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众所周知,早在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导致了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但近日同样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理论发现恐龙在地球上的统治地位也起于一颗小行星。在2.01亿年前的前三叠纪末期,发生了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使得原始鳄类生物几乎被灭绝,使得恐龙的祖先有机会上升到食物链的最顶级。哥伦比亚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保罗·奥尔森(Paul Olsen)和地质学家丹尼斯·肯特(Dennis Kent)此前一直探索该理论并寻找那次导致恐龙崛起的事件起因。
恐龙在地球上的统治地位也起于一颗小行星撞地球
统治地球的恐龙或来自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然而早在恐龙之前也发生一次生物大灭绝
科学家推测一颗直径六英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了生物的灭绝,在过去4.5亿年历史中,地球上的生命至少经历了五次大灭绝事件,使得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下降以及统治地球的主导生物群体消失。到目前为止最后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就是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产生了全球大火、冲击波和海啸,极大地改变了全球气候,最终导致恐龙灭绝等大型生物消失,而人类则走上进化并统治地球的舞台。
许多科学家认为我们正处于第六次地球生物大灭绝的边缘,其中人为地过渡捕猎其他物种、破坏它们的栖息地,以及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加速了新一轮的全球气候变化进程,这些因素都驱使人类往生物大灭绝的边缘靠拢。研究人员对第四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存在疑惑,该事件为恐龙统治地球扫除了障碍,而其原因依然是个迷。
奥尔森和肯特通过对摩洛哥古代熔岩流、威尔士沿岸的海浪侵蚀海崖、新泽西州的宾夕法尼亚州的深沉岩石地貌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三叠纪-侏罗纪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导致地球上一半的物种消失,比如地球上出现的早期鳄鱼、树居的蜥蜴,许多阔叶植物等等都灭绝了。当时的恐龙只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群体,但后来由于其他大型生物的消失使其迅速演化成具有更大体积和多分支的物种。
直到最近,第四次生物大灭绝的确切时间仍然不明朗,2002年时科学家从化石以及其他来源的证据显示灭绝事件发生于2.01亿年前。同时,科学家也认为气候因素以及海平面的变化在2亿年前或达到致命的临界点,其中火山喷发导致大量烟尘、二氧化碳交替影响全球气候,该现象与目前人类的污染状况产生的环境负效应类似。
奥尔森和肯特提出了另外一种关于第四次生物大灭绝的可能性,即小行星撞击地球是罪魁祸首,但该想法的证据仍然不完全。根据奥尔森介绍:“我们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在三叠纪-侏罗纪的生物大灭绝真实发生了,该事件可能历时一万多年,或者也可以在一天中发生。”早在2002年,奥尔森和肯特的论文中就研究了为什么大型恐龙在仅仅在三叠纪大灭绝事件后一万年就出现了。
除此之外,科学家在那个时候的地层中发现了铱元素,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是稀有元素,但在陨石中的含量非常丰富。于是其他研究人员也发现了类似的证据存在于三叠纪-侏罗纪的边界上,其中大量铱层位于摩洛哥和新斯科舍省,对在意大利地区的石英层也会产生了影响。但这些并没有最后的定论。与此同时,奥尔森和肯特也开始寻找当时的火山活动情况。在大灭绝事件时期,地球上还仅未出现大陆漂移,只有一个联合古陆,在此之后地球上的陆地开始分裂,并在大西洋海底形成了一个裂谷。
随着大规模熔岩活动的反复作用数十万年之久,在大西洋中部形成了岩浆集聚区,这项发现依据对现今在北美东部海岸以及巴西和非洲部分地区的火成岩的研究发现。来自远古火山喷发产生的含硫颗粒使得地球出现持续性的昏暗天空,温度降低,而火山喷发还导致了另一个影响就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可在大气中存在数个世纪之久,使得地球出现周期性冷暖大幅度变化。
到了2010年,有科学家再次提出陨石撞击论,位于法国西部罗什舒瓦尔附近已经受到严重侵蚀的陨石坑被认为2亿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留下。科学家使用深层钻探技术分析了大灭绝时期的熔岩层,在土壤样本中发现了比今天高出五至十倍的二氧化碳浓度,其产生的温室效应足以杀死许多植物和动物,并导致海洋酸化等化学反应的发生,因此奥尔森认为第四次大灭绝时期全球气候出现大幅度的冷热反复很有可能造成物种的大规模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