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种发光植物“星光阿凡达” 可代替灯泡照明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许多人都怀念浪漫的烛光晚餐,目前,他们可以拥有更加浪漫环保的约会,科学家最新成功培育世界第一种发光植物,像萤火虫一样,可代替灯光。 美国科学家最新培育一...

恐龙时期的人类祖先曾是一种小型胎盘动物

艺术家描绘最早的胎盘哺乳动物,与恐龙生活同一时期,是人类进化始祖物种。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一项研究表明,人类祖先物种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它们是最早的胎盘哺乳动物,...

神秘“第六感”并不存在 仅仅是幻觉

一些神秘主义者声称具有“第六感”,可以感知超自然世界,这是不可能的。科学家称,第六感并不存在,仅是大脑幻觉而已。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些神秘主义者声称具有“第六感”,能够...

科学家在沙漠研究宇航员登陆火星的饮食问题

火星定居点需要宇航员自己种植作物来满足生存需要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火星移民是未来空间旅行的一个重要方向,首先要解决的是飞船的动力问题,其次是解决吃饭的问题,位于犹他州的火星沙漠...

未来十年或将发现地球2.0和外星生物信号

地球2.0是一颗与地球非常相似的系外行星 直接观测成像法拍摄到的系外行星图像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系外行星观测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已经可以对系外行星进行直接成像,基于先进的成...

中科院科学家研究表明:巨猿由于吃水果灭绝

电影《金刚》中的情景 腾讯科学讯(过客)在大约80年前,荷兰人类学家Gustav Heinrich Ralph von Koenigswald在香港的一家药房中发现了一颗类似于人类的巨大牙齿,而且将...

性爱促进脑细胞生长 使人们更聪明

美国马里兰大学最新研究显示,性行为可促进海马体新生神经细胞。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最新一项研究表明,性行为将使你变得更加聪明!科学家实验发现中年老鼠交配之后将形成更多...

大白鲨寿命堪比人类 可谓软骨鱼中的寿星

了解一个物种多久达到成熟期是一项重要的保护信息。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研究人员声称,这项发现对于动物保护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了解一个物种的寿命、生长速度以及性成熟期,对于制定保护项目是至关重要的...

解读“玉兔”月球车如何在月面苏醒与生存

地面与月面巡视器之间的通信延迟也会对“玉兔”的控制出现差错,在危险感知、避障以及巡视器平台自身危险处置上都需要有更加稳妥的考虑 腾讯科学讯(罗辑)月球上一个昼夜接近地球上的一个月时间,对半分的话一个...

欧洲鸟类迁徙新纪录诞生 行程1.6万公里

红颈瓣蹼鹬是英国最罕见的鸟类之一,它的迁徙距离创下了欧洲新的鸟类迁徙记录。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这段史诗级的双程旅行是由红颈瓣蹼鹬创造的。它从苏格兰设德兰群岛的费特勒岛出发,穿过了大西洋到达美国...

嫦娥三号成功唤醒 我国突破探测器月夜生存技术

新华网北京1月12日电(记者余晓洁)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12日8时21分,嫦娥三号着陆器接受光照自主唤醒。此前,“玉兔”号月球车11日5时许也自主唤醒。两器在月球上安全度过首个月夜,经受了长达14...

Y染色体萎缩理论遭推翻 男性不会消失

人类Y染色体的萎缩只是为了抛弃有缺陷的基因,而且只保留了重要的基因。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人类X和Y染色体决定了后代出生时的性别。但是在过去的1.8亿年里,Y染色体已经明显的收缩,失去了90%的...

天文学家观测到神秘的“双心”星系

新的哈勃图像揭示了梅西耶83星系中的特殊结构,其拥有中央棒状和旋臂结构,与银河系类似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新的哈勃图像揭示了明亮恒星及其周围出现的厚厚尘埃结构,这是一个巨大的螺旋...

银河系中央黑洞今年春天将迎来一顿大餐

雨燕X射线卫星可对银河系中央黑洞进行研究,目前发现一团类似气体的物质将与黑洞发生碰撞、吸积等过程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的雨燕X射线望远镜可以通过X波段看到以往看不到的宇...

2014国家级投资项目一览:美投资“脑计划”

金融危机以来的世界依旧面临增长的不确定性。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大经济体并未放松科研投入。通过科研创新来开发新市场、创造新需求、寻找新增长点、带动经济稳定复苏已成为共识。进入2014年,全球科研大国的钱...

科学家发现开花植物有性繁殖的最古老证据

开花植物的进化改变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研究团队在一块琥珀中发现了18朵小花,其中一朵正处于为下一代制造新种子的过程中。来自俄勒冈州大学的合著者George Poinar教授说...

宇宙中大质量黑洞无处不在!

矮星系NGC 4395的图像,没有明显的中央隆起结构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黑洞是一种非常致密的天体,目前已经被科学家证实其存在性,几乎所有的大型星系内都有超大质量的黑洞,作为引力...

重子振荡光谱巡天或揭开“暗能量”之谜

科学家通过研究早期宇宙的重子声学振荡格局来研究宇宙膨胀,进而揭开暗能量主导的宇宙加速膨胀之谜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重子振荡光谱巡天是斯隆数字巡天计划的一部分,科学家旨在通过这个项...

科学家直接拍摄到63光年之遥的系外行星

图中显示的为双子座行星成像仪拍摄的HR4796A恒星周围轨道的尘埃结构,有研究认为环的附近存在未发现的行星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研制了一种可观测系外行星的新型仪器,将其连接...

2013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张存浩、程开甲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

北美发现4900万年前蟑螂化石 将改写其进化史

最新研究显示,Ectobius属蟑螂最早在北美洲进化形成。图中是欧洲北部发现的4400万年前Ectobius蟑螂化石标本。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国外媒体报道,依据最新一项化石发现,分布在欧洲...

哈勃望远镜拍到130亿年前弱暗星系团

虽然我们看到早期宇宙的许多天体,但科学家认为大部分早期天体无法观测到,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美国天文学会(AAS)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科学家公布了由哈...

欧洲人浅肤色源于一万年前印度祖先基因突变

最新研究表明,欧洲人浅色皮肤源自一万年前生活在中东和印度地区某位人类祖先的基因突变。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美国最新一项研究表明,欧洲人浅色皮肤源自一万年前一位祖先的基...

科学家声称地球被“暗物质”晕包围

地球周围的暗物质晕厚度可能达到191公里,跨度在7万公里左右,暗物质占据全宇宙质能的27%,是宇宙加速膨胀的关键因素之一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本·哈里斯...

超级火山爆发或将引发持续千年全球降温

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超级火山爆发并不需要外表触发条件,而且效果远超我们之前想象。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科学家声称,对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下休眠超级火山中的熔岩分析发现,不需要任何额外触发就有可能出...

美沙漠建科学研究站 模拟载人登陆火星

位于犹他州的火星沙漠研究站,研究人员这里面模拟火星表面环境,进行相关测试工作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犹他州火星沙漠研究站是科学家研究火星表面的一个大型实验基地,研究人员在这里模...

科学家发现独特三体系统 可用于验证相对论

研究人员使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绿岸望远镜(GBT)发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三体系统,其中有两颗白矮星和一颗超级致密的中子星构成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使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

NASA科学家发现宇宙生命律

图中左边的是以硅酸盐类岩石为主的岩质行星,类似地球,右边则是富含碳的行星演化模型,后者无法形成液态水的海洋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最新研究发现富含碳的行星可能不存在海洋,...

工程师提出超速列车概念 上下车无需停站

超高速列车概念可以实现不停车就上下乘客。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一位物理学家演示了简单改变乘客搭乘飞机的方式就能够将登机时间减半。一种研发中的超音速客机能够将伦敦到悉尼的旅行缩短到4小时。Spa...

2014年首个小汽车大小的小行星坠入西非海岸

在2014年1月1日卡特琳娜巡天望远镜发现了2014 AA小行星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2014年的第一颗小行星,新发现的小行星轨道与地球存在重叠,因此科学家认为...

壁虎机器人能吸附在飞船外壳 负责清洁和维修

壁虎机器人具有6条腿,能攀爬在垂直表面,“足垫”模拟壁虎刚毛的吸附能力。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一些科幻电影中会出现一些“玩命”攀爬在宇宙飞船上的机器人,但在现实科技中,是...

日科学家培育“猪妖” 欲为人类代长器官

这只编号为29的猪是一只白猪,却长有黑色毛发,而且体内生长着黑猪的胰腺。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在日本乡村的一处农场中生活着Nagashima教授最珍贵的财富,完全生长的嵌合体猪。其中一只编号29...

2014年人类将与外星文明接触?

随着系外行星被大量发现,那么外星人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2013年最具有影响力的宇宙探索是美国宇航局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终于进入了星际空间,在物理探索领域彼得希格...

民调显示33%的美国人不相信达尔文进化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人类也是物种进化的结果,自然选择是普适性的定律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认为是生物科学的一大成就,达尔文的理论解释了物质的起源和发展,是该领域中的一...

苏格兰1.6公里深海底发现四支新物种

科学家在苏格兰海底发现四支新物种,其中包括:一种大型海螺、两种蛤类和一种海生蠕虫。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在苏格兰深海域发现四支海洋生物新物种,并称其为“不可思议...

研究人员发现可治愈“五音不全”的药物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稳定情绪的药物VPA可以改善人的绝对音高。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最近的一项研究就在研究一种稳定情绪的药物对于一个人学习新技能的产生的影响。来自法国、加拿大和英国的科学家们在试验...

美宇航局月球探测器拍摄到嫦娥三号和玉兔

图中白色的亮点为月球勘测轨道探测器拍摄嫦娥三号登陆器和玉兔月面巡视器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成功登陆虹湾地区后,美国宇航局动用了四艘先进的月球探测器围观嫦娥三号,美...

40光年外行星天气预报:多云高温232摄氏度

艺术家描绘“超级地球”GJ 1214b行星,首次对该行星进行天气预报,被云层笼罩,高温232摄氏度。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天文学家首次公布一颗距离地球40光年的系外超...

火星移民首轮名单公布 最终移民者尚未确定

火星1号公司的火星移民计划引发公众踊跃参与,最终1058人名单确定。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当火星1号公司在去年开始进行调查时,超过20万人踊跃争取前往火星的单程旅行机会。现在,该公司宣称已经将名...

2020年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或达到30颗卫星规模

北斗导航系统在2020年将达到30颗导航星的规模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航天机构计划在2020年扩大北斗全球导航系统,使其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目前北斗导航系统可定位精度为5米...

哈勃望远镜拍到恒星打喷嚏:秒速数百公里

HH 161和HH 164天体形成的庞大喷流,科学家计算表明其速度可达到数百公里每秒,持续或达数千年左右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哈勃空间望远镜自发射以来为科学家呈现了大量的宇宙深空...

美国每十盏灯泡就有一盏由废弃核弹点亮

本月在巴尔的摩卸下的货物也预示着这项近20年的计划将接近尾声,但是俄罗斯还将继续向美国提供浓缩铀,未来10年内或将启动新的计划,只是浓缩铀的来源可能不是退役的核弹头,而是涉及商业核燃料的生产。 腾讯...

超级球形机器可从土卫六100公里高度完美着陆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设计的球形机器人,集成了着陆缓冲和表面移动的功能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打造了一种可“反弹”的探测器,将用于探索土星的月亮,从外形上看酷似球形机器...

针灸只具备心理安慰作用?

一项最新研究称,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事实上只具备一种心理安慰作用。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研究人员追踪调查了47位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妇女,这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会导致更年期一样的副作用(比如热潮红和...

美国宇航局演示未来太空激光通讯

激光通信将使得未来空间探索效率更高,数据传输的速度更快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月球探测器已经在地月系统间演示了使用激光来传输数据的测试,这项研究将使得激光成为未来空间通信...

科学家绘制当代人类迁徙的“路线图”

科学家使用Facebook平台统计出当代(城市)人群的“迁徙路线”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Facebook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交平台,全球大约15%的人使用Facebook,每个月有将...

科学家对猪胚胎注射水母DNA 培育绿色荧光猪

培育出的小猪能够在黑暗光线或者长波紫光线下发出绿色荧光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中国科学家最新培育出10只黑暗光线下发光的小猪,可释放出绿色荧光。 这些小猪胚胎发育期注射...

科学家找到或与中年发福相关的基因

这个基因名为SIRT1,它会在人和一些动物的丘脑部位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新华网东京12月27日电(记者蓝建中)人到中年为什么容易发福?日本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脑内一种基因的功能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弱化...

中国探月计划的成功刺激美国重返月球?

嫦娥3号探测器将激发私人企业开发月球的商业行为,而美国宇航局或将研究重返月球的可能性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的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登月后,使得月球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也进...

人类文明处于关键时期:要想不灭亡必须改变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这一梦想的挑战在于改变一个人的社会观点,使他了解在改变地球命运中的重要角色,而不是对迫在眉睫危机的反应。国会图书馆的一位天体物理学家David H. Grinspoon说道,...

 
上一頁  下一頁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