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发现奇特新物种:粉红蛞蝓和肉食性蜗牛

王朝探索·作者佚名  2013-05-31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澳大利亚偏远山脉地区最新发现两支新物种,体型较大的荧光粉红色蛞蝓和一种肉食性蜗牛。

图1: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卡普塔尔山脉发现一种奇特的大型粉红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主要以苔藓为食

图2:左图是Triboniophorus graeffi蛞蝓,右图是肉食性蜗牛

图3:栖息两种新物种的卡普塔尔山脉丛林

粉红色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肉食性蜗牛则以素食蜗牛物种为食,这两种奇异的新物种发现于新南威尔士州卡普塔尔山脉,距离悉尼大约520公里。当地居民报道称曾看到过一种奇特的粉红色蛞蝓,尤其是在大雨之后,近期,生物分类学家才正式该物种归入红三角蛞蝓,将它命名为“Triboniophorus graeffi”。

科学家认为粉红色蛞蝓的历史可追溯至冈瓦那大陆,1.8亿年前两个大陆板块形成泛古陆的一部分,这两个大陆形成了现今澳大利亚。蛞蝓新物种生活在100平方公里的一个独特山顶地区,它的近亲物种发现于新西兰和南非地区。

肉食性蜗牛被认为是卡普塔尔山脉地区非常独特的物种,是唯一在同一地区猎杀其它素食陆地蜗牛的物种。科学家认为以上两个新物种起源于澳大利亚东部潮湿雨林,1700万年前,一次火山喷发导致该地区变得干旱,仅保留小块雨林生态环境,这很大程度地限制了无脊椎动物的生存方式。

这种蛞蝓平时白天将身体掩埋在发霉树叶之下,有时夜晚会数百只爬出来吞食树上的霉菌和苔藓。它们长着与众不同的鲜艳粉红体色。

基于发现这些罕见奇特的物种,新南威尔士州科学委员会初步决定将卡普塔尔山脉地区列为“濒危生态群落”,这意味着对该地区进行最高级别的生态环境保护。

它们进化起源于低地祖先物种,而现在被迫栖息在相对隔离的环境,并且正在逐渐变得更加干燥,温度升高1-2度将使它们栖息的山顶环境变得干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