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8-2009)

分類: 图书,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管理,
品牌: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页码:39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04731935/9787504731937
·条形码:9787504731937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8-2009)》内容简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历程。30年来,生产资料流通行业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取得了辉煌成就。回顾30年,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将激励我们更好更快地发展现代化的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流通体系。
编辑推荐《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8-2009)》由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部分综述篇
2008-2009年生产资料流通发展环境
2008年生产资料市场主要特点
2008年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经营状况
2008年生产资料流通主要特点
2008年生产资料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9年生产资料市场形势分析
2009年生产资料流通发展趋势
发展我国生产资料流通的政策建议
第二部分专题篇
2008一2009年钢铁流通回顾与展望
2008一2009年建筑材料流通回顾与展望
2008一2009年木材流通回顾与展望
2008一2009年农机流通回顾与展望
2008一2009年散装水泥流通回顾与展望
2008-2009年汽车流通回顾与展望
2008一2009年燃料流通回顾与展望
2008一2009年再生资源流通回顾与展望
2008一2009年橡胶流通回顾与展望
2008-2009年有色金属流通回顾与展望
2008-2009年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回顾与展望
第三部分企业篇
上海物资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燃料总公司
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北京散装水泥公司
庞口汽车农机配件城
北京集美家居市场集团
中国木材电子交易市场
第四部分政策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
商务部关于做好扩大消费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
财政部、商务部关于做好支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有关资金管理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的意见
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完善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的通知
商务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
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银监会、保监会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意见
关于减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通知
2009年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发放范围及标准
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第五部分国外篇
美国经验借鉴
日本经验借鉴
德国经验借鉴
韩国经验借鉴
第六部分数据篇
1991-2008年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
2009年1~4月生产资料销售总额
2001-2008年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同比指数
2009年3月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指数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与GDlz、投资关系
2008年企业财务状况(60家单位汇总表)
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商品购销存汇总(43家单位)
2008年1~12月生产资料流通企业销售额排序
2008年1~12月生产资料流通企业销售收入净额排序
2009年1~3月生产资料流通企业销售收入净额排序
……[看更多目录]
序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历程。30年来,生产资料流通行业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取得了辉煌成就。回顾30年,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将激励我们更好更快地发展现代化的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流通体系。
一、生产资料流通行业改革开放30年的主要历程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30年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3 645亿元,而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4.95万亿元,总量跃居世界第四;1979_2007年GDP实际年均增长9.8%,被国际社会誉为奇迹。
30年来,生产资料流通行业同全国其他行业一样,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大胆实践,生产资料流通市场体系、流通管理体制、价格管理体制、流通主体及其所有制结构、资源配置、供求关系、交易市场建设、流通规模、流通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革,取得了光辉成果。
文摘插图:

2008-2009年生产资料流通发展环境
一、政策环境
(一)党中央、国务院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搞活流通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切入点。必须进一步完善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扩大国内消费,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要健全农村流通网络。二要进一步扩大品种,加大“家电下乡”推广力度。三要完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选择一批菜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满足居民便利消费、放心消费需要。四要促进城市耐用品消费升级换代。五要促进流通企业发展,降低消费成本。支持大型流通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增强经营优势,降低成本,让利于消费者。支持中小商贸企业发展,金融机构要制定差别化的授信条件,解决中小商贸企业贷款抵押问题。六要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大力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促进消费升级。七要加强流通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为支持流通业发展,2009年中央财政将增加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和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
2008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08]134号)。《意见》中提出了七项具体措施:一、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拉动农村消费;二、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扩大城市消费;三、提高市场调控能力,维护市场稳定;四、促进流通企业发展,降低消费成本;五、发展新型消费模式,促进消费升级;六、切实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安全消费;七、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流通业发展。强调要“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通过股权置换、资产收购等方式,支持流通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尽快形成若干家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流通企业加快创立自主品牌,发展销售和物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