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火候和办事的尺度
分類: 图书,励志与成功,成功学,
品牌: 黄传颂
基本信息·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页码:231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802512467
·条形码:978780251246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做人的火候和办事的尺度》从隐与显、真与假、虚与实、屈与伸、深与浅、直与曲、进与退、软与硬、忍与争、长与短、舍与得、明与暗十二个方向入手,通过层层剖析让你在轻松的阅读中学会把握为人处事的各种分寸,达到说话得体、办事得当、交往有度、待人有礼的境界,从而缔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做起事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编辑推荐《做人的火候和办事的尺度》:唯有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做到恰到好处,才是处世最根本的需要,也是做人的最佳智慧。为人处世不必一味“忍让”,躲、让、屈、虚、舍、软,误己误事;为人处世何必苦心“厚黑”,捧、拍、控、逼、装、骗,伤人伤己。
为人一辈子,有两大主题:做人,办事。
做人要锋芒不露。办事要抓住时机
做人要辨明真假,办事可弄假成真
做人要看清真伪,办事要善用虚实
做人要能屈能伸,办事要灵活机动
做人要海纳百川,办事要点到为止
做人要坚守底线。办事要曲线向前
做人要愈挫愈勇,办事要知难善退
做人要刚柔结合,办事要软硬兼施
做人要敢想敢争,办事要会让会忍
做人要深谋远虑,办事要当下着手
做人要先予后取。办事要以失换得
做人要光明磊落,办事要技法圆融
目录
第一章 把握隐与显的分寸——做人要锋芒不露,办事要抓住时机
锋芒毕露要不得
学会藏身待出头
愚钝一些不碍事
糊涂一次又何妨
优越感会害死人
得意之时莫忘形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第二章 把握真与假的分寸——做人要辨明真假,办事可弄假成真
真情假意须分清
负负得正有奇效
表象的作用
谎言未必都是错
第三章 把握虚与实的分寸——做人要看清真伪,办事要善用虚实
没有卖点就造一个
模棱两可时更要灵活机动
外借之饵更好用
把握好手中的奇货
别把退路全堵死
察言观色再出招
第四章 把握屈与伸的分寸——做人要能屈能伸,办事要灵活机动
放下身段好办事
以诚动人最见效
用眼泪打动对方
弯腰低头巧示弱
低头才有抬头日
第五章 把握深与浅的分寸——做人要海纳百川,办事要点到为止
掂清自己的斤两
向秩序表示敬意
好话说到心坎上
捧场浓淡有说道
寻求共鸣好办事
夸赞对方的闪光点
细微之处摸底线
第六章 把握直与曲的分寸——做人要坚守底线,办事要曲线向前
委婉说服效果好
善套近乎好成事
直言也应有曲意
弯曲发力势最佳
多绕弯子可以少碰钉子
迂回沟通有奇效
送礼送到点子上
第七章 把握进与退的分寸——做人要愈挫愈勇,办事要知难善退
内部纷争,外人止步
遇事多个心眼
人有远虑才能远行
引领对方的思路
进退自如是高人
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
得理让人天地宽
退让时不要顾忌面子
预留伏笔便可从头再来
第八章 把握刚与柔的分寸——做人要刚柔结合,办事要软硬兼施
先声夺人达目的
遇事要有两手准备
黑脸开戏红脸收
把怀柔之术带在身上
随时准备好下台的台阶
刚柔相济好办事
仁慈就是护身符
用仁慈爱护身边的人
小事最易打动人
老乡关系最好用
大度能让人敬服
以静制动巧成事
沉默背后蕴含着力量
第九章 把握忍与争的分寸——做人要敢想敢争,办事要会让会忍
偏激狭隘易招灾
忍乃成事第一课
成大事要沉住气
急于求成不可取
忍短痛保长久安
第十章 把握长与短的分寸——做人要深谋远虑,办事要当下着手
一技之长有好处
人情投资须长远
机会是创造出来的
冷庙烧香火更旺
做好前期投资
用未来打动对手
一线希望出生机
好事多磨功自成
做人眼光要长远
第十一章 把握舍与得的分寸——做人要先予后取,办事要以失换得
舍弃后才有所得
舍得吃亏得实惠
把面子留给别人
吃亏就是占便宜
失去之时即为得
得失就在一念间
第十二章 把握明与暗的分寸——做人要光明磊落,办事要技法圆融
高大形象树明处
好话放在背后说
莫在暗处论人非
言多必失要记牢
个人隐私是雷池
他人短处不可揭
参考书目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为人一辈子,有两大主题:做人,做事。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不仅仅是要做人,而且还要做好人,会做人,做人, 说起来很大,大到我们要用一生去体验它,琢磨它;但做人似乎又很小,小到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小旮旯里都充满着做人的哲学与技巧。我们如何掌握这样一个火候。这样一个尺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切身利益。
这世上最难拿捏的,就是做人、办事的火候与分寸。比如,我们一直提倡为人要坦诚。做事要光明磊落,但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的。为人实在固然好,但是一味地实在,实在是不可取的处世方式,实在要看对象,对于不实在的人或事,我们也不能太实在。有些事情我们认为完全可以很轻松地办好,但是按照常理去做,就是办不好,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走常规路线了,这就需要绕个道,拐个弯,换个角度看问题,或许这样做事更有效率,结果会更加完满。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不懂得把握做人的火候,办事的尺度而吃尽了亏, 受尽了苦。最明显的,莫过于职场上的一些事情:小王的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来到单位之后除了工作就是工作,他在平日里跟同事们的接触不多, 关系也比较一般。与小王同单位的小刘各方面都比小王稍弱一些, 但是,小刘每天来到单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各科室转转。这样的两个人, 可以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你一定会说小王是个业务骨干,奖金一定不少拿,错。到了年终考核,小王的成绩平平,而小刘却拿到了丰厚的奖金, 领导对小王的评价是:工作能力尚可,但群众基础薄弱,希望以后多团结同事:而对小刘的评价却是:此人一向团结各部门同仁,努力与群众打成一片, 与大家共同进步……
为什么努力工作的小王没有拿到奖金,而小刘却得到了丰厚的奖励呢?他们的差别就在于做人,就在于处世。小王虽然有工作能力,但是他不懂得联络感情,不懂得掌握做人的火候;而小刘则不同,他知道适度地维系众位同仁的好处, 所以他得到了实惠。
文摘还有,封建时代的士人都有“士为知己者用,为知己者死”的忠义观念。诸葛亮为刘备三顾茅庐倾心结交的诚意所感动, 在后来他给后主刘禅所上的《出师表》中,还念念不忘地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确是诸葛亮的肺腑之言。
在常人看来,一个能在曹操、孙权、刘表、刘璋等手握雄兵、显赫一时的群雄那里谋到一席之地的人,偏偏看上既没有地盘、又没有多少兵马的刘备,岂非将一生事业系在前途未卜的人物身上?撇开刘备反曹最坚定、以兴微继绝为己任这一层不说,还能受重用,一展平生管乐抱负,刘备其谁?刘备不以自己一介布衣、一名青年为鄙陋,三次屈尊就教,单凭这一点,就很感激的了。岂不闻“士为知己者死”!
其实,如果我们想起庞统自己跑去找刘备,却因为外表不佳而备受刘备冷落时, 就可以明白诸葛亮不主动地去寻找主人的原因:因为他要的是一种机缘和地位。只有当刘备三顾茅庐并聆听其“教诲”后,诸葛亮才能在刘备身边获得到他所需要的地位和信任。诸葛亮实际上是在韬光养晦,等待合适的机会出山。
韬光是隐藏自己的光芒,养晦是使自己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
韬光养晦与低调的基本意思是相同的,是中国人为人处世中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一大亮点,是低调做人的一种优秀策略,它的意义博大精深。
人生在世, 总会受到强势者的压迫,韬光养晦便是奋发图强的内在动力。面对冷遇或者强势而不能马上做出反抗或者回击时,不妨先收起自己的武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古语言: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在时机尚未成熟的时候,做事很难成功。所以,凡能成大事的低调者,无一不是伺机而动的。历史上,因为成功运用韬光养晦的谋略而胜,因为不懂得韬光养晦的道理而败的事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