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些事儿

分類: 图书,经济,
品牌: 《22度观察》栏目组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页码:294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802492103
·条形码:978780249210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媒体推荐全球经济危机从根本上影响未来经济金融发展格局,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国家,《22度观察》挖掘、深化,把这些新的变化和新的问题带给读者,和大家沟通。
——朱民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22度观察》用独特的视角得出有价值的分析。
——姚景源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22度观察》给中国的老百姓、决策层以及社会上喜欢思考的人,提供更多的思想火花,提供更多的新思想的来源。
——陈志武 耶稣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
希望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看中国的经济,愿《22度观察》看中国经济的角度能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任志强 华远集团总裁
在精彩纷呈的中国崛起的年代,《22度观察》给中国老百姓带来更广阔的视野。
——但斌 著名投资人
我非常荣幸能够接受《22度观察》的采访,我们衷心祝愿此栏目越办越好,能够成功地报道中国的成功故事,能够全程跟踪中国在21世纪的变化。 ——约翰·奈斯比特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大趋势》《中国大趋势》作者
编辑推荐《中国这些事儿》:未来学家、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作序
解读中国迷局,关注百姓冷暖的经济学
目录
序 中国会影响世界的格局
第一章 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
金融危机是谁的墓志铭
金融危机有多可怕
未释放的危机会否再来
全球经济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
曙光几许,隐忧何在
危机一周年的回望与前瞻
第二章 面对危机的中国
中国保8的信心与决心到底来自哪里
金融危机中的中国
危机中政府的花钱之道
9500亿元,财政赤字的底限在哪里
人民币PK美元,孰输孰赢
中国要为美国救市埋单
降低行政成本是反危机的重要决策
未来世界新格局中的中国
中国石油新版图
中国:超越历史的弯道
第三章 股市,要走的路还很长
巴菲特跑输大盘,“股神”还灵不灵
2009年,你选哪只股
加大监管力度才能规避创业板风险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最急迫
中国股市,春天在哪里
第四章 楼市:回暖还是发烧
小阳春能持续多久
楼价虚高的幕后推手
楼市有周期吗
百姓如何安居乐业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房地产市场
第五章 中国企业,在危机中成长
百年通用的破产启示
海外并购,为何阻力重重
腾中收悍马,看好戏如何收场
如何下好并购这盘棋
转型还是等死,这是个问题
第六章 老百姓:咱幸福吗
民以何食为天
有什么,别有病
新医改能否终结看病难、看病贵
2000万农民工的饭碗在哪里
什么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法宝
600万学子毕业于2009年
银发浪潮扑面而来
GDP与幸福指数的博弈
第七章 财富金字塔怎么搭
中国人勤劳为何仍不富有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如何端平财富这碗水
中国式慈善
必须让国企利润惠及于民
第八章 中国还安全吗
南海争端升温
朝核危机升级
西北告急:“东突”恐怖主义的渗透
新一轮“星球大战”即将上演
航母能否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保障
解密:中国自勺真实军事实力
阅兵是保和平的间接手段
两岸统一的出路在哪里
第九章 中国的软实力
美日超级智库的启示
文化是拯救经济危机的根基吗
教育教育还是教育
中国的制度优势
重振增长,兴利除弊
嘉宾寄语
后记 从北纬22度的深圳出发
附录《22度观察》创作团队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一章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
金融危机是谁的墓志铭
2008年,华尔街的丧钟敲响了,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出现经济危机;2008年,世界的经济曲线一再划破经济学家预设的崩溃底线。
这是一段令人无法忘记的历史,这是一个令人想起来就感到战栗的记忆,这是一个随时都有噩梦的时代。市场疯狂了,直接把整个世界经济带入百年难遇的剧变中。洗牌变得残酷,资本市场变得狰狞,脆弱的经济急转直下。破产、重组、失业、救市,成为经济词典中最热门的词语。
有人说:“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已走到末路,只照顾少数富人的制度必败”。事实上,不管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都看到无数散落的碎片,萧条的阴霾触手可及。20世纪30年代令人胆战心惊的大萧条只安静了几十年。
今天,不管我们站在预言家们所设定的哪一个点(谷底还是半山腰),都不禁要问,是谁葬送了华尔街,是谁拿走了华尔街的钱,是谁吞噬了我们的财富?金融危机,到底是谁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