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铸造标准实用手册
分類: 图书,科技,金属学与金属工艺,铸造,
品牌: 贾志宏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59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122055841/9787122055842
·条形码:978712205584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新编铸造标准实用手册》收录了最新的铸造行业相关标准:国家标准GB、机械行业标准JB、冶金行业标准YB,国际标准(ISO)、欧洲标准(EN)、美国、日本等国家或组织制定的铸造金属及其合金(或铸件)的标准数据。
按照铸造生产用原材料、辅助材料。铸造合金(铁合金、铸钢、铸造有色合金)、铸造工艺、质量检验等对各项标准文本进行分类、汇总,读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便捷了解国内外有关标准的规定。可供从事产品设计、质量控制、进出口贸易以及引进工作的人员查阅。
编辑推荐《新编铸造标准实用手册》是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原材料及辅助用料实用标准
1.1 合金原材料实用标准
1.1.1 铸造用生铁及纯铁、废钢铁
1.1.1.1 铸造用生铁(GB/T718-2005)
1.1.1.2 球墨铸铁用生铁(GB/T1412-2005)
1.1.1.3 原料纯铁(GB/T9971-2004)
1.1.1.4 铸造用磷铜钛低合金耐磨生铁(YB/T5210-1993)
1.1.1.5 铸钢用生铁(YB/T5296-2006)
1.1.1.6 废钢铁(GB4223-2004)
1.1.2 铸造用合金锭
1.1.2.1 铸造铝合金锭(GB/T8733-2007)
1.1.2.2 铸造用锌合金锭(GB/T8738-2006)
1.1.2.3 铸造轴承合金锭(GB/T8740-2005)
1.1.2.4 铸造镁合金锭(GB/T19078-2003)
1.1.2.5 铸造黄铜锭(YS/T544-2006)
1.1.2.6 铸造青铜锭(YS/T545-2006)
1.1.3 铸造用中间合金
1.1.3.1 硅铁(GB2272-1987)
1.1.3.2 钛铁(GB/T3282-2006)
1.1.3.3 钨铁(GB/T3648-1996)
1.1.3.4 钼铁(GB/T3649-2008)
1.1.3.5 锰铁(GB/T3795-2006)
1.1.3.6 锰硅合金(GB/T4008-2008)
1.1.3.7 硅铬合金(GB/T4009-2008)
1.1.3.8 稀土硅铁合金(GB/T4137-2004)
1.1.3.9 钒铁(GB/T4139-2004)
1.1.3.10 硼铁(GB/T5682-1995)
1.1.3.11 铬铁(GB/T5683-2008)
1.1.3.12 铌铁(GB/T7737-2007)
1.1.3.13 铌锰铁合金(GB10131-1988)
1.1.3.14 高氮铬铁(YB/T4135-2005)
1.1.3.15 锰氮合金(YB/T4136-2005)
1.1.3.16 磷铁(YB/T5036-1993)
1.1.3.17 氧化钼块(YB/T5129-1993)
1.1.3.18 铝中间合金锭(YS/T282-2000)
1.1.3.19 铜中间合金锭(YS/T283-1994)
1.2 铸造用砂
1.2.1 铸造用原砂
1.2.1.1 铸造用硅砂(GB/T9442-1998)
1.2.1.2 熔模铸造用硅砂、粉(GB12214-1990)
1.2.1.3 熔模铸造用铝矾土砂、粉(GB12215-1990)
1.2.1.4 铸造用砂性能评定标准(GB/T 2684-1981)
1.2.1.5 铬铁矿砂(JB/T 6984-1993)
1.2.1.6 铸造用镁橄榄石砂(JB/T 6985-1993)
1.2.1.7 锆砂(JB/T 9223-1999)
1.2.2 其他
1.2.2.1 铸造用覆膜砂(JB/T 8583-2008)
1.2.2.2 检定铸造黏结剂用标准砂(JB/T 9224-1999)
1.3 造型材料用黏结剂
1. 3.1 铸造用无机黏结剂
1.3.1.1 铸造用膨润土和黏土(JB/T 9227-1999)
1.3.1.2 铸造用水玻璃(JB/T 8835-1999)
1.3.2 有机黏结剂
1.3.2.1 铸造用热芯盒树脂(JB/T 3828-1999)
1.3.2.2 铸造用自硬呋喃树脂(JB/T 7526-2008)
1.3.2.3 铸造用壳芯酚醛树脂(JB/T 8834-2001)
1.4 其他辅助材料标准
1.4.1 处理剂
1.4.1.1 稀土镁硅铁合金(GB/T 4138-2004)
1.4.1.2 硅钡合金(YB/T 5358-2008)
1.4.1.3 硅钙合金(YB/T 5051-2007)
1.4.2 其他
1.4.2.1 铸造焦炭(GB 8729-1988)
1.4.2.2 湿型铸造用煤粉(JB/T 9222-1999)
1.4.2.3 砂型铸造用涂料(JB/T 9226-1999)
第二章 铸铁及铸铁件实用标准
2.1 铸铁牌号
2.1.1 中国牌号-铸铁牌号表示方法(GB/T 5612-2008)
2.1.1.1 牌号命名规则
2.1.1.2 铸铁牌号结构示例
2.1.2 中外铸铁牌号对照
2.1.2.1 中外灰铸铁的牌号对照
2.1.2.2 中外球墨铸铁牌号对照
2.1.2.3 中外可锻铸铁牌号对照
2.1.2.4 中、美蠕墨铸铁牌号对照
2.1.2.5 奥氏体铸铁牌号对照
2.2灰铸铁及灰铸铁件中外实用标准
2.2.1 中国标准
2.2.1.1 灰铸铁件(GB/T 9439-1988)
2.2.1.2 灰铸铁冲击试验方法(GB/T 6296-1986)
2.2.1.3 灰铸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JB/T 7945-1999)
2.2.1.4 灰铸铁金相(GB/T 7216-1987)
2.2.1.5 锅炉承压灰铸铁件技术条件(JB/T 2639-1993)
2.2.1.6 金属切削机床灰铸铁件技术条件(JB/T 3997-1994)
2.2.1.7 电工专用设备 灰铸铁件通用技术条件(JB/T 4328.1-1999)
2.2.1.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四部分:铸铁件(JB/T 5000.4-2007)
2.2.1.9 工程机械 铸铁件通用技术条件(JB/T 5937-1991)
2.2.1.10 泵用灰铸铁件(JB/T 6880.1-1993)
2.2.1.11 风机用铸铁件(TB/T 6887-2004)
2.2.1.12 灰铸铁件热处理(JB/T 7711-2007)
2.2.1.13 汽轮机铸铁件技术条件(JB/T 9631-1999)
2.2.2 国际标准
2.2.2.1 灰铸铁分级(ISO 185:1988)
2.2.2.2 铸铁石墨显微组织的分类(ISO 945:1975)
2.2.2.3 灰铸铁无缺口冲击试验(ISO 946:1975)
2.2.3 欧洲标准-灰铸铁件(EN 1561:1997)
2.2.4 美国AKTM标准
2.2.4.1 灰铸铁件[ASTM A48/A48M-03(2008)]
2.2.4.2 阀门管件类灰铸铁件(ASTM A126-04)
2.2.4.3 汽车用灰铸铁件[ASTM A159-83(2006)]
2.2.4.4 评价铸铁中石墨显微组织的试验方法(ASTM A247-06)
2.2.4.5 高温下使用的不承压灰铸铁件[ASTM A319-71(2006)]
2.2.4.6 灰铸铁的弯曲试验[ASTM A438-80(1997)]
2.2.4.7 金属型重力铸造灰铁件[ASTM A823-99(2008)]
2.2.5 日本标准-灰铸铁件(JIS G550l:1995)
2.3 球铁及球铁件中外实用标准
2.3.1 中国标准
2.3.1.1 球墨铸铁件(GB/T 1348-1988)
2.3.1.2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GB/T 9441-1988)
2.3.1.3 中锰抗磨球墨铸铁件的技术要求(GB/T 3180-1982)
2.3.1.4 锅炉承压球墨铸铁件技术条件(JB/T 2637-1993)
2.3.1.5 电工专用设备球墨铸铁件通用技术条件(JB/T 4328.10-1999)
2.3.1.6 压缩机球墨铸铁零件的超声波探伤(JB/T 5439-1991)
2.3.1.7 工程机械 球墨铸铁通用技术条件(JB/T 5938-1991)
2.3.1.8 内燃机活塞环金相检验
第3部分:球墨铸铁活塞环(JB/T 6016.3-2008)
2.3.1.9 球墨铸铁热处理工艺及质量检验(JB/T 6051-2007)
2.3.1.10 珠光体球墨铸件零件感应淬火金相检验(JB/T 9205-1999)
2.3.2 国际标准
2.3.2.1 球墨铸铁分级[IS0 1083:1987(E)]
2.3.2.2 铸铁石墨显微组织的分类(ISO 945:1975)
2.3.3 欧洲标准
2.3.3.1 球墨铸铁件(EN 1563-1997)
2.3.3.2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件(EN 1564-1997)
2.3.4 美国ASTM标准
2.3.4.1 球墨铸铁件[ASTM A536-84(2004)]
2.3.4.2 高温承压铁素体球墨铸铁[ASTM A395/A395M-99(2004)]
2.3.4.3 造纸机烘缸用球墨铸铁件[ASTM A476/A476M-00(2005)]
2.3.4.4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件(ASTM A897/A897M-06)
2.3.5日本标准
2.3.5.1球墨铸铁件(JIS G 5502:2001)
2.3.5.2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件(JIS G 5503:1995)
2.3.5.3低温下使用的厚壁铁素体球墨铸铁件(JIS G5504:2005)
2.4其他铸铁及铸铁件中外实用标准
2.4.1蠕墨铸铁
2.4.1.1蠕墨铸铁件(JB/T 4403-1999)
2.4.1.2蠕墨铸铁金相(JB/T 3829-1999)
2.4.1.3蠕虫状石墨铸铁金相检验(CB 1030-1983)
2.4.1.4蠕墨铸铁件[ASTM A842-85(2004)]
2.4.2可锻铸铁
2.4.2.1可锻铸铁件(GB/T 9440-1988)
2.4.2.2铁素体可锻铸铁金相(JB/T 2122-1977)
2.4.2.3可锻铸铁热处理(JB/T 7529-2007)
2.4.2.4可锻铸铁(ISO 5922:2005)
2.4.2.5可锻铸铁件(EN 1562:1997)
2.4.2.6可锻铸铁件[ASTM A47/A47M-99(2004)]
2.4.2.7冲天炉可锻铸铁[ASTM A197/A197M-00(2006)]
2.4.2.8珠光体可锻铸铁件[ASTM A220/A220M-99(2004)]
2.4.2.9汽车用可锻铸铁件[ASTM A602-94(2004)]
2.4.2.10可锻铸铁件(JIS G 5705:2000)
2.4.3耐热铸铁
2.4.3.1耐热铸铁件(GB/T 9437-1988)
2.4.3.2奥氏体耐热铸铁
2.4.4抗磨铸铁
2.4.4.1抗磨白口铸铁件(GB/T 8263-1999)
2.4.4.2抗磨铸铁[ASTM A532/A532M-93a(2008)]
2.4.5奥氏体铸铁
2.4.5.1奥氏体铸铁(ISO 2892-1973)
2.4.5.2奥氏体灰铸铁件[ASTM A436-84(2006)]
2.4.5.3奥氏体球墨铸铁件[ASTM A439-83(2004)]
2.4.5.4低温下承压用奥氏体球墨铸铁件[ASTM A571/A571M-01(2006)]
2.4.5.5奥氏体铸铁件(JIS G 5510:1999)
2.4.6耐蚀铸铁
2.4.6.1高硅耐蚀铸铁件(GB/T 8491-1987)
2.4.6.2高硅耐蚀铸铁件[ASTM A518/A518M-99(2008)]
第三章 铸钢及铸钢件实用标准
3.1铸钢牌号
3.1.1中国铸钢牌号的表示方法
3.1.1.1铸钢牌号表示方法(GB/T 5613-1995)
3.1.1.2 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GB/T 17616-1998)
3.1.2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牌号表示方法
3.1.3美国ASTM的牌号表示方法
3.1.3.1工程与结构用铸钢
3.1.3.2高强度铸钢
3.1.3.3铸造高合金钢
3.1.4欧洲铸钢的牌号表示方法
第四章 铸造非铁合金及其铸件实用标准
第五章 铸造工艺及质量控制实用标准
附录 铸造标准索引
……[看更多目录]
序言铸造业一直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产业,具有成本相对低廉、工艺适应性广的优点。我国是一个铸造大国,无论是铸件的年产量,还是从业人员、企业数量都已经位居全球首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铸造相关的工艺、生产、管理等都对各类标准的需求及依赖日益增大。
为了进一步满足铸造行业对某些标准经常性使用的需求,编者在收集目前国内主要标准及部分国外标准的基础上,分类整理,精心归纳,编撰成文。希望此书的出版能够为铸造业界研发人员、生产管理及检测人员、铸件采购人员等的翻阅、参考带来便利。
在资料的收集及手册的编写上,作如下几点说明。
(1)内容方面:书中对于铸造领域标准的介绍主要包括铸造用原、辅材料,铸铁、铸钢、铸造非铁合金以及铸造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重点是铸铁、铸钢及铸造非铁合金及其铸件相关标准。而对于铸造设备等其他铸造领域标准内容由于篇幅的限制,没有涉及。
(2)标准的收录:以中国标准为主,兼介绍国外标准,以适应日趋增强的国际交流及贸易的需要。其中国内标准以国家标准及机械行业标准为主,同时补充少量其他行业标准;国外标准主要介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ASTM)、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JISC)制定的ISO、EN、ASTM、JIS标准。
(3)铸造标准卷帙浩繁,本手册总计收录中外铸造领域标准300余项,也仅是为了便于使用而就某些标准的主要或关键内容进行分类整理、集中归纳。读者如若需要详尽、全面了解某一标准,建议参阅相关标准文本。
(4)标准本身也具有动态更新的特点,在编写过程中编者穷其所能利用最新的标准资料,以提高书中数据的准确性。但仍希望读者在使用中需注意相关已有标准的更新、废止及新标准的颁布等信息。
本手册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原材料及辅助用料实用标准,第二章为铸铁及铸铁件实用标准,第三章为铸钢及铸钢件实用标准,第四章为铸造非铁合金及其铸件实用标准,第五章为铸造工艺及质量控制实用标准。为方便读者使用、查找,对手册中收录中外标准的索引列于附录。全书由江苏大学贾志宏、钟小惠、傅明喜编写,其中第一、二章由钟小惠编写,第三、五章由贾志宏编写,第四章由傅明喜编写,并由贾志宏进行统稿。
在此对给予编者诸多帮助的江苏大学同仁,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插图:
纵波双晶探头探伤灵敏度的调整时,测试一组不同探测距离的φ3mm平底孔,调节衰减器,使其中最高的回波幅度达到满刻度的80%,不改变仪器的参数,测出其他平底孔的回波的最高点,将其绘在荧光屏上,连接这些点即可建立纵波双晶探头的距离-幅度曲线。
⑤补偿:标准规定,在探伤和缺陷定量时,应对由于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能量消耗进行补偿。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应对试块透声性引起的探伤灵敏度和缺陷定量的误差进行透声补偿。另外,对于探测面为曲面的工件,应采用与工件曲率半径相同或相近(0.7~1.1倍)的对比试块来校正,否则应进行适当的曲面补偿。探测灵敏度不得低于最大探测距离的φ3mm平底孔当量。
(6)缺陷检测
①当属于以下情况时,都应进行缺陷记录:发射回波幅度等于或高于距离一幅度曲线的缺陷;发射回波虽未达到距离一幅度曲线,但造成第一次底面回波消失的缺陷;底波和缺陷回波均没有的部位;其他探伤检测人员能判定是裂纹和缩孔的缺陷。
②缺陷尺寸的测定 当缺陷回波幅度等于或高于距离一幅度曲线者,其边界可用6dB法确定。工件厚度方向的尺寸由不同方向检测所确定的缺陷上部和下部边界确定。
当缺陷波未达到距离一幅度曲线,但第一次底面回波消失时,缺陷的范围应从底面反射波刚好消失时的探头中心位置算起到出现底面反射波时的探头中心位置为止。缺陷的深度由一组连续缺陷回波最左侧的波峰位置确定。
当两块缺陷间距小于其中较大缺陷直径时,两缺陷可折合为一个缺陷,缺陷面积按实测计。单个缺陷的面积以该缺陷的最大尺寸与其在垂直方向的最大尺寸之积计算。对于有疑问的缺陷,也可采用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