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13號全體成員升空前一天的合照。左起:弗萊德·海斯、傑克·斯威格、詹姆斯·洛弗爾
45年前的這周,阿波羅13號的艙體在距離地球32萬公裏的太空中發生故障,嚴重破損,對於執行這次登月任務的3名機組成員來說,這個場景就像最恐怖的噩夢一般,更糟糕的是,這不是夢。
1970年代的NASA指揮中心
1970年4月13日,宇航員剛剛結束了對地球的太空現場直播節目不久,阿波羅13號飛船上的一個氧氣管因意外出現的火花而被引燃,發生了猛烈的爆炸。從那一刻開始,3名宇航員的命運通過廣播成為全美國上下最受人矚目的新聞。
爆炸的徹底損壞了三組燃料艙和氧氣儲備中的一組,剩余的氧氣也開始不斷泄露至太空中。
「休斯頓,我們這兒出了點麻煩。」機組成員之一,宇航員傑克·斯威格特通過無線電向遠在地球的NASA任務控制中心——載人航天中心(現約翰遜太空中心)匯報。
「B組動力電壓過低。」任務指揮官詹姆斯·洛弗爾匯報說,這意味著飛船上的兩組動力系統中,有一半出現了故障。
斯威格匯報了飛船故障之後,任務指揮中心用了不到兩個小時,判斷出癥狀源自指揮艙嚴重損毀。此時,由於動力系統故障,飛船上指令艙的控制系統只剩下15分鐘工作時間。三名宇航員不得已,轉移到了登月艙,此時,這個為登陸月球設計的飛船成了他們的救生艙。
1970年4月14日,尼克松總統在事故發生後來到NASA
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在爆炸發生後不久就得知了阿波羅13號發生的故障,接下來得到消息的是全美國新聞機構的記者。阿波羅13號的營救任務直播成為全國最受人矚目的事件。
接下來,三名宇航員擠在原本為兩人設計的登月艙中,分享著兩人份一天半的口糧,在地面指揮中心的幫助下,為未來三天半的自救之旅而努力。
在餓肚子之前,呼吸成為他們需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登月艙的二氧化碳過濾裝置也是為兩個人準備的,在同時進入三人的情況下,艙內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劇升高,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的話,數小時之內三位宇航員就會窒息。他們利用艙內簡陋的材料,重新制作了一個二氧化碳過濾裝置。同時,為了節約系統能源,宇航員關閉了大部分設備,只保留最核心的維生系統,艙內溫度驟降至冰點。
但是,相對於安全重返地球,上面這些困難都不算事兒。
登月艙原本是用來登陸月球設計的,如何「駕駛」它飛回地球並且安全重返大氣層,成為宇航員和地面控制中心所有人需要解決的最大難題。
登月艙內沒有導航系統,爆炸後散落的碎片也讓通過恒星定位也變得困難。最後,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宇航員使用地球作為標誌,通過地球表面的晨昏線來定位,然後通過控制發動機燃燒時間來進入正確航線。
地面指揮中心為營救工作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時任阿波羅13號的任務主管傑拉爾德·格裏芬事後回憶當時的情況時說:「幾年後,我重新翻看任務日誌的時候,發現自己當時的字跡潦草得幾乎難以辨認,我當時太緊張了,腦子裏只有一個念頭:這是最後一道坎,過了這關就沒事了。只有真正明白任務的人,才知道他們面對的問題是多麽重要,而他們的做法是多麽瘋狂。」
經過了太空中三天的飛行,命運的天平漸漸傾向阿波羅13號。飛船平安度過重返大氣層的「黑障」期,降落傘也如願正常打開。
1970年,4月17日,阿波羅13號飛船濺落在太平洋薩摩亞群島附近的海面上。
這次任務被譽為「一次成功的失敗」,宇航員雖然沒有完成登月任務,但他們最終安全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