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学,数理化,
品牌: 康立娟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32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040278231
·条形码:9787040278231
·包装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普通化学(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共分四篇12章。第一篇(第1章一第3章)为化学基本原理部分,介绍化学反应普遍遵循的原理和规律,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第二篇(第4章、第5章)为物质结构理论,内容包括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讨论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物质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第三篇(第6章一第10章)为水溶液中的化学平衡理论主要讨论水溶液及胶体知识和水溶液中的可溶和难溶电解质的离子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及配位平衡;第四篇(第u章、第12章)为化学应用篇。介绍元素化学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
《普通化学(第2版)》在讨论普通化学基本原理的同时,注重化学与农业,化学与生物学方面的联系,并适当介绍了一些科普知识、科学展望或学科发展前沿概况、科学家事迹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所裨益。
《普通化学(第2版)》适合于高等院校农林水产类、生命科学类各专业及部分理工科专业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非化学专业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复习参考书。
编辑推荐《普通化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录
绪论
1.化学概述
2.反应进度
3.理想气体分压定律
【阅读材料】21世纪化学的四大难题和美好前景
【科学家简介】道尔顿(J.Dalton,1766—1844)
思考与练习
第一篇 化学反应基本规律
第1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1.1 基本概念
1.1.1 系统与环境
1.1.2 状态与状态函数
1.1.3 过程和途径
1.1.4 热和功
1.1.5 热力学能
1.1.6 热力学标准状态
1.2 热化学
1.2.1 热力学第一定律
1.2.2 化学反应热效应
1.2.3 焓和焓变
1.2.4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
1.3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1.3.1 自发过程
1.3.2 焓变与自发过程
1.3.3 熵变与自发过程
1.4 吉布斯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判据
1.4.1 吉布斯自由能
1.4.2 吉布斯自由能变和反应的自发性
1.4.3 吉布斯一亥姆霍兹公式的应用
【阅读材料】现代新能源
【科学家简介】吉布斯(J.W.Gibbs,1839—1903)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化学平衡
2.1 化学平衡状态
2.1.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2.1.2 化学平衡常数
2.2 吉布斯自由能变与化学平衡
2.2.1 吉布斯自由能变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
2.2.2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2.3 化学平衡的移动
2.3.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3.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3.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3.4 勒·夏特里原理
【阅读材料】骨骼的老化
【科学家简介】勒·夏特里(LeChatelier,1850—1936)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
3.1 概述
3.1.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
3.1.2 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的测定
3.1.3 反应机理
3.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3.2.1 有效碰撞理论
3.2.2 过渡态理论
3.3 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
3.3.1 质量作用定律
3.3.2 反应级数的实验确定
3.4 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3.4.1 范特霍夫近似规则
3.4.2 阿仑尼乌斯方程
3.5 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关系
3.5.1 催化剂与催化反应
3.5.2 催化作用机理
3.5.3 均相催化和非均相催化
【阅读材料】
1.飞秒化学简介
2.化学动力学在考古中的应用
【科学家简介】范特霍夫(J.H.van’tHoff,1852—1911)
思考与练习
第二篇 物质结构理论
第4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4.1 近代原子结构理论的产生
4.1.1 原子的核型结构与氢原子光谱
4.1.2 量子化和玻尔理论
4.2 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4.2.1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4.2.2 微观粒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和不确定原理
4.3 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4.3.1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4.3.2 概率密度与电子云
4.3.3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图像
4.3.4 四个量子数
4.4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系
4.4.1 多电子原子轨道能级
4.4.2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4.4.3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4.5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4.5.1 影响元素性质的结构因素
4.5.2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4.5.3 元素的电离能
4.5.4 元素的电子亲和能
4.5.5 元素的电负性
【阅读材料】
1.元素周期表的展望
2.足球烯——C60
【科学家简介】玻尔(N.H.DavidBohr,1885—1962)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5.1 离子键
5.1.1 离子键的形成
5.1.2 晶格能
5.1.3 离子键的特征
5.1.4 离子的特征
5.2 共价键
5.2.1 价键理论
5.2.2 共价键的特点
5.2.3 共价键的类型
5.2.4 键参数
5.3 杂化轨道理论
5.3.1 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5.3.2 s—p杂化的类型
5.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5.4.1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基本要点
5.4.2 判断分子构型的一般原则
5.5 分子的极性和离子极化
5.5.1 分子的极性
5.5.2 分子的极化
5.5.3 离子极化
5.6 分子间力和氢键
5.6.1 分子间力
5.6.2 氢键
5.7 晶体结构
5.7.1 晶体与非晶体
5.7.2 晶体的基本类型
【阅读材料】液晶
【科学家简介】鲍林(L.Pauling,1901—1994)
思考与练习
第三篇 分散系及水溶液中的化学平衡理论
第6章 溶液和胶体
6.1 分散系
……
第7章 酸碱平衡
第8章 沉淀溶解平衡
第9章 氧化还原平衡和电化学基础
第10章 配位化合物
第四篇 实用化学
第11章 元素化学概述
第12章 化学与人类生活
参考文献
索引
元素周期表
……[看更多目录]
序言本书第一版作为“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自2005年出版以来,有幸被全国多所高等农林院校和部分高等师范院校、高等医学院校选作普通化学课程教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书先后被评为吉林农业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吉林省优秀教材二等奖、中国林学会第二届高、中等院校林(农)类优秀教材一等奖。
本书此次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再版,于2008年8月在吉林农业大学召开了教材再版编写会。与会者讨论认为,在保留第一版整体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主要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修改:
(1)按照重新修订的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普通化学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考试大纲,对教材部分内容和习题进行补充和删减。
(2)结合教材使用反馈信息和各参编院校的教学改革经验,对部分章节内容进行整合,使之更加符合教学规律的要求。
(3)根据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和成就,更新部分阅读材料。压缩教材篇幅。
(4)改正第一版中在语言叙述及编排上的错误和欠缺。
全书由康立娟、朴凤玉主编。参加第二版修订的学校和人员有:山西农业大学张金桐、杜慧玲,江西农业大学李铭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梁英、毕洪梅,安徽科技学院张雪梅,吉林大学农学部邹连春、张大伟,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李国权,延边大学朴凤玉、申凤善、冷丰收,吉林农业大学范海林、于晓斌、康立娟。由康立娟修改和定稿。
感谢参加本书第一版编写工作的东北农业大学邵铁华、沈阳农业大学夏泉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葛文中,以及吉林农业大学杨桂霞和程志强等,正是他们的努力为本书的再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书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及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大学宋天佑教授继续担任主审,编者对宋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文摘插图:
化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的重要途径。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物质的性质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些物质的制取要通过实验来完成,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化学的发展与现状约100万年前,随着元谋人火的使用而接触生活中简单的化学知识,人类也由野蛮进入了文明。约5千年前,人类掌握了冶炼、染色、酿造等工艺,能从植物中提取和加工有用的产品(如药物、香料)、造纸等,从中积累了许多化学知识,但化学还不能构成一门科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统治者开始梦想富贵长生,使化学走上了炼金、炼丹的歧途。历时近15个世纪,最后以失败告终。但这一时期积累了更多的化学知识,提高了实验技术,制作了许多实验器皿,发现了许多新物质,例如酒精、无机酸和金属盐类等。后来的人们也正是从他们的教训中看到前车之鉴,才找到了化学的真正使命。
16~17世纪,另一派即所谓医药化学家(也就是药物化学家)兴起。他们试图应用化学知识来制药和解释生物体的生化过程,由此化学步入正轨。瑞士药物化学家巴拉塞尔士(P.A.Paracelsus,1493-1541)是这一派的奠基者。他引导人们注意到化学对医药学的重大用处。他认为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公元前322)的四元素(即火、空气、土、水)在身体内作为三要素——盐、硫黄和水银出现。在当时社会与化学联系最密切的除药物外就是冶金,后者和燃烧现象密切相关。最早研究燃烧反应是英国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R.Boyle,1627-1691)。他于1864年出版了名著《怀疑的化学家》。书中他第一次提出化学值得为其自身目的去进行研究而不仅仅是从属于医学或作为炼金术进行研究;主张研究化学要进行严密的实验方法;他推翻了四元素和三要素学说,给元素下了明确的定义。波义耳还对气体体积与压力的关系、燃烧现象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被后人誉为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他的著作标志着近代化学的到来。同时,天平的出现,使化学研究进入定量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