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第2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分類: 图书,教育,教学理论,
品牌: 皮连生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43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040265552
·条形码:9787040265552
·包装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教学设计(第2版)》是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特色课程建设的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的修订版。本修订版凝聚了编著者长期在中小学进行教学改革与教学设计研究的成果,把教学设计视为运用教学设计过程模型和技术解决课程与教学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的过程,形成了一个学习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严密体系。每类学习都按教什么(教学目标)、怎么教(教学策略)和教得怎么样(教学评价)三个问题组织教材内容,突出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者的一致性。
全书分教学设计概论与理论基础、教学目标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四大部分,涵盖教学设计概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教学目的与目标、分析学习者和学习环境、分析教学任务、教学策略概述、事实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概念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设计、情感领域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传输策略的设计、教学管理策略设计、学习结果测量与评价、教学评价等16章内容。
《教学设计(第2版)》可作为教师教育公共课教材,并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将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作为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的教材。
编辑推荐《教学设计(第2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目录
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概论与理论基础
第一章 教学设计概论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假设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
第三节 本书的特点与教学建议
第二章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系统论和传播学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科学学习论和教学论基础
第三节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教学观
第二部分 教学目标与教学分析
第三章 教学目的与目标:来源、分类与陈述
第一节 教学目的与目标的来源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分类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陈述
第四章 分析学习者和学习环境
第一节 加涅分析学习者特征的思考框架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含义
第二节 史密斯和迪克分析学习者的框架及其教学设计含义
第三节 学习环境分析
第五章 分析教学任务
第一节 任务分析概述
第二节 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与指导任务分析的理论
第三节 任务分析的课堂教学实例研究
第三部分 数学策略
第六章 教学策略概述
第一节 教学策略的概念分析与总的分类
第二节 教学目的、目标与内容的排序与组织
第三节 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微观教学策略
第七章 事实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第一节 事实性知识的学习
第二节 事实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第三节 事实性知识教学策略设计的案例分析
第八章 概念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第一节 概念性知识的学习
第二节 概念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第三节 概念性知识教学策略设计的案例分析
第九章 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第一节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第二节 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
第三节 程序性知识教学策略设计的案例分析
第十章 问题解决教学设计
第一节 问题解决的学习
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问题解决教学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 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设计
第一节 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二节 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设计
第三节 教学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 情感领域的教学策略设计
第一节 情感领域学习结果的性质和学习规律
第二节 情感领域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情感领域教学的案例与评析
第十三章 教学传输策略的设计
第一节 教学媒体及其选择与开发
第二节 学生分组的策略
第十四章 教学管理策略设计
第一节 教学管理概述
第二节 班级集体的建设与日常管理
第三节 不良课堂行为及管理策略
第四部分 教学评价
第十五章 学习结果测量与评价
第一节 学习结果测量与评价概述
第二节 目标参照测验题的开发
第三节 测量结果的分析与运用
第十六章 教学评价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
第二节 实施形成性评价
第三节 实施总结性评价
……[看更多目录]
序言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基本任务是指导教学设计者或作为教学设计者的教师如何为学习者(包括军队士兵、企事业员工和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设计出有吸引力、有效和高效的教学产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和测评工具等。
同其他领域一样,教学设计人员要做好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设计,必须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指导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是科学的学习心理学和基于科学学习心理学的现代教学论。指导教学设计的方法论是系统论和实证研究的思想。教学设计者把教学设计过程看成是分析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与修正工作,从而获得最佳解决方案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不能成为现成教学方案的单纯执行者,他们中的许多人要把教学实践和教学科研相结合,能够发现和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学设计这门学科为教师从接受型向研究型转变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教学设计(第2版)》力图为实现我国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方向的转变提供帮助。
《教学设计(第2版)》第1版源于20世纪9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教育类课程改革。当时师范院校本科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三门教育类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开设的“中师心理学教材教法”课程因上海市中等师范学校升格为高等师范院校而被取消,为了适应心理学系学生到普通中学去实习的需要,开设了“教学设计”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开设后受到学生的欢迎。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决定将该课程作为师范特色课程进行建设,使之成为全校师范类本科生的选修课程。《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是在多轮教学基础上写成的教材。该教材所论述的理论与技术主要来自心理学,因此加上了这个副标题。第2版教材范围扩大,副标题已不适用,理当被删去。
文摘插图:
二、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与发展
(一)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1974年第一版和1979年第二版)为标志。其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以信息加工心理学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革命。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的研究分为两个阵营。一个阵营坚持运用信息加工观研究人的学习与记忆的过程和条件,发现了许多学习和记忆规律,如人的记忆可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只能加工7±2个信息单位。信息的编码是决定信息在长时记忆系统中保持和能被提取出来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通过改进学习与记忆策略可以提高学习与记忆效率等。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研究的第二个阵营坚持建构主义观点。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奥苏伯尔等。这些人不使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术语,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意义建构过程。建构的结果,个人的认知结构(或认知图式)不断改组和完善。学习的最重要条件是原有相关知识和学生的学习动机,即主动建构新知识的意向。认知学习心理学的这两种观点都有不少拥护者,而且都被转化为教学设计模型或教学技术,如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模式、奥苏伯尔接受学习教学模式,运用组织者改进知识结构的教学技术和认知策略训练技术等。
对于教学设计这门学科的诞生,加涅的最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一个能概括各家各说的综合的学习理论,也就是学习分类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加涅将人类的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5种类型。他吸收了各家各说学习理论的长处,以此来解释这5类学习结果的一般学习过程和条件以及它们各自的特殊学习过程和条件。他反对用单一学习学说解释不同类型的学习过程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