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申牡丹梅花技法
分類: 图书,艺术,绘画,技法教程,中国画,花鸟画,
品牌: 张克申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页码:3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530541043
·条形码:978753054104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张克申牡丹梅花技法》的出版,不但用一幅幅清香四溢、艳冠群芳的牡丹画和梅花图,将观者带向通往活色生香、花影摇曳、暗香浮动的绚丽风景,还解密了动人画作是如何构成的,及其丰富的绘制技巧与文化内涵。一个偶然的机缘,目睹了张克申先生寥寥数笔便绘出跃然纸上、娇艳欲滴的牡丹图。继而欣赏到张先生更多的画作——无论是各具姿态的重彩牡丹还是清艳的梅花,其独特别致的画面,生动细腻的笔触,不落俗套的姿态造型,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无不透露出灵动的情致与韵味。
“竞夸天下双无绝,独立人间第一香。”牡丹花是中华民族吉祥和富贵的象征,它的雍容华贵自古以来就享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等美誉。“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不与百花争艳的梅花则被国人誉为“东风第一枝”。它的疏影清雅,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举足轻重,也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节的喜瑞象征。人们赞颂牡丹和梅花的风骨,颂其高贵坚守,品其卓尔不群,所以牡丹和梅花一直被历代文人画家作为抒怀咏志的心仪对象,成为中国画的重要题材之一。
中国画里以牡丹和梅花为题材的作品可谓多不胜数,而张克申的牡丹画、梅花图,在传统画学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长期艰苦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别具韵味的绘画风格,集东方的意境和西方的情趣,于传统题材中展现出焕然一新的时代风采,在艺术追求与生命体悟中碰撞出瑰丽的精神火花。
“师法自然”和“师法古人”是张克申先生领悟、创作中国画的两条途径。他的画作中,深深地熔铸了其内敛的激情与本色的质朴,表达和寄托了他对“美”的感受与认知。
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欣赏张克申先生的花鸟作品,在对姿态万千的牡丹、梅花形式美感品味解读中,会渐渐地转换为精神领域里的体悟与思考。
张克申的牡丹画虽然对四季中盛放的花魁均有描摹,尤为钟情的是对春天牡丹的诗意表现。像《春风送艳香》、《春喧》、“独占春风》等作品,都带给观者无限曼妙的春韵。张克申先生更为有特点的作品是对在风雪中傲放的牡丹的表现。像“春雪点富贵》、《雪中红艳》、《愿君傲雪》等画作中,灵秀的牡丹和纷飞的雨雪,动静相宜,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刚柔奔放。流连梅中世界,苍茫的景象,冰冷的氛围,凝思惊香,可以感受到热烈而强劲的生命力在勃发。而张先生的梅花图不同于以往文人派画梅那种寂寥酸薄的情趣,以浓丽刚健的繁花凸显其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气节和品质。
作者简介张克申,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1940年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县英风寨,自幼酷爱书画,结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曾任辽源市日报美编,吉林省工业设计学校美术教研室主任,长春工业大学讲师。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始终痴迷中国书画艺术,尤其擅长写意牡丹、梅花。其作品曾获新加坡“新神州”艺术展特别奖;承德市政府主办的“新世纪避暑山庄”书画大展银奖;文化部、文联、人民画报社主办的“世界华人”艺术大展铜奖;“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书画大展优秀奖。2001年应法中友好协会邀请,参加巴黎“中国书画艺术展”,2002年参加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为副团长的中国书画艺术家交流团赴中国澳门、泰国进行书画艺术交流。
有些作品被法国、泰国、新加坡和日本友人以及国内书画爱好者收藏。个人部分作品被收入《世界美术家华人卷》、《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典藏》、《当代书画艺术》等专辑。2005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和多次再版了张克申的《牡丹精品画集》。
编辑推荐《张克申牡丹梅花技法》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一、白描牡丹的基本画法
(一)白描花头
1.花头结构
2.用笔
3.线条
4.花头的基本画法
(二)枝叶的画法
1.枝干画法
2.牡丹叶子画法
二、写意牡丹的基本画法
(一)花头的画法
1.用笔
2.用色
3.基本画法
4.色调
5.花头层次
6.花头的整理
7.不同颜色写意花头的画法
8.勾填法
(二)牡丹叶子的画法
用笔、用色
(三)牡丹枝干的画法
1.老干的画法
2.枝的画法
3.茎的画法
三、画梅的基本技法
(一)老干勾勒法
(二)皴擦
(三)苔点
(四)枝干的画法
(五)梅花的画法
1.勾梅花
2.花蒂、花蕊的画法
3.梅花填色
4.没骨梅花画法
四、章法
(一)取势
(二)开合
(三)宾主
(四)疏密、虚实
(五)呼应
(六)穿插
(七)构图
1.线形构图
2.三线交叉
3.面形构图
五、墨法、色法
(一)色调
(二)典雅
(三)色墨
六、点线、面体、肌理
(一)点、线
(二)面、体
(三)肌理
(四)露藏、飘逸
1.露藏
2.飘逸
(五)情趣、意境
1.情趣
2.意境
七、题款、印章
八、作品欣赏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一个偶然的机缘,目睹了张克申先生寥寥数笔便绘出跃然纸上、娇艳欲滴的牡丹图。继而欣赏到张先生更多的画作——无论是各具姿态的重彩牡丹还是清艳的梅花,其独特别致的画面,生动细腻的笔触,不落俗套的姿态造型,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无不透露出灵动的情致与韵味。
《张克申牡丹梅花技法》的出版,不但用一幅幅清香四溢、艳冠群芳的牡丹画和梅花图,将观者带向通往活色生香、花影摇曳、暗香浮动的绚丽风景,还解密了动人画作是如何构成的,及其丰富的绘制技巧与文化内涵。
“竞夸天下双无绝,独立人间第一香。”牡丹花是中华民族吉祥和富贵的象征,它的雍容华贵自古以来就享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等美誉。“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不与百花争艳的梅花则被国人誉为“东风第一枝”。它的疏影清雅,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举足轻重,也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节的喜瑞象征。人们赞颂牡丹和梅花的风骨,颂其高贵坚守,品其卓尔不群,所以牡丹和梅花一直被历代文人画家作为抒怀咏志的心仪对象,成为中国画的重要题材之一。
中国画里以牡丹和梅花为题材的作品可谓多不胜数,而张克申的牡丹画、梅花图,在传统画学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长期艰苦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别具韵味的绘画风格,集东方的意境和西方的情趣,于传统题材中展现出焕然一新的时代风采,在艺术追求与生命体悟中碰撞出瑰丽的精神火花。
“师法自然”和“师法古人”是张克申先生领悟、创作中国画的两条途径。他的画作中,深深地熔铸了其内敛的激情与本色的质朴,表达和寄托了他对“美”的感受与认知。
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欣赏张克申先生的花鸟作品,在对姿态万千的牡丹、梅花形式美感品味解读中,会渐渐地转换为精神领域里的体悟与思考。
张克申的牡丹画虽然对四季中盛放的花魁均有描摹,尤为钟情的是对春天牡丹的诗意表现。像《春风送艳香》、《春喧》、“独占春风》等作品,都带给观者无限曼妙的春韵。张克申先生更为有特点的作品是对在风雪中傲放的牡丹的表现。像“春雪点富贵》、《雪中红艳》、《愿君傲雪》等画作中,灵秀的牡丹和纷飞的雨雪,动静相宜,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刚柔奔放。流连梅中世界,苍茫的景象,冰冷的氛围,凝思惊香,可以感受到热烈而强劲的生命力在勃发。而张先生的梅花图不同于以往文人派画梅那种寂寥酸薄的情趣,以浓丽刚健的繁花凸显其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气节和品质。
文摘插图:
二、写意牡丹的基本画法
人们喜爱牡丹、画牡丹是因为她具有“艳质芳姿”、“足压群芳”,给人以美的享受。
牡丹入画古已有之,自明清以来,喜欢画牡丹的画家很多,如徐渭的墨牡丹,水墨淋漓;任伯年的写意牡丹,意境清奇,雅俗共赏;吴昌硕笔下的牡丹苍劲古朴,别有情致。当今画牡丹的画家人才辈出,既有传统的继承又有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画牡丹的理论和技法。这里仅向初学者介绍我画牡丹的基本方法。
(一)花头的画法(粉色)
1.用笔:笔用羊毫小提斗,吸水量大。也可用兼毫笔,笔锋富有弹性。纸用生宣和皮纸均可。
2.用色:方法是用笔肚蘸白色,在调色盘中调匀使白色尽量往笔根和笔锋里面渗透,画一朵花头调一次白色即可,白色适当,不可过多;然后笔尖蘸曙红或牡丹红,在调色盘中调匀,使红色逐渐往笔肚和笔根过渡,形成渐变色(阶梯色)。这样虚实相互衬托,白色与红色交融在一起,色中有白,白中有色,似色非色,变化多端,花头自然灵活。
3.基本画法:画花头要像白描一样从中间层直立花瓣画起,这第一笔非常关键,关系到花头的走势,甚至影响整幅画的构图。所以,它不能在画幅中间落笔,也不能在画幅四个角画起。(见图2-1a)
4.色调:画里层,画笔不调白色,笔尖直接蘸曙红或牡丹红,也要由笔尖往笔肚过渡,调均匀在中间层边缘处画里层花瓣。(见图2-1b)
5.花头层次:画花头的外层,笔的水分稍大些,颜色要深一些,目的是增强花头的立体效果。这里说明一下,我不用笔尖蘸水直接去调颜色,而是把水滴在调色盘中,再吸到毛笔的笔肚和笔根处;在均匀调和曙红或牡丹红之后,画外层花瓣,先从花头的左上角画三笔,中间大,两侧小,按示图依次画下去。
画外层花瓣时,笔尖的颜色要深一些,落笔后由右往左推笔,在行笔中笔尖稍慢,笔根稍压些,这样能画出半圆形花瓣。大小的花瓣均可以推笔,也可点笔,花瓣有大有小,富有变化。(见图2-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