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眸: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影展

分類: 图书,艺术,影视,影视作品与评论,
品牌: 庄孔韶
基本信息·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22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9787811128802
·条形码:978781112880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文化之眸: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影展》内容简介:鉴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严峻挑战,参会的全球人类学与民族学者共同通过并发布了《昆明宣言》。宣言指出,作为人类生活与生态环境互动的卓越成果之一,文化多样性体现着人类独特的创新能力,同时作为群体互动交流的坚实基础和个人幸福感的不尽源泉而存在。随着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的有序开展,主题为“文化之眸”的影视展映也于日前在昆明开幕。入围本次影展的影视作品展现了全球化、现代化大背景下宗教、教育、法律、民间技艺、少数民族生活变迁等多种文化现象。其中许多作品是在长期的田野调查基础上拍摄完成的。
编辑推荐《文化之眸: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影展》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1 第十六届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影展入围影片简介
家族
Duka的困境
Koriam的法则与统治的逝者
打马石的家
守望
甲次卓玛和她的母系大家庭
思念之城
学校景观
蜕变
法律下的姐妹们
韩信复仇记
每一段美满的婚姻都始自泪水
王大家子
祖先留下的规矩
离开故土的依咪
我们的院子
火把节
追寻西伯利亚萨满
驼殇
搬迁:最后的洞穴村落
埃塞俄比亚旅馆1 1号房间
大河沿
生活在金三角的人们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入围电影展播日程表
地图
2 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历程
第一节影视人类学在中国的早期实践(1900—1950)
第二节 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兴起(1950—1970)
第三节8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
3 附录
世界大会影视专题会议安排
疾病防治与应用的影视人类学
中国西北文化的人类学观察(文本与摄制)
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视觉表达和跨文化观察暨庄学本百年诞辰纪念研讨会
汉人社会的组织与人类学电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诠释与摄制)
区域民族志
1950—1980年的电影和视觉艺术——中欧和东欧社会政治变革的表征
用于教学的民族志媒体制作的方法
文化、社会与性别
影视人类学与纪录片的对话
民族志电影中媒体的认识论
中国50—60年代人类学影片回顾
宗教与媒体:对人类学的贡献
影视人类学的应用
中国西南影像中的文化变迁
云南影视人类学研究与实践
影视人类学的方法与实践
中国影视人类学纪事
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本片展示了一位生活在偏远西伯利亚岛屿的土著巫医幕后的故事,他既为当地的病人做萨满仪式,也在各个景点为那些寻找“原始”的西方游客表演萨满仪式。电影在巫医和游客的相互误解中捕捉跨文化误读,这通常是滑稽的,但有时也令人不安,使得占统治地位的俄罗斯东正教会和当地萨满教传统之间的矛盾更尖锐。
同时,对苏联早期关于西伯利亚萨满的历史片段的审视为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影像之后隐藏着的东西暴露出西方浪漫主义的幻想和当地人当下正深陷其中的困境之间的鸿沟。西伯利亚萨满教长期受基督教传教士的压制,后又遭受苏联反宗教运动的冲击,在苏联解体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复苏,巫师人数持续上升。但这些新的巫师又是谁呢?变戏法的人?魔术师?巫医?或仅仅是聪明的商人,从那些容易上当的、天真的游客手中获得金钱。
后记为了让这本书的英文书名和中文搭配,徐鲁亚请语言学家JOY想出了六个不同的好题目:Windowsof Culture,Through Cultural Windows,Spotlight on Cultures,Cultural Focus,Cultural Perceptions和CulturalGlimpses。但只能挑选一个。如果我们想留下更多的推想空间,那么Cultural Glimpses是最好的选择。Glimpses就是用眼睛看,这个“瞥见”的内涵可不简单,非常切合原意。谢谢JOY!
在一个下午,笔者翻阅画报,看到了一幅民间舞蹈的剪纸。马上打电话给张锐,半小时后我们已经上了车,直奔北京前门剪纸艺术家的工作室,经过十几次交流,邹炳皓先生第一次把影视人类学家的形象剪出来,他颇具悟性,现在他或许已经理解,人类学家的镜头背后能够展示世界各地五彩缤纷的族群文化。这就是我们的封面和图像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