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周氏兄弟散文风格比较研究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周氏兄弟散文风格比较研究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评论与研究,散文,杂著,
  品牌: 肖剑南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页码:41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542630926

·条形码:978754263092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周氏兄弟散文风格比较研究》是剑南在当年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充实而成的。所论周氏兄弟两大师的散文风格,颇有难度,既要深入探讨各自的风采,又要细致辨析两家的异同,还要在比较分析中评骘长短,深究成因,于风格学理上有所阐发和总结

作者简介肖剑南,文学博士,副教授.1974年10月生于福建永定2004年7月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毕业,2004年7月起至今任教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散文。

编辑推荐《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周氏兄弟散文风格比较研究》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春兰秋菊竞呈妍

——周氏兄弟散文风格的创造

第一节 平淡与深切

——周氏兄弟记叙抒情散文

风格比较研究之

第二节 雍容疏放与从容恣肆

——周氏兄弟记叙抒情散文

风格比较研究之二

第三节 简洁隽永、质朴自然与

简洁雄浑、华朴相宜

——周氏兄弟记叙抒情散文

风格比较研究之三

第二章 知性精魂的翔舞

——周氏兄弟散文风格的新创造

第一节 在“深识”与“博识”之间

一周氏兄弟杂文随笔风格

比较研究之

第二节 在“委曲”与“清朗”之间

——周氏兄弟杂文随笔风格

比较研究之二

第三节 在“恶辣”与“和淡”之间

——周氏兄弟杂文随笔风格

比较研究之三

第四节 在“扩张”与“收缩”之间

——周氏兄弟杂文随笔风格

比较研究之四

第五节 在“简单”与“华美”之间

——周氏兄弟杂文随笔风格

比较研究之五

第三章 一代诗魂的绝唱

——鲁迅散文风格的再创造

第一节 “残酷的天才”“个人所有的音调

第二节 “非凡的天才”别致的“诗美”追求

第四章 既开风气亦为师

——“鲁迅风”与“启明风”价值论

第一节 中国散文复青春

——周氏兄弟与散文成规

第二节 “自己表现”放异彩

——周氏兄弟作家个性与散文风辛

第三节 古源与新源交汇

——“鲁迅风”与“启明风”的民族性与异域性

第四节 既开风气亦为师

——“鲁迅风”与“启明风”的独创

性和典范性

附论《野草》与中国古典文学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肖剑南君对现代散文研究相当执着,在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就学时曾选修我讲授的“现代散文研究”课程,本科毕业后考上硕士研究生,师从姚春树先生研究鲁迅散文。走上工作岗位两年后,他不惜辞去公务员职务回母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潜心于鲁迅、周作人散文风格的比较研究,毕业后到福建省委党校文史部执教仍坚持散文研究。多年来持之以恒,精心琢磨这部论著,这种对学术的诚敬态度和专精追求,尤其难能可贵。

这部论著是剑南在当年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充实而成的。所论周氏兄弟两大师的散文风格,颇有难度,既要深入探讨各自的风采,又要细致辨析两家的异同,还要在比较分析中评骘长短,深究成因,于风格学理上有所阐发和总结。剑南之所以选择这一课题,主要是针对目前散文研究界尚未建立切合散文体性的散文风格学,而周氏兄弟是中国现代最杰出的散文大家,其散文无疑是散文风格研究的富矿和样本。他知难而进,肯下苦功,细心解读文本,广泛搜罗文献,借助风格辨析的理论方法,致力于微观分析与宏观概括的有机结合和深入论述。

文摘参照以上各家论述,并结合波特莱尔《巴黎的忧郁》、屠格涅夫《散文诗》和鲁迅《野草》等散文诗的文本特征,我们不妨这样来理解、界定散文诗:散文诗从情绪、意象来看近于诗,从布局、行文来看,却是近于文;散文诗突破诗歌的限制还表现在其纳入了散文性细节,不过,这个散文性细节又得有诗的内涵和情绪。“散文诗”,虽然中心词是“诗”,但这仅是一种称谓,其实质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加上其形式的特征,由此决定了它并不适合放在讲究声律、音韵,属于音乐性文学区域的诗的范畴,而应属于文的范畴。有人干脆就把散文诗称为“诗化散文”;(不过,散文诗的范畴要比有诗意的散文小得多。在散文的母体中,散文诗可作为一种独立的个性艺术和记叙抒情散文、杂文等并列存在,它的写作是作者出于一种内心诗情抒写的欲望,是为了抛开诗歌音律的束缚,从而更自由、更细腻、更深刻、更充分地表现内心深处丰富微妙的情思感兴。它以自由活泼的散文形式和缤纷多彩的诗歌意象表现作者的诗情诗思,自然舒展而又腾跃凝练,集诗美和散文美于一身。它要压缩叙述性成分,突出抒情旨趣,篇幅一般比记叙抒情散文短;它要压缩论说性成分,张扬意象组合,诗性表达一般比论说散文如杂文浓。散文诗是散文大家族中最具“独语”色彩和“美文”意识的一类,它有其他文类所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有人指出,杂文是“以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主要内容,有着寓肯定于否定之中的突出特征,它常常通过对假恶丑的揭露和批判来肯定和赞美真善美”。

后记本书是在我5年前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充实而成的,部分章节的构思写作,则可追溯到1998年初秋。个中甘苦,欲辨忘言。

我出生于闽西偏僻、落后、贫穷的小山村,求学之路倒蛮顺利,从小学一年级到博士研究生,一路都有师长特别关爱和奖掖,这不能不说是我此生的一大幸事!每每想起关爱、帮助、宽容我的人,一种感激夹杂着振奋油然而生。

姚春树先生和汪文顶先生,作为我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时的指导教师,无疑是我走上现代散文研究的引路人,本书即凝聚着两位恩师的不少心血。

当年,就我的博士论文,南京大学丁帆先生认为,“不仅有细腻的微观分析,同时也具有洞察全局的宏观视阈,其理论意义和学术意义不可小视”;浙江大学吴秀明先生认为,“对构建切合散文文本的散文风格学,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是同类博士论文中一篇有分量、有特色的力作”;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先生认为,“与当前博士论文之最大不同在于着重于艺术的微观分析,但不停留于微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