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类课程教材·税收系列)

分類: 图书,经济,财政税收,税收,
品牌: 计金标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329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300115269
·条形码:9787300115269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类课程教材·税收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税收筹划(第3版)》内容简介: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管理类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内容,编写出一套高水平、高质量、上台阶,融理论与实务、知识性与启发性于一体,适合我国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教学需要的真正的“21世纪课程教材”,在教育部高教司的直接领导下,我们组织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会计师事务所等“政产学”界的专家教授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征求各方意见,讨论教材编写大纲和知识点。教材初稿完成后,分别审查了各门教材的初稿,并进行了认真修改和完善,最后定稿。这套教材是教育部重点项目“财税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重要成果之一。它倾注了专家教授的智慧,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套教材与同类教材、出版物相比,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准确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我们希望全国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广大教师继续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同时将使用这套教材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向各位主编反映,以供修订参考。
编辑推荐《税收筹划(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类课程教材·税收系列
目录
第1章 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1
1.1 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点/1
1.2 税收筹划的分类/11
1.3 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15
1.4 税收筹划的原则/16
1.5 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原因和实施条件/19
1.6 影响税收筹划的因素/33
1.7 税收筹划的实施流程/35
1.8 在我国积极开展税收筹划的意义/37
第2章 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42
2.1 税收筹划的切入点/42
2.2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45
2.3 高纳税义务转换为低纳税义务/54
2.4 税收递延/55
2.5 税负转嫁/60
2.6 选择有利的企业组织形式/68
2.7 投资结构的优化组合/75
第3章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79
3.1 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79
3.2 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88
3.3 增值税税率的税收筹划/104
3.4 增值税减免税的税收筹划/105
3.5 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109
第4章 消费税的税收筹划/118
4.1 消费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118
4.2 消费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121
4.3 消费税税率的税收筹划/134
第5章 营业税的税收筹划/138
5.1 营业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138
5.2 营业税征税范围的税收筹划/142
5.3 营业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145
5.4 营业税税率的税收筹划/151
5.5 营业税税收优惠的筹划/151
第6章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156
6.1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157
6.2 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167
6.3 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税收筹划/183
6.4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187
6.5 合并分立与资产重组的税收筹划/193
第7章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203
7.1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规定/203
7.2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210
7.3 对不同收入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的税收筹划/216
7.4 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231
第8章 关税及其他税种的税收筹划/238
8.1 关税的税收筹划/238
8.2 其他税种的税收筹划/247
第9章 跨国税收筹划/265
9.1 跨国税收筹划的概念和产生的条件/266
9.2 跨国公司的税收筹划/270
9.3 跨国个人的税收筹划/307
9.4 跨国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319
参考文献/327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329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管理类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内容,编写出一套高水平、高质量、上台阶,融理论与实务、知识性与启发性于一体,适合我国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教学需要的真正的“21世纪课程教材”,在教育部高教司的直接领导下,我们组织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会计师事务所等“政产学”界的专家教授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征求各方意见,讨论教材编写大纲和知识点。教材初稿完成后,分别审查了各门教材的初稿,并进行了认真修改和完善,最后定稿。这套教材是教育部重点项目“财税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重要成果之一。它倾注了专家教授的智慧,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套教材与同类教材、出版物相比,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准确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我们希望全国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广大教师继续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同时将使用这套教材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向各位主编反映,以供修订参考。
文摘插图:

出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作为纳税主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理财活动同样也有一个贯彻科学发展观问题。重要的问题就在于企业的目标定位。
早期现代企业理论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合理目标。作为一种经济分析的假设,利润最大化有其合理性,但是现实中,利润是以会计年度核算的,那么利润最大化究竟是指当年利润最大化还是长期利润最大化,在企业经理人看来,显然是指当年或任期内利润最大化。如果企业目标定位于利润最大化,往往容易导致企业经营者追求短期利润,造成行为短期化,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现实情况表明,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目标的企业往往是“短寿”企业。在充满竞争与日益多元发展的社会中,企业作为“社会人”,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已难以满足各个相关利益者的要求,也难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目前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理论已受到置疑。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当今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理论应运而生。所谓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经理人在受资源、技术和社会的约束条件下谋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价值最大化目标是针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陷而提出来的,是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修正与完善。其一,作为价值评估基础的现金流量的确定,仍然是基于企业当期的盈利,即对企业当期利润进行调整后予以确认;其二,价值最大化是从企业的整体角度考虑企业的利益取向,使之更好地满足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其三,现金流量价值的评价标准,不仅仅是看企业目前的获利能力,更看重的是企业未来的和潜在的获利能力。因此从科学发展观来看,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更强调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