维和徐梵澄的思想进行了个案阐释。
与全书内容相应,书中配以作者历年书法作品若干,从另一角度,彰显了《逃向世界》的精神旨趣。
作者简介杨煦生,20世纪80年代师从李泽厚,后留学德国,获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现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并任中国人民大学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副所长。
历任研究职位或教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988~1991)、德国图宾根大学东亚所汉学系(1994~1999)、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非欧文化所汉学系(2001~2003)。主要学术兼职为:德国世界伦理基金会(图宾根,2004~)特约研究员、罗马华裔学志中心特约研究员(2006~),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部兼职教授(2006~ )等。目前主要从事中国宗教思想史(精神史)、德国哲学、美学、欧洲汉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内在超越:中国古代宗教性中的超越经验研究》(Immanente Transzendenz: Eine Untersuchung der Transzendenzerfahrung in der antiken chinesischen Religiosit?t,德文,图宾根,2004)、主译《世界宗教寻踪》等。
编辑推荐《逃向世界》即以解释学、现象学等哲学理念与方法研究传统中国问题的一个完美典范。
学术精神以文本和书法艺术作为表达,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
《逃向世界》一改学术书版式呆板的传统,不仅标题书目,每一篇章作者都结合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和多年锤炼的文本。作者研习书法多年,曾在德国与中国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十余场,书法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逃向世界》的分论部分探讨道、禅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而作者的书法实践是这些文章的具体表达。文字与书法作品的结合不仅使得版式活泼,而且使得《逃向世界》的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从理性与感性的双重层面向读者展示道禅精神。二十余幅墨宝,此次随书奉献读者。
“精神史”视角阐释道与禅,一大学术进步:
道、禅是对中国人思想影响深远的两大文化传统,《逃向世界》以全新的学术视角——精神史的阐释范式——对道与禅思想作出阐释学探索和现象学还原。以经典文本中的言说为切入点,描画道禅思想的精神气质。全面而细致的阐释了道与禅对人、世界、自由、自在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20年锤炼累积,快意抒发:
全书旁征博引古今中外文献,并不冗长的篇幅内浓缩了系统性的阐发。但这并不会使《逃向世界》显得“书呆子气”,反而让读者有快意之感。作者将其多年的思考以最凝练的语言表述出来,情感真挚,该颂扬处不惜笔墨,该批判处若疾风骤雨,该嘲讽处睿智幽默,行文流畅,酣畅淋漓。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vs国际性的学术视野:
作者曾师从李泽厚研究美学,后于德国图宾根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并在德国多所大学讲授汉学十余年,归国之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汉语汉学研究中心、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主持工作。
目录
自序
引论:思想史还是精神史?
本论:道禅精神史探索
老子
庄子Ⅰ
庄子Ⅱ
道教Ⅰ
道教Ⅱ
禅Ⅰ
禅Ⅱ
禅Ⅲ
分论:精神史与审美维度
道家美学
中国佛学美学
中国绘画与中国文化(与麦荔红合作)
附论:两个精神史个案
王国维
徐梵澄(与孙波合作)
后记
出版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本论:道禅精神史探索
老子
2.1
天地开辟,浩浩茫茫。
面对自然,面对宇宙壮丽的无穷景观,老子诗意地断定:“有物昆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人在世界上遭遇万物,从而也遭遇了自己。人通过命名来把握万物,经由人类的命名行为,世界被纳入了语言和知性的网络,也因此渐渐降低其外在性、异己性,从而成为人可以面对可以描述的对象,从而进人人的生活世界,成为精神生活的可能对象和资源。
命名行为从来富于随机性——在文明的发轫期尤其如此。
如果我们把汉字发展史作为这一问题的一个侧翼加以考察,从逻辑序列而言,似乎先有象形之创制,而后有指事、会意之滥觞,因之高度抽象性的名相也随之慢慢呈现。然而,这里并不存在绝对的时间序列。董仲舒云:“古之圣人,谝而效天地,谓之号,鸣而施命,谓之名。名之为言鸣与命也,号之为言谝而效也,谝而效天地者为号,鸣而命者为名,名号异声而同本,皆鸣号而达天意者也。”命名问题上的由:謞”而“号”,正略近于文字上之象形;而由“鸣”而“命”,当类于指事、会意之属,更是这些指事会意之后的事情。在董仲舒这里,“谪而效天地”也好,“鸣而施命”也好,皆为达天意者——名号之立,绝非逸致闲情,命名是圣人效天且达天之途。从本体论和生存论的角度,鸣而施命这一端,更是接近命名行为的本质。名者命也,鸣而命之。命名行为终究是人类整理世界的理性化历程的意义至为重大的一步。
老子把“道”作为宇宙的总机枢而设定。这一命名行为的意义是如此深远。道,以这个简单的音节为旗帜,标示了中国文化某些基本方面的风貌,集结于这一音节下的思想成果,渗透了并且依然渗透着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某些层面。老子之后,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思想流派——道家和一个体系芜杂的本土宗教——道教都被归趋于道的旗帜下。
在非严格学术意义的西文语境中,Daoism/Daoismus往往被笼统地使用,或指道家,或指道教,或作为二者的通称。这无疑不完全符合中国精神史的实际情况。但这又确然导源于道的混沌性,导源于《老子》思想的混沌性——“道之物,唯恍唯惚。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窈呵冥呵!其中有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其名不去,以象众父。”
老子充满自信,他确信他的直觉已经契悟了宇宙最高的真实和生命最深的玄机。此道,既精且真,尚且有信,推今及古,其名不去。似乎一切都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