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 郭晓峰 4月10日报道
近来,运营商与OTT业务的话题持续升温,在腾讯科技上月独家曝光中电信秘密研制“翼信”后,今日腾讯科技再次从可靠渠道获悉,这款还未正式露面的产品原本不叫“翼信”,而是“易信”。
据了解,起初取名“易信”主要是因为该产品互联网公司网易参与了其中的重要设计和研发,后因双方合作身份关系,才改名为“翼信”,两家合作关系犹如中移动和飞信的运维支撑外包服务提供商神舟泰岳,后续网易扮演的便是神舟泰岳这样的角色,而“翼信”的品牌和软件所有权归中国电信(微博)。
目前,中国电信和网易公司对彼此之间的合作还未有正式消息披露。
据了解,翼聊是中国电信2011年与微信等同期推出的聊天软件,功能是以手机、电脑和电视为载体,提供即时消息、多媒体通信等融合通信服务,并融合社交、资讯 等各种信息内容的即时通信应用。虽与微信、米聊等产品形态类似,但也有不同。
它是基于真实的用户,每一个翼聊用户都对应一个手机号码,它具备通话能力,这一点不同于互联网企业的同类产品。根据中国电信此前的回应,他们正在开发的“翼信”不是OTT产品,而“翼聊”确实存在,但没有对外发布过“翼信”产品,这也自然否认了针对微信而研发的“翼信”。
然而无风不起浪。直到现在“翼信”在微博上的官方认证帐号还一直存在,而从腾讯科技此前独家拿到的“翼信”安装包体验后来看,“翼信”可以看作是“翼聊”的升级产品,在后者的功能上开辟了基于固话的通信服务功能。至于坊间传言的“翼聊”改名“翼信”一说并没有任何迹象可以表明。
知情人士向腾讯科技透露,“开发‘翼信’并非去挑战微信,一来产品形态有所不同,二来真要说挑战,三大运营商2011年推出产品时就可以说挑战,而不是过了两年多的今天,显然媒体炒作嫌疑很大。”
但也不可否认受新兴移动IM软件最大的冲击自然是运营商的语音与短信市场,特别是对长期依靠语音的中国移动(微博)冲击最大。面对移动IM市场上其他对手的凌厉攻势,运营商不得不战。中国联通(微博)的“沃友”,中国移动的“飞聊”,以及中国电信的“翼聊”相继推出。
那么,运营商为何纷纷发力即时通信市场呢?据上述人士透露,除了资费上的优势,即时通信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它已经发展成集交流、资讯、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它不仅实现了跨三大运营商间的短信单点、群组的免费互发,用户还能快速通过手机分享照片、文字等,这为运营商数据流量经营的带来很大的帮助。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加速扩大,移动互联网产业收入规模超过9000亿元,相当于GDP的1.8%,增加值约3200亿元,移动数据流量收入超3600亿元。
与此同时,该人士还指出,目前即时通讯市场已经形成运营商、手机终端商、互联网公司“三足鼎立”的格局,各种即时通信工具可谓应时而生,但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最快满足用户所需、资费低,并能够引导用户通讯习惯的、能够支持多个操作系统的即时通讯工具才能出奇制胜。
在这场移动IM大战中,运营商胜算有多大?有分析表示“运营商的优势资源在于其网络,运营商推出的产品本身和其业务可以进行深度捆绑。此外,运营商以语音、短信等渗透率非常高的传统业务为基础运营,结合自身优势开展一些业务或合作具有先发优势。”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前期会同时试用多个类似软件,但由于这些软件的雷同度太高,最终会选定一个或者两个作为常用软件,其他没有胜出的软件也就自然边缘化。所以时至今日,可以看到三大运营商的IM产品几乎被边缘化,这主要和其产品优化不及时以及创新思路受体质约束密不可分。
纵然中国电信的“去电信化”一直走在运营商最前面,部分移动互联网业务基地也相继私有化,包括负责“翼聊”的杭州协同通信基地,但相比传统互联网企业大胆尝试创新和果断推出产品的机制而言仍存一定距离。毕竟在移动互联网热潮席卷的今天,谁先推出适应需求的产品、迅速占据市场谁便会有更好的生存。
中电信自然也意识到这些问题,便有意开始引入互联网企业参与业务发展,主要以运维支撑外包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关系来进行。如被称为“中国电子邮件专家”的21CN为中国电信承建189统一邮件系统。与网易合作推“翼信”也是基于这一层面的考虑。
有消息称,“翼信”未来还有可能跟IPTV进行对接,支持智能终端与IPTV之间进行免费语音交流,还可以利用网易邮箱庞大的用户群,将语音、视频发送至用户邮箱,实现统一通信服务。
“翼信”的曝光被外界认为是运营商对OTT所带来冲击的反击。无独有偶,中国移动日前也低调上线飞信公众平台,有消息称其下一步将凭借号码资源优势,逐步实现全网用户默认开通飞信业务。不过,截至目前腾讯科技尚未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官方获悉此类举措的确切回应。
【想看更多科技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关注腾讯科技微信官号吧!每日下午还有引人思考的内容,期待与您共鸣。(微信号:腾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