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于北京时间12时22分由H2A运载火箭搭载从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
“隼鸟2号“探测器接近小行星示意图
腾讯科学讯 据日本宇航局(JAXA)网站报道,日本“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于北京时间12时22分由H2A运载火箭搭载从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隼鸟2号”是“隼鸟”的后继探测器。“隼鸟2号”将于2018年中旬与小行星1999 JU3相遇对其进行探测,并携带样本物质于2020年末返回地球。此次发射利用火箭剩余空间,同时把九州工业大学等开发的小型卫星“深远2号”等3枚小型卫星一同发射升空。
第一代探测器“隼鸟号”,是世界首次对小行星进行物质取样并带回地球的“试验机”,经过曲折的行程,于2010年成功返回地面。“隼鸟2号”的使命是扫清技术上的问题点和课题后,进行真正的探索。
据悉,“隼鸟2号”2018年到达小行星后,再经过约一年半时间的滞留,除让小型着陆机“密涅瓦2号”着陆调查以外,还将发射子弹采集物质。“隼鸟号”曾只是采集表面物质的样本,而此次“隼鸟2号”除了要采集2次表面物质以外,还要采集1次地下物质。
据了解,此次探查的小行星是“1999JU3”上有含水和有机物的岩石。担任科学负责人的名古屋大学教授渡边诚一郎说:“通过对带回的物质进行分析,可探明水和有机物产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矿物又是怎样参与了生命的进程。”
█ 事实+
“隼鸟2号”的前辈“隼鸟”号曾经的曲折历程
2003年5月,“隼鸟”随日本国产的M5运载火箭从鹿儿岛县升空,飞往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的小行星“丝川”。
2005年7月,“隼鸟”首现重大故障,控制空中姿态的3台装置中,1台发生故障。10月,第二台出现故障。“隼鸟”只能依赖最后一台装置和离子引擎的喷射控制姿态。
2005年11月,“隼鸟”两度在“丝川”小行星上着陆。但在同年12月,化学引擎出现燃料泄漏,导致探测器无法保持正确的空中姿态,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络达近2个月。项目负责人川口纯一郎决定“隼鸟”延期3年返回地球。当时项目组束手无策,甚至集体参拜神社祈祷通信恢复。不久,负责离子引擎的国中均教授和日本电气公司(NEC)高级项目经理堀内康男想出一招,利用离子引擎燃料氙的喷射反冲力调整探测器姿态,奇迹般恢复通信。
2006年3月以来,“隼鸟”太阳能电池电量急剧下降,锂离子电池组也放尽了电能,其中部分电池失效。
2007年4月,“隼鸟”脱离丝川小行星轨道,开始回归地球之旅。同年10月,它关闭了用于长途航行的离子引擎,改为依靠惯性飞行。
2009年2月,“隼鸟”离子引擎重新点火成功,迈出返航地球的关键一步。但到2008年11月,4台离子引擎中只剩一台尚能运转。而返回地球需至少两台引擎提供动力。堀内当初设计时“埋伏”的一套电路发挥“奇兵”作用,利用离子生成装置和电荷中和器成功激活另一台引擎。
2010年6月3日,日本宇航局开始让“隼鸟”离子引擎持续喷射,以修正轨道。5日,喷射按计划停止,意味着“隼鸟”完成回归地球前的最后轨道修正。多灾多难,百折不挠,“隼鸟”由此也博得“不死鸟”的尊称。
2010年6月13日,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深夜降落在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