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隆平
近日,喜迎80大寿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称:“我这个‘80后’还有个愿望,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依然有信心继续工作下去,等我90岁的时候,还要争取实现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达到亩产1000公斤,更多地造福人民!”耄耋之年的袁院士雄心依旧,让在座的每一个人深为感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袁隆平的雄心壮志让我们不胜景仰。从1960年试验田里发现那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开始,袁隆平院士就致力研究杂交水稻,年轻时他曾做过一个梦:“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为了这个梦,他奋斗了大半辈子,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几十年如一日,正如温家宝总理在祝贺袁老80寿辰的书信中所写:“先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不仅如此,在“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之外,还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帮助。一个中国的农业科学家,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泽被中国,造福世界,让我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发已千茎白,心犹一寸丹”,袁隆平的雄心壮志让我们深感振奋。古今中外无数成功人物的实践都雄辩证明,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袁隆平的成功,就在于他始终抱有远大志向,始终坚持奋不顾身的拼搏精神,始终坚持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雄心壮志加拼搏精神加科学态度,铸就了他的事业成功和人生辉煌。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袁隆平的雄心壮志也让我们略略生出一些“隐忧”。平心而论,袁隆平的虎老雄心在,固然是他的自豪和光荣,同时也使我们这些后来人感到惭愧和不安。本来,以袁隆平的年龄,早就应当去含饴弄孙,安度晚年,笑眯眯地看着他的接班人在出色地继续他的事业。但是,现在看来,他以耄耋之年,还得亲自挂帅,披坚执锐,那我们就应该好好检讨一下,如果千钧重担还得一个八旬老人带头担当,是不是后继力量成长得太慢了,我们和大师的距离太大了,我们的奋斗精神和创新意识还不足以支撑大局?当然,实事求是地说,国内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人才已脱颖而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事业干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但人们有理由要求他们成长得更快一些,眼界更开阔,胸怀更宽广,肩膀更坚强,早日接过前辈的担子,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
人生有大志,何处不翻飞?我们衷心祝贺袁老健康长寿,心想事成,同时也要向袁老看齐,在神州大地上画出更新更美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