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实用翻译教程(语言技能类)(大学英语选修课系列教材)
分類: 图书,英语与其他外语,大学英语,教材,
品牌: 辛凌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页码:26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562448976
·条形码:9787562448976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英语
·丛书名:大学英语选修课系列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大学英语实用翻译教程(语言技能类)》着眼于为大学英语翻译选修课提供一本将语言技能与语言文化相结合,并突出实用功能的英汉互译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考虑了大学英语选修课的特色和课程设置要求,同时也考虑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首先介绍了英汉互译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对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进行了对比。然后以大量的实例介绍了翻译的基本技能,并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从词、句、篇这三个层次介绍了英、汉互译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在文本翻译中,《大学英语实用翻译教程(语言技能类)》重点涉及和介绍了实用性强、与非英语专业学生今后工作相关度较大的文本,如,信函和科技文本等。《大学英语实用翻译教程(语言技能类)》在各章节教学内容之后提供了大量具有针对性的练习,以供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英、汉互译的实际操作能力。
编辑推荐《大学英语实用翻译教程(语言技能类)》:以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吸纳各高校选修课开设的成功经验。
教材体系科学系统,四个大类体现大学英语学生的选修取向。坚持“实用、够用”原则,教材编写符合选修课课时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
注重知识与技能语言与文化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具有前瞻性。考虑了学生英语水平的逐渐提高对英语教学更高层次、更多样化的需求。
目录
第一单元 翻译基础导论
1.1 引言
1.2 翻译的性质
1.3 翻译的分类
1.4 翻译的标准
1.5 翻译的过程
练习一
第二单元 语言、文化与翻译
2.1 汉英文化的共性与差异
2.2 汉英语言特点对比
2.3 英汉互译中文化因子的处理
练习二
第三单元 翻译基本技巧(一):直译与意译、增译与减译
3.1 直译与意译
3.2 增译与减译
练习三
第四单元 翻译基本技巧(二):切分与合并
4.1 切分法
4.2 合并法
4.3 切分法与合并法的结合
练习四
第五单元 翻译基本技巧(三):转换
5.1 词类的转换
5.2 句子成分的转换
5.3 表达方式的转换
5.4 语序的转换
练习五
第六单元 词语的翻译(一):英汉词语对比
6.1 构词特征
6.2 词义关系
6.3 文化内涵
练习六
第七单元 词语的翻译(二):英汉词语翻译
7.1 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
7.2 词义相符时的翻译
7.3 词义相异时的翻译
7.4 词义空缺时的翻译
练习七
第八单元 词语的翻译(三):英汉词语翻译实例解析
8.1 带数字的词语
8.2 比喻性词语
8.3 声色词
8.4 委婉语
8.5 成语与习语
8.6 文化特色词语
练习八
第九单元 句子的翻译(一):英汉句子对比
9.1 句子构建方式
9.2 基本句子结构
9.3 句子重心位置
9.4 句子扩展模式
9.5 句内成分词序
练习九
第十单元 句子的翻译(二):英语特殊句式的翻译
10.1 It句型
10.2 Therebe句型
10.3 被动结构
10.4 倒装结构
10.5 否定结构
练习十
第十一单元 句子的翻译(三):汉语特殊句式的翻译
11.1 “把”字句
11.2 “是”字句
11.3 兼语式
11.4 连动句
练习十
第十二单元 篇章的翻译(一):应用文本的翻译
12.1 信函履历翻译
12.2 旅游指南翻译
练习十二
第十三单元 篇章的翻译(二):科技文本的翻译
13.1 科技文本的文体特点
13.2 科技文本的翻译原则
13.3 科技文本标题的翻译
13.4 科技文本摘要的翻译
练习十三
练习参考答案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学英语在教学水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师资队伍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暴露出与时代要求不相称的一面。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推动和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并于2007年结合对人才能力培养的新要求再次做了修订和调整,作为全国各高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
《要求》将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强调要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要“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这样,大力发展大学英语选修课就成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开设不仅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精神的体现,也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内在要求,《意见》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大学英语教学要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的话,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素养和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显然是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和课程设置所不能胜任的。
近年来,全国许多高校纷纷进行了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指导思想不明晰、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和配套改革滞后等原因,在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开设中出现了“因人设庙”,开课随意性强,开课种类单一,各门课程难易不均,课程测试不规范,学生对各门课程的兴趣差异过大等问题。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开设迫切需要某种程度的规范与引导,需要更为科学地设置选修课程,确实达到《要求》和《意见》中提出的目标。
文摘第二单元 语言、文化与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反映并传承和发展文化,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长、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是语言使用的宏观语境。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但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翻译又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活动,因为翻译实践涉及至少两种不同的文化。可以说,翻译在传达原文基本信息的同时,也在传达附着于原文的原语文化,在原语和译语之间扮演着文化交流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实质上,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翻译活动离不开文化(王克非,1997)。但与此同时,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互动的中介,又极大地丰富和扩充了译入语文化,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起到改变和构建译人语文化的作用。
因此,要做好翻译,必须理解语言的深层基础——文化,充分了解原语和译语国家的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其社会制度、历史沿革、宗教信仰、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科技发展等。其次,不同语言通常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而汉语与英语还分属不同语系,这两种语言在语音、句法和词法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充分了解这两种语言的差异能极大地提高翻译的质量。在以下几节中,我们将进一步考察汉、英文化的共性与差异,对比汉、英语言的不同特点,并对如何处理文化附载词语进行探讨。
2.1 汉英文化的共性与差异
如前所述,狭义的翻译涉及的是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活动,但从广义上看翻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转换的语言学范畴。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信息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