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外发现最接近地球大小的行星

王朝探索·作者佚名  2013-10-31

这幅图比较了地球和新发现行星(右)的参数。新行星的体积比地球大20%,质量比地球大70%,每隔8.5小时绕中央恒星公转一周,表面温度过高,不适合生命生存。

腾讯科学讯(乔辉/编译)据美国宇航局(NASA)官网消息,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一颗地球体积的岩石行星。该行星位于天鹅座方向,距离地球400光年。这颗编号为"开普勒-78b"的行星每隔8.5小时绕其中央恒星公转一周。由于离中央恒星太近,它上面的温度过高,不适合生命生存。

“开普勒-78b”是利用美国宇航局“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收集的数据发现的。为了捕捉当行星经过恒星表面时所导致的亮度变暗,这架望远镜在太空运转了4年,对150000多颗恒星进行了不间断监视。

天文学家利用一种叫“视向速度”的方法测量了该行星的质量。这种方法基于行星围绕中央恒星公转时,彼此的引力牵引导致恒星的晃动。当系外行星经过中央恒星表面的时候,会短暂遮挡一些光线,导致星光看起来变暗,“开普勒望远镜”基于这点来判断出行星的体积。

“开普勒-78b”是第一颗同时精确测定了质量和体积的系外行星。知道这两个参数之后,天文学家就可以计算它的密度和判定它的组成。研究表明,“开普勒-78b”的体积是地球的1.2倍,质量是地球的1.7倍。由此推断,这颗行星主要由岩石和铁组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