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工智能(AI)如此难以预测?

王朝探索·作者佚名  2014-12-30

腾讯科学讯 早在1956年,一群计算机领域的专家认为,他们能够在一个夏天的时间突破“人工智能”(AI)的关键技术,比如教会机器使用自然语言、形成抽象的概念、甚至能够自我提高等,但是在6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在翘首以盼!

为了帮助人们理解为什么“人工智能预言很难正确”,Armstrong分析了未来人类研究所图书馆中有关“人工智能”的250个预言。该图书馆最早的档案资料可回溯至1950年,当时计算机之父Alan Turing曾经预言:计算机将会在2000年通过“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当测试人在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问过一些问题后,如果测试人不能确认被测试者哪个是人、哪个是机器的回答,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

后来,又有人预测2013年、2020年和2029年时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因此Armstrong感到其中的很多预言没有任何意义,这些所谓专家的预测一点也不比哲学家预测得好。

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短期内的反馈,如果一位专家能够及时得到他所预言结果的初步反馈,那么他就能不断修正预言结果,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很难做出有意义的长期预言。这也反映出“人工智能”的技术难度之大,目前人类仍然无法企及。直到今天,人类大脑仍然是唯一的真正智能机器,这是经过数百万年自然进化的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