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评论与研究,文学批评,
品牌: 赵静蓉
基本信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码:45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100065658/9787100065658
·条形码:9787100065658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内容简介:何为怀旧、词源考证、意义沿革、不言而喻的“倾向性”、集体记忆与社会怀旧、怀旧情结的审美内核、现代怀旧的理论谱系、卢梭:回归人类的善本性、席勒:游戏与审美、浪漫主义:为着过去爱上过去、黑格尔:对现代性的自识与反思、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本真性、斯宾格勒:都市之根与现代人的两栖性、本雅明:碎片化生存中的自我认同代文化的转型、作为问题情境的现代性冲突等等。
编辑推荐《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文化的转型与怀旧情结”(项目批准号:04CZW004)成果,《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出版受暨南大学“211工程”第三期“比较文艺学与海外华文文学”建设项目专项资助。
目录
导论:当怀旧成为一个现代社会问题
第一章 何为怀旧
一、词源考证
二、意义沿革
三、不言而喻的“倾向性”
四、集体记忆与社会怀旧
五、怀旧情结的审美内核
第二章 现代怀旧的理论谱系
一、卢梭:回归人类的善本性
二、席勒:游戏与审美
三、浪漫主义:为着过去爱上过去
四、黑格尔:对现代性的自识与反思
五、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本真性
六、斯宾格勒:都市之根与现代人的两栖性
七、本雅明:碎片化生存中的自我认同
第三章 现代文化的转型
一、作为问题情境的现代性冲突
二、现代性问题的本土化
第四章 中国情境下的文化保守主义与怀旧思潮
一、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古今中西之争
二、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启蒙的两面性
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世纪末的失落与回望
第五章 现代性的总体后果
一、生存背景:断裂的命运
二、生存依据:本真性的消解
三、生存意识:速度对人的控制
四、生存经验:距离产生美
五、生存状态:修复碎片
第六章 现代怀旧的艺术形态
一、朴素回归型
二、游移反思型
三、永恒认同型
第七章 怀旧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一、视觉时代的怀旧消费
二、通向一种文化诗学
结语:反思怀旧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以速度和变化取胜的时代。所以,当代人对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波德莱尔几乎同时言说的两段话体验深刻。马克思写道:“一切固定的古老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而波德莱尔则用诗人的语言说道:“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对现代性研究的文献稍加翻检便会注意到,以上两句话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现代性研究著述中。
尽管这两句话所针对的问题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深刻地触及到现代性的基本特征,用当代英国社会学家鲍曼形象的比喻来说,就是“流动的现代性”。他曾以“液态”来比喻今天的现代性境况,一切都变得稍纵即逝。于是,过去很快被淡忘,历史变得相当遥远,而传统生活被彻底改变了。有趣的是,也许正是因为过去丢失的速度加快了,过去变得朦胧遥远,所以,有关过去的一切又显得如此具有吸引力。收藏热、国学热、唐装热、昆曲热……这些似乎又在传达出另一层社会文化变化的含义,那就是对过去传统的留恋与向往。
文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大的研究盲点,那就是在中国现代文化转型的特殊语境下的怀旧研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方尤其是欧洲各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关于现代文化的转型的讨论是与“民族化”、“西化”、“工业化”等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像众多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现代化也属于一种“诱发型”或“被迫型”,它不是一个原生态的、内在的自发过程,而是一种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发生的社会激变。因此尽管现代化的现实首先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实现,现代化理论也首先为西方学界所关注,但现代化的实际问题却更多地出现在二战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也就是那些摆脱了殖民统治的非西方国家。这一点是我们在讨论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时不可或缺的重大背景。基于现代化进程的不同,中西方的现代性精神及其对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差异。怀旧作为现代性的后果之一,它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及其实质,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怀旧是个人皆可谈的话题,也异常复杂和丰富,由于前者,怀旧研究极易流于浅显,由于后者,怀旧研究又极易陷入片面和简单化的误区。而要在既相对独立又与怀旧主题因果包含的“现代文化的转型”这一复杂背景下来谈怀旧,就更有相当的难度和挑战性。基于这些考虑,本文将以怀旧的哲学理念为依托,以现代文化的转型及文化情结为根本立足点,在一个多学科、学科交叉和学科比较的视野中,从文学、哲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视角和问题视角切入,对怀旧进行理论构建和文本解读。
后记我是从2001年开始接触“怀旧”的主题的。当时的缘起是要解读“老照片”,我把“老照片现象”界定为一种怀旧文化的现实表现。在那篇小小的文章里,我满怀深情地写道:“对于怀旧的人来说,‘遁入’对过去生活的怀想,就是要借助这种精神上的‘回返’排除现实世界对自身的异己感。”①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并没有料想到“怀旧”会成为我后来八年学术生涯的主题,更没有想到当八年过去,我终于要把“怀旧”放下的时候,我自己已经成了一个如我文章当中所言的“怀旧的人”。有时候真想问问自己:是怀旧塑造了我?还是真实的我被怀旧所揭示?
其实,我越是深入“怀旧”,就越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迷人且深广的话题。它绝不单单是一种感性体验或心理防御机制,它还是一种文化记忆、_文化乡愁,其本质与身份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怀旧需要勇气和理性,而不仅仅是温情。这也是为什么我最终决定放下“怀旧”而以“认同”重新开始的原因。我想,时间、空间、记忆、身份、世界、他者、理想等等,这些重要而永恒的词语应该并且可以在“认同”的主题研究里得到更有力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