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此進入購買頁
分類: 礼品箱包,礼品,
品牌: 苗艺蜡染
品牌簡介北京苗族民族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著名民間藝人青林海先生(獲得媒體中國蠟染第一任稱號)創辦。青林海先生擔任中國文聯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會員、中國家紡行業協會理事等多種職務。其蠟染作品比如“苗族傳說”、“魚龍傳說”、“鳳凰傳說”等榮獲山花獎和聯合國教科文金獎。苗藝蠟染深受白領、企業、外國友人和文藝界等人士喜愛。許多展會和博物館爭相收藏或購買。
基本信息·産地:貴州
·材質:苗族土布
産品描述苗藝蠟染民族風情畫
尺寸:95*70厘米
苗藝蠟染民族風情系列典雅大方、美觀實用、民族文化色彩濃厚,系有“中國蠟染第一人”著名民間藝人青林海先生創辦的北京苗族民族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制作出品。青林海先生擔任中國文聯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會員、中國家紡行業協會理事等多種職務。其蠟染作品比如“苗族傳說”、“魚龍傳說”、“鳳凰傳說”等榮獲山花獎和聯合國教科文金獎。苗藝蠟染深受白領、企業、外國友人和文藝界等人士喜愛。許多展會和博物館爭相收藏或購買。
蠟染是我國苗族古老而獨特的手工繪染藝術。蠟染與絞缬(紮染)、夾缬(镂空印花)並稱爲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起源于秦漢,盛行于隋唐(公元581--907年)。這裏有著取之不盡的藝術源泉,一代傳一代,可以說,從我國的染織技術開創時,蠟染就作爲最古老的手工藝,稱之爲中華民族古文明的一部分。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于布後以藍靛浸染,既染去蠟,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同時,在浸染中,作爲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尤具魅力。由于蠟染圖案豐富,色調素雅,風格獨特,用于制作服裝服飾和各種生活實用品,顯得樸實大方、清新悅目,富有民族特色。
苗族蠟染,最早出于巫術禮儀的古老傳說:蝴蝶媽媽生下十二個蛋,其中一個孵化成苗族祖先姜央。智慧勤勞的姜央爲了祭祀緬懷祖先,預示繁衍後代,而用樹脂模仿蝴蝶塗于女人的背和腹。這就是從巫術到藝術的啓蒙。後來有了蜂蠟和青銅器,苗民們才使用銅質的蠟畫刀,蘸上熔化的蠟在白布上描繪成各種圖案,然後將其于藍靛中浸染,再經漂洗脫蠟,遂得藍底白花。在貴州少數民族地區蠟染是少數民族婦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藝術。她們的頭巾、圍腰、衣服、裙子、綁腿,綁腿,都是蠟染制成,其它如傘套、枕巾,飯籃蓋帕、包袱、書包、背帶等也都使用蠟染;安順、普定一帶的苗族婦女把蠟染花紋裝飾在衣袖、衣襟和衣服前後擺的邊緣,她們背孩子的蠟染背帶,點染得精巧細致,除藍白二色外,有的還加染上紅、黃、綠等色,成爲明快富麗的多色蠟染。
蠟染的價值:
——蠟染藝術在少數民族地區世代相傳,經過悠久的曆史發展過程,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是中國極富特色的一株民族藝術之花。
——蠟染圖案以寫實爲基礎。藝術語言質樸、天真、粗犷而有力,特別是它的造形不受自然形象細節的約束,進行了大膽的變化和誇張,這種變化和誇張出自天真的想象,含有無窮的魅力。圖案紋樣十分豐富,有幾何形,也有自然形象,一般都來自生活或優美的傳說故事,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
——蠟染是古老的藝術,又是年輕的藝術,現代的藝術,它概括簡練的造型,單純明朗的色彩,誇張變形的裝飾紋祥,適應了現代生活的需要,適合現代的審美要求
使用說明關于蠟染冰紋的說明:
蠟染的冰紋就是它讓人們爲之贊美不絕的性格特征。冰紋的形成,是蠟畫胚布在不斷的翻卷侵染中,蠟迹破裂,染液便隨著裂縫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難以摹繪的天然花紋,象冰花,象龜紋,真是妙不可喻,同樣的圖案的蠟畫布料,侵染之後,冰紋就似人的指紋一樣決不相同,展現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蠟染的"冰裂"紋,類似瓷釉之"開片"極具藝術效果。裂之大小走向,可由人掌握,可以恰到好處地表現描繪對象,特點鮮明。要染多色彩層次的花口,可采用分色封蠟的手段,表現力更豐富。現在蠟染多用于制作工藝服裝、壁挂、台布等。苗族擅長蠟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中國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項目。文化及內涵的代表,不管是裝飾收藏還是饋贈都是理想選擇。
包裝說明·包裝長度:35.00 厘米
·包裝寬度:31.19 厘米
·包裝高:3.81 厘米
·包裝重:322.05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