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学家入侵老鼠脑电波 可拓展感官探测能力

王朝探索·作者佚名  2013-02-20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工程学教授托德-科尔曼称,过去我们认为是恶作剧或者科幻的事情,将很快转变为现实!他和同事在波士顿市基于控制脑电波,在神经义肢技术研发领域获得了新突破。并将研究报告发布在本周召开的美国科学进步协会年会上。

美国科学家侵入老鼠脑电波,能够成功探测红外光线,并潜意识地向红外光线方向移动

科尔曼最新研究显示,在老鼠大脑植入的电极现已成功地探测到红外光线,并能朝向光线信号移动。研究同事杜克大学神经生物学家米格尔-尼科雷里斯说:“这是首次尝试未恢复生理功能性,而增强了感官探测范围。”

这项研究报告详细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实验中训练老鼠识别可见光源和使用胡须触感探测,以饮水作为奖励。研究人员将电极植入与胡须触感相关的老鼠大脑组织,电极与老鼠头部的红外探测器相连接,当老鼠面对红外光源时,能够刺激目标神经细胞。之后将测试笼中的可见光源代替为红外光源。

这项实验进行了4个星期,测试了老鼠如何使用它们新的红外探测系统,最终老鼠能够以适应可见光线的方式响应不可见光线,也就是它们使用部分胡须触觉能力,能够“感觉”到红外光线的来源。

尼科雷里斯称,这项实验显示当大脑组织受到新的刺激将更具可塑性,且远远超出了人们之前的预想。

这种可塑性是另一项实验的关键所在,尼科雷里斯和同事对猕猴进行了实验,发现它们懂得使用脑电波来控制机械手臂或在计算机屏幕上操纵虚拟物体。几年前,尼科雷里斯带领研究小组对实验猴子设计了一个大脑-帽系统,能够同时获得接近2000个神经信号,并无线发送至计算机进行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