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慈善蓝皮书)
分類: 图书,政治,中国政治,国家行政管理,民政工作,
品牌: 杨团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41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509709658
·条形码:9787509709658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慈善蓝皮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组织编写,时间跨度上溯至中国古侧,下止于2008年末,从慈善历史、慈善主体、慈善行为和慈善制度等四个不同视角反映和体现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图景。
2008年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分水岭。《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力图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审慎地评介过去,分析现状和展望未来。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提出,中国正在迈进现代慈善社会。这是中国的公民社会。慈善涵义需要拓展:慈善事业要面对计划体制遗产、平民慈善、公信力、整合力四方面的挑战;政府需要对公民慈善重新定位和调整政策导向;社会需要推动慈善的社会创新和文化传播;社会转型中的公民慈善在成就、挑战与机遇面前,正在成为最具创新活力和广阔前途的社会部门。
编辑推荐《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2008年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分水岭。《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力图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审慎地评介过去,分析现状和展望未来。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组织编写,时间跨度上溯至中国古侧,下止于2008年末,从慈善历史、慈善主体、慈善行为和慈善制度等四个不同视角反映和体现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图景。
盘点年度资讯,预测时代前程,权威机构,品牌图书,每年新版。
目录
导论 中国慈善事业的伟大复兴
慈善历史篇
第一章 慈源善本的传统
第二章 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的转换
第三章 现代慈善的开端
慈善主体篇
第四章 慈善捐赠主体
第五章 慈善运作主体
第六章 慈善受益主体
慈善行为篇
第七章 慈善捐赠
第八章 志愿服务
第九章 资源筹集和项目运作
第十章 慈善评估
慈善制度篇
第十一章 我国慈善制度概述
第十二章 慈善登记制度
第十三章 慈善组织行为规范
第十四章 支持政策与监督管理制度
第十五章 涉外慈善组织的管理
第十六章 总结与展望
结论 迈进现代慈善社会
附录一 当代中国慈善大事记
附录二 中国慈善法律法规
附录三 全国主要公益性社团和基金会名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在我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并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的时候,慈善蓝皮书正式与大家见面了。出版这样一本书,本身就代表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已经处于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08年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分水岭。汶川地震捐赠所展现的民族慈善文化热情,改写了中华慈善的历史。但是,编写慈善蓝皮书又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要准确描绘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实属不易;而且我们对于慈善组织的确定、慈善捐赠的统计、慈善政策法规的实施和慈善文化的内涵等,还存在不少的争议或缺乏完整的数据,要全面归纳和体现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图景,对慈善事业的现状做深入的理解和高度的概况确实很难。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组织的工作团队,经过几年的筹划和辛勤的工作,为我国慈善事业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和全面的分析,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认识慈善和慈善事业的很好读本,为广大慈善工作者继往开来、光大慈善事业提供了新的起点。
我认为,编写慈善蓝皮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总结过去和现在,更重要的是展望未来,促进慈善事业的更快发展。2008年12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中华慈善大会代表时指出: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我国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离不开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事业应该、也必须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理念、政策制度、组织管理、工作队伍及实施运作等方面的重大挑战,我们需要平民慈善“以善促善”的工作理念,需要完善慈善事业的法律法规,需要建立以标准和规范为手段的现代慈善行业管理,需要培育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慈善工作队伍,需要建立规范运作、公开透明的慈善运行机制,使以爱心和公信力为生命的慈善事业步入持续、健康的发展轨道。在慈善蓝皮书出版之际,我衷心地感谢相关工作人员为此作出的努力,也希望慈善蓝皮书的编写成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之路的史记。
文摘插图:
慈善历史篇
第一章 慈源善本的传统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慈善思想
(一)西周以来的民本主义思想
顾名思义,民本主义即是以民为本的思想。民历来就是作为君——统治者相对立的群体概念而存在的。自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民的作用就逐渐为统治阶级所认识。商朝开国之主成汤对民的重要性已有所认识,采取“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的利民、保民之策,从而得以笼络民心,取代夏朝。周文王也“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用咸和万民”。周朝建立后,更加重视民众的作用,提出“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注意采取惠民保民措施,推行包括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的“保息”六政。
后世的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也从“民为邦本”的指导思想出发,强调赈贫恤患、救助老幼孤寡的重要性。管仲辅佐齐桓公时,为达到笼络民心的目的,提出“兴德六策”和“九惠之教”。兴德六策指“匡其急”、“赈其穷”、“厚其生”、“输之以财”、“遣之以利”及“宽其政”。其中,“匡其急”是指“养长老,慈孤幼,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赈其穷”则包括“衣冻寒,食饥渴,匡贫窭,振罢露,资乏绝”等内容。九惠之教指“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和“接绝”等九项惠民之政。管仲认为,实行上述政策,百姓就能得其所欲,接受统治者的统治,使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也即是说,慈善事业的施行,与国家的治理振兴有直接的关系。管仲相齐达四十年之久,这些主张显然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齐国之所以能称霸诸侯,当与管仲推行的以慈善救济为主要内容的爱民、惠民政策密不可分。
后记慈善蓝皮书的动议始于首届中华慈善文化论坛。
2004年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应福建省晋江市政府、市文联、市慈善总会之邀,成功地组织了大陆和港澳台的慈善界和研究界的代表共同参与首届中华慈善文化(晋江)论坛。在这次盛会上,有代表提出,慈善在当今中国社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既然有社会蓝皮书,也应该有慈善蓝皮书。
于是,2005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召开了第一次慈善蓝皮书策划会议。不过,真正行动起来则是在2006年末中华慈善文化(无锡)论坛之后。无锡灵山公司的董事长吴国平先生得知我们的动议,明确表示,全力支持我们做好第一本慈善蓝皮书的编写工作。
2007年初,该书的策划工作再次开始。
第一本书要从历史写到今天,历史的分量不多,不过要连接过去、现在、未来,要容纳各历史时段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需要单设历史篇。这个意见一经提出,很快获得编委会的一致赞成。而讨论多次难以定论的焦点在于本书的框架。在中国,慈善历史源远流长,慈善文化经久不衰,慈善事业博大精深,而且每一天每一个慈善实践都在续写着这样的历史,传承着这样的文化,发展着这样的事业,它不是用一般蓝皮书的框架即“全国——地方,综合——专题”所能够涵盖的。如何通过第一本蓝皮书的框架创新来体现慈善的丰富特征,给今后的慈善蓝皮书留下更多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