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下)(签名本)
分類: 图书,管理,企业经营与管理,中国企业管理,
品牌: 吴晓波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30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508616445
·条形码:9787508616445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下)》内容简介:作者在完成了《激荡三十年》后,溯源再上,亲笔力作《跌荡一百年》,此为下卷,重新梳理了1938~1977年的中国企业史和商业变革。作者按照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之前40年的中国商业史。作者试图在这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探寻中国商业人物和企业的成长基因、精神素质以及发展脉搏。在悠长的历史宽度中如何审视中国的商业发展?在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阶层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作者简介吴晓波,1968年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主要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激荡三十年》等。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激荡三十年》荣获“和讯年度财经图书大奖”、中国图书评论协会“年度十大图书”等奖项。
吴晓波读者圈::www.lanshizi.com/wuxiaobo/
媒体推荐中国是19世纪以来,世界最重要的经济新闻的产生地。吴晓波像一个勤奋的论文写作者一样,从堆满历史灰尘的报刊里,寻找被遗忘的人物与纷争,描绘了中国崛起的秘密。
——英国《金融时报》
关于中国企业种种不可思议的事迹,散布在漫长的历史中。吴晓波花费数年时间,将它们一一拾起,把一段由感性、零碎、个人观察组成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化的描述,在浩如烟海的陈旧信息中,梳理出了历史的脉络。
——《南方周末》
在中国诡谲多变的商场里,企业起起落落乃是常态,能经得起时间淬炼的企业必有值得称道之处,然而外人对于中国企业的兴衰常有雾里看花之感。吴晓波的企业史作品无疑替我们开启了一扇门,以一个又一个商业(公司)发展与挣扎的细节,道尽了中国企业所拥有的无限契机,以及在发展道路上的崎岖。
——台湾 《中国时报》
在今天的财经书市上从来不乏企业的传记,但它们总过于和写作对象接近,公正而审视的企业史著作依然匮乏。吴晓波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一期待,他笔下的企业史能让读者获得一种冷静的激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吴晓波把目光聚集在方兴未艾的企业史上,他笔下寂寞千年的男主角——企业家粉墨登场后,企业史的概念得到了市场认可,而他的作品也成为了草莽英雄传。
——《中国经营报》
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分析,吴晓波掌握了一些切实的研究成果。也许再过数年,他能写就类似于《追求卓越》、《从优秀到卓越》、《基业长青》的中国版商业“本纪”。
——《第一财经日报》
吴晓波以一种好奇者的单纯扑入中国历史变革的复杂历程中,适时结合当年的世界“风云”,面对中国遭遇的各种“气候”,把握在各色“风云”和“气候”当中出现的特定情境。他极具人文思辨,往往能回归人性本源进行解构,大浪淘沙,尽收眼底,兴衰成败,皆入囊中。
——《新京报》
刚刚过去的一段历程,中国的制度变革和财富增长成就了一个奇迹。然而,怎样向世界清楚解释这个奇迹的发生和更长的过去,我们却面临令人尴尬的空白。从《激荡三十年》到《跌荡一百年》,吴晓波提供了一个可能性。
——香港《亚洲周刊》
从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郑观应,到张謇、荣家兄弟、孔宋家族,寻找中国商业进步的血脉基因。作者从-个特殊角度记录中国改革的历史,既有文献价值,又有生动故事,洋溢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英雄主义的魅力和浪漫主义情怀。这是一本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
——吴晓波"企业史三部曲"之《激荡三十年》
编辑推荐《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下)》:
继《激荡三十年》之后,吴晓波溯流而上,再写中国企业100年。
了解中国百年崛起,一部不容错过的史诗般作品。
我仿佛真的听到,有一群熟悉的陌生人正站在门外。他们已经被这个曾经无比热爱过的国家遗忘。
此刻,他们穿越百年风尘,身着青衫,面无表情,正砸响门环。
……
荣获“和讯年度财经图书大奖”时的组委会颁奖辞
目录
第四部1938-1948:抗战与挣扎
1938年:怪乱的“孤岛”
【企业史人物】江村经济
1941年:大后方
【企业史人物】李氏难题
1944年:此消彼长的中国
【企业史人物】定县实验
1945年:接收之乱
【企业史人物】
1948年:最后的“打虎”
第五部1949-1958:沸腾的开局
1949年:两陈驯沪
【企业史人物】相纸之父
1950年:改造的浪潮
【企业史人物】英东“走私”
1953年:“156工程”
【企业史人物】工厂798
1956年:“绝种”
1958年:赶英超美
第六部1959-1977:以“革命”的名义
1959年:最苦难的三年
【企业史人物】单干专家
1964年:秘密的三线
1966年:造反与浩劫
1972年:最后的冰期
1976年:转折的前夜
【致谢】
……[看更多目录]
文摘签名:
据他的观察,16世纪之前的中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先进的国家:中国人在公元868年印刷出了第一本标明出版日期的图书,在公元1088年,发明了“磁力导向”的指南针,在公元1161年发明了能够抛出炸弹的投石机,管子对月亮周期的潮汐现象与亚里士多德的观察完全一致。可是,李约瑟的疑惑是:“为何中国在科技发展上长期领先西方.而现代科学竞出现于西方而不是中国7在最近的数百年里,中国的科技为何停滞不前.以至于成了一个备受欺辱的衰老帝国7”
这个“难题”改变了李约瑟此后的人生.他从一个生化学家成了举世闻名的中国科学史专家。他在1954年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到去世前的1995年共出版了七卷。在西方的学术世界,他与美国人费正清是研究中国问题的两座让人仰止的高峰。
李约瑟在研究中发现.由于中国关于技术的发明主要起于实用,往往知其然而不深究其所以然。若与西方相较.中国这许多技术发明的后面,缺少了西方科学史上那个特殊精神.即长期而系统地通过数学化来探求宇宙的奥秘。所以中国史上虽有不少合乎科学原理的技术发明,但并未发展出一套体用兼备的系统科学。
李约瑟把西方科学界所形成的“现代科学”看做大海.一切民族和文化在古代和中古所发展出来的“科学”则像众多河流,最后都归宿于此大海.他并且引用“百川朝宗于海”这一生动成语来比喻此现象。很显然.他将“科学”从文化的整体脉络中抽离了出来.作为一种特殊的事象来处理。不但如此,他基本上认为中国和西方的科学传统走的是同一条路.今天已会聚在“现代科学”之中。李约瑟相信.中国科学的“殊途”并不妨碍将来“同归”于”现代科学”。
李约瑟还从政治制度的层面对中国科学的落后进行了审视。他认为.中国是世界上仅有的中央集权超过2000年的国家。自秦统一六国之后,就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封建官僚制度”,这种制度的正面效应是,使中国非常有效地集中了大批聪明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的管理使得中国井然有序。而这种制度的负面效应是,新观念很难被社会接受,新技术开发领域几乎没有竞争。在中国,商业阶层从未获得欧洲商人所获得的那种权利,历代的“重农抑商”政策造成商业活动的压抑与滞后。
“李约瑟难题”跟所有历史难题一样.其实是一个没有结论的开放性假设。它的提出,既让人们从一个崭新角度审视中国文明的价值,同时也“意外”地产生了两种效应。一是激发了“老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