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与民心:华南紫村壮汉族群的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
分類: 图书,历史,中国史,民族史志,
品牌: 覃德清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00477554/9787500477556
·条形码:9787500477556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民生与民心:华南紫村壮汉族群的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内容简介:壮族和汉族人中的闽南人、客家人、湖广人构成紫村族群的总体格局,紫村各族群以传统农业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大多数人温饱无忧,但是在迈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显得步履维艰。《民生与民心:华南紫村壮汉族群的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以“民生”指称民众的生存境况,以“民心”统括人的精神世界,侧重从生活来源、生存压力、人生旅程揭示民生现状;从人格塑造、宗教信仰、族群认同、文化精神描绘民心趋向,主要目的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和中国人类学的立场,充分吸纳英语世界汉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探寻自主建构中国人类学的路径,确立中国人类学致力于改善民生和提升民心的价值取向,并就社会变迁的动力源泉、华南宗族的形态特点、中国人的情感表述方式、壮汉族群的认同心理等理论问题对波特夫妇的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调查作出回应,以此拓展华南人类学研究的新领域。
作者简介覃德清,男,1963年7月生,广西柳江县人,壮族,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度人选。199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文化人类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任华南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长,壮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壮侗民族口传文化遗产、审美人类学、族群关系、民族认同与文化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先后承担四项国家级人文社科和教育规划研究课题,独著《审美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等。在《文学评论》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
编辑推荐《民生与民心:华南紫村壮汉族群的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
紫村社会文化变迁的根基
紫村的婚姻家庭与宗族形态
人生旅程的人类学观察
紫村族群生存品位分析
改变生存境况的执著探索
紫村的教育与人格塑造
宗教信仰的传承和演化
精神生活与情感表述
族群认同与文化精神
民心调适与人文提升
目录
绪论
一 人类学视野中的华南紫村
二 海外人类学华南研究的拓展
三 波特夫妇广东茶山调查的回应
四 人类学点线面研究模式的尝试
五 “民生”、“民心”概念的提升
六 调查研究的过程
第一章 紫村社会文化变迁的根基
一 紫村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 文化传播与涵化
三 紫村诸族群的综合素质
四 紫村、蓝村社会文化根基比较研究
第二章 紫村的婚姻家庭与宗族形态
一 紫村的婚姻习俗与婚姻惯制
二 从家庭形态看紫村人的生存境况
三 紫村宗族制度与行事伦理
四 蓝村紫村宗族形态比较研究
第三章 人生旅程的人类学观察
一 紫村人的一天
二 紫村人的一年
三 紫村人的一生
四 紫村名人之人生旅程
第四章 紫村族群生存品位分析
一 生活来源:生存品位的经济基础
二 生存压力:从生活负担看生存品位
三 作为参照的蓝村经济与社会发展
四 多维透视:人类学理论的解释
第五章 改变生存境况的执著探索
一 国家权力网络的统摄与经营
二 民众的探索及其经历的模式
三 后现代生态文明时代的跃迁机遇
四 指导变迁理论的切入途径
第六章 紫村的教育与人格塑造
一 社会变迁中的紫村教育
二 多重视野中的紫村教育
三 文化传承与人格塑造
第七章 宗教信仰的传承和演化
一 祖先崇拜与风水信仰
二 紫村壮族师公教的传承
三 宗教功能与心智澄明
四 社会调控与心灵超升
第八章 精神生活与情感表述
一 闲暇消遣的意蕴
二 情感表述的方式
三 精神生活的充实
第九章 族群认同与文化精神
一 族群心理的认同
二 信念系统的整合
三 文化观念的变迁
四 文化精神的展现
第十章 民心调适与人文提升
一 民心现状的探视
二 民心调适的机制
三 日本地域文化营造理论的借鉴
四 生态文明与精神结构的重建
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第一章 紫村社会文化变迁的根基
社会文化变迁是指社会组织、文化结构、文化功能、文化特质由于内部的发现或发明、外部的借用或传播所引起的,表现为进步、退化、充实、变异、淡化、扬弃、消歇等事象的变更,也包括一个民族生活方式发生的所有改变。文化变迁的过程通常与文化的接触、创新、涵化、采借、适应、整合、趋同、重新解释、替代、解体存在密切的关联,可分为主动变迁和被动变迁两种类型。人类学借助历史复原法、剖面分析法、纵向研究法、研究一再研究法,探讨某个社区某些族群社会文化变迁的实情。社会文化变迁是永恒的,均衡、稳定、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任何变迁都离不开特定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正是特定的自然条件制约着社会文化变迁的速率,正是不同外来文化源泉的驱动,决定着社会文化结构运作的方向,也正是文化传播与涵化的不同效果,形成各个区域参差不齐的发展水平。
紫村处在特定的时空坐标中,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支撑着紫村社会文化的演进,并对紫村诸族群的生存境况和精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后记每当漫步在紫村的田埂上,穿梭于紫村各村落之间,耳闻目睹的一切,感人至深,催人反思,欢愉和疑惑相交织,形诸笔端总是意犹未尽。或许展示一种真情实貌远甚于凭借一相情愿而做出不切实际的结论。人类学的文本风格多样化本身有利于人类学的繁荣,现实主义传统与人类学固有旨趣更为契合,能够立足于社会本土,勾勒一方水土的民情民意,尽管不免显出某些灰暗色调,但其根本目的是期待明媚春光长驻人间。荡开乌云,驱散阴暗与向往光明是相反相成、互为条件的同一旨归的两个不同侧面。
自幼在斯地成长,没有语言沟通阻力,进入紫村社会没有异文化环境所涌动的那种文化震惊,但是,从熟视无睹的事象中,提升出有人类学认识价值的资料并非易事。所幸者得到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黄淑娉教授的悉心指导,黄师凡事倾注心力,一丝不苟,严谨治学之精神,激励着我慎思明辨,撰成此文,其中凝聚着黄师的辛劳与卓见,特此由衷表示深深谢意!
在论文开题报告会上,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龚佩华教授、苏建灵教授、刘昭瑞教授以及周大鸣、何国强两位师兄提出中肯意见,多有点拨,获教良多,在此深表谢忱!
在1998年6月举行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中央民族大学宋蜀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曾昭璇教授、北京大学周星教授、中山大学容观琼教授、司徒尚纪教授,对笔者多有鼓励和鞭策,饮水思源,无限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