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词传(纳兰词品鉴的极致之作,容若向世人展示的另一种完美)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评论与研究,诗歌词曲,中国诗歌,
品牌: 苏缨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
·页码:25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39933216/9787539933214
·条形码:9787539933214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纳兰容若词传》讲述了:我们眼睁睁看着容若的一生,仿佛是一个纯真的孩子,赤身露体地走在命运的丛林里。终其一生,他都在实践孩子的艺术:放弃理智与逻辑,忽视人类社会道貌岸然的生存规则和价值观,听从感觉的蛊惑,让心灵成为指引。要糖果和游戏,不要算计。孩子并不多。在冷硬现实的猎杀下,孩子成了稀缺品。不要蔑视曾经幼稚的自己,就算对过去的天真无法欣赏,至少可以怀着凭吊的心情。
作者简介苏缨,代表作《纳兰词典评》,《风人深致:诗经古义辩证》。
编辑推荐《纳兰容若词传》是纳兰词品鉴的极致之作,容若向世人展示的另一种完美——彗星般的人生,可以短暂,但绝不黯淡或沉沦。以人生注解诗词,以诗词注解人生。
目录
前言 纳兰容若,重21克
楔子 人生若只如初见
〔1〕顾贞观
〔2〕沈宛
〔3〕严绳孙
〔4〕纳兰性德
第一幕 身世: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1〕成德,名字的来历、疑云与谶语
〔小考据〕十岁时的纳兰词?
〔2〕法璋大师的佛门密室
〔3〕虎父:诗人仰望的政客
〔小考据〕旗人取名
第二幕 初恋: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1〕一块肥腻腻的祭肉
〔2〕骑射:亦弓亦马亦多情
〔3〕父亲的书房
〔4〕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5〕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小考据〕不得流传的才女诗
〔6〕重逢:花风如扇,柳烟成阵
〔7〕艳歌:照水红蕖细细香
〔小考据〕写给表妹的悼亡词
第三幕 寂寞的十七岁
〔1〕金坛王次回:在纳兰词里的无名隐士
〔小考据〕退粉收香:纳兰词中的隐语
〔2〕京国子监:石鼓秘语
〔3〕昆山三徐:在青涩的涯岸迷路寻路
〔4〕秋水轩唱和:玉人和月摘梅花
〔5〕交臂之失:一分钟的代价是几年
〔小考据〕樱桃宴与红叶诗
第四幕 科举:万春园里误春期
〔1〕朱彝尊:壮年听雨客舟中
〔2〕勿欺之忠:一颗默默生长的南瓜
〔小考据〕万春园
〔3〕通志堂疑案门
〔4〕徐乾学勒索案门
〔5〕渌水亭:为了告别的聚会门
第五幕 成人礼
〔1〕一个远方知县的死门
〔2〕西郊冯氏园的海棠花门
〔3〕冠礼:从此,我们可以称他“容若”了
〔4〕新婚:金风玉露一相逢
〔5〕从此沧海水,从此巫山云门
第六幕 双璧:绝塞生还吴季子
〔1〕一弹指顷去来今门
〔2〕知我者,梁汾耳门
〔3〕仙佛:一个孩子的精灵世界门
第七幕 痛失:当时只道是寻常
〔1〕谁念西风独自凉门
〔2〕悼亡:夜阑犹剪灯花弄门
〔3〕一宵冷雨葬名花门
〔小考据〕《楞伽经》、楞伽师与楞伽山门
第八幕 仕途:南雁归时更寂寥
〔1〕犬马:何须独醒怜皆醉门
〔2〕《饮水词》:非才子不能善怨门
〔3〕悼亡之吟,知己之恨门
〔小考据〕卢氏之子
〔小考据〕挽鹿车
〔4〕尘土梦,蕉中鹿
〔小考据〕贫道与贫僧
〔5〕学鸿儒科
第九幕 鸾胶纵续琵琶
〔1〕续弦之后:一场寂寞凭谁诉
〔2〕如期:洞庭歌罢意茫茫
〔小考据〕谁在营救吴兆骞
〔3〕觇唆龙:解道醒来无味
第十幕 江南:烟花不堪剪
〔1〕江南好,真个到梁溪
〔小考据〕玉人
〔2〕天海风涛之人
〔3〕醒也无聊,醉也无聊
谢幕 人生何如不相识
附录 蔷薇水蘸檀心紫·纳兰词榜
后记 一个国王在完美时刻的愿望
……[看更多目录]
序言假若你似我一般百无聊赖,你或许能理解我怎么会在午睡后突然猜测起古人的重量来。
我猜关云长起码重100公斤,因他的情深义重,还有那一身高强武艺;苏东坡应该在70公斤上下,先有健康强壮的体魄,后有排除万难的精神,病恹恹如何能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爽;荆轲重55公斤,偏清瘦,气质特异,故力虽较不过秦王,但精神万古流芳;杜甫重65公斤,其中60公斤都在心脏,装满对天下苍生的悲悯,与经历由盛转衰的惆怅;贺双卿重35公斤以下,一个将词填在花瓣与落叶上的女子,总是给人飘飘欲仙的想象;柳如是重40公斤以上,身为女子,却有不输男人的气度和情怀,过于柔弱的身体想来无法支撑她人生的精彩跌宕;而纳兰容若,重21克。
21克——西方人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出人在死去后体重会即刻减少21克,于是认为这21克是灵魂的重量。如果灵魂确实重21克,那么纳兰容若,就重21克。
文摘楔子人生若只如初见
〔1〕顾贞观
康熙二十四年春。
北京,淑气渐生。
一名消瘦得有些孱弱的中年男子呆立于一株夜合树下,持着一纸有着淡淡胭脂色的信笺,身体微微颤抖。月色冰凉,夜合艳开了雪白晶莹的一树,香气在夜色的酝酿下愈发浓烈,竞有酒的味道,叫人不知不觉沉湎。
此时,没有人可以读懂他的眼睛,是无奈,是痛楚,是惶惑,是很多很多的内容,我们只是知道,不要在这个时间去惊扰他,哪怕一丝风、一丝雨、一抹夜合花的香气,都不要在这个时间去惊扰他。
我们从来也都只是仰望着他。他叫顾贞观,江南人,在整个康熙朝写诗填词的文人当中,顾贞观三个字都是最响亮的几个名字之一。有人说他是全国词坛的第一名手,有人说他和另外一名公子并列第一,也有人说他只能排在第二,但无论如何,绝对没有人会把他排在第三名以后,除非这个人不怕落下一个外行的名声。
像许许多多真诚的诗人一样,顾贞观也是一个狂生,他一向都泰然地接受着世人的赞誉,却从来不肯承认自己就是词坛第一。他并不谦虚,谦虚从来都不是诗人的美德。但在他的口中、心里,第一的位置永远都属于此刻他手中这封信笺的主人——纳兰性德。
信笺的内容,是将来每一个哪怕稍有诗词修养的人都能够脱口而出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是的,这首《木兰花令》是所有纳兰词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见”更是所有纳兰词中、乃至古往今来的所有诗词名句中最为流传的一句,只是我们往往会把这首词、这句词从三百多年前的背景中抽离出来,用它来诉说我们自己的情绪,仿佛它一直就属于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生活背景,属于我们每一个独特的、不为任何人所知、也不容任何人窥探的私密空间。谁会知道呢,当顾贞观接到这首词的时候,他读到的内容,完全不同于我们任何一个人的理解。事情正像本雅明说的那样,古典的诗歌传统已经破碎了,诗人头上的光环重重地摔在人行道上,诗歌语言终于从公共空间走进了私人空间,并且在私人空间的小巷子里越走越深,越走越曲折,当小巷尽头的收信人展开信笺,小巷外面的我们只能提着灯笼、燃着蜡烛,小心翼翼地接近那个影影绰绰的目标。最后能不能找到,就看每个人的悟性与运气了。
这首《木兰花令》常被我们当做爱情诗来读,其实只要稍微下一点功夫的话,就会在道光十二年结铁网斋刻本《纳兰词
……[看更多书摘]
后记如果你拥有诗歌、王位与太阳;如果你英勇无畏,在战争中所向披靡,无往不利:如果你的国土辽阔神奇,除了有着璀璨温暖的黎明、静谧安详的黄昏,还有伟大的英雄与壮丽的传说;如果你可以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享受花样繁多的欢娱,也可终日徜徉在茂密芬芳的山林撷取种种野趣;如果你不仅仅得到旁人的伺奉和恭维,还能得到他们真心的热爱和尊重;如果你的子民都将荣耀归于你;如果你爱的人恰好美艳绝伦、冰雪聪明,而她恰好不但纯真得不敢正视你的眼睛,还纯真得拥有为你去死的勇气;如果你失去所爱后还没来得及后悔便已在命途中再次与她相遇,而她心中仍然只有你一个人的身影;如果在你最完美的时刻,神还打算再满足你的要求与愿望,你会祈求什么?
一个国王,在如此完美的时刻,他的愿望却是:让所有的国王都努力谋求他的人民的幸福;让所有诵读《吠陀》的人都崇奉技艺之神萨罗萨伐底;愿永生全能的英武的湿婆免除我下一世的痛苦,不要让我投生在这终将毁灭的、罪与罚的人世间。
这是印度诗剧《沙恭达罗》的最后一幕。剧中的许多细节我已记不清,但始终念念不忘国王豆扇陀在一切都如意后这出人意料的悲伤愿望。命运从不公平,它可以迫害一个人写出“我们对于众神来说正像苍蝇之于顽童,他们仅仅为取乐就杀死我们’’这样凄厉的诗句,也可以献媚一般不遗余力地使某人满足。神的眷顾,命运的恩宠,豆扇陀的人生光明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