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商业周刊:传统即时通讯软件的没落

王朝互联网·作者佚名  2011-12-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微软11月13日宣布将更紧密地集成IM、Windows Live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站,就是这一趋势的一个例证。在使用Hotmail时,用户无需打开一个新窗口,下载客户端软件,就可以与其他用户实时聊天了。

微软是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采取这一举措的:用户对独立IM工具的兴趣在日益减退,希望喜欢的站点集成有聊天功能。与电子邮件、游戏和其它类型软件一样,IM也在向Web靠拢,用户可以在任何计算机上使用网页IM,而又不会占用硬盘空间。

嵌入式IM

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称,截至2008年9月份的一年中,AOL旗下AIM软件独立访问用户数量下滑了4%。同期内AOL旗下另外一款IM软件ICQ和腾讯QQ的用户使用时间也出现了滑坡。

互联网用户对传统IM聊天窗口已经失去了兴趣,纷纷“涌向”Facebook和Gmail等站点,这些站点的一个共同特征是都集成有IM功能。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嵌入式IM增加了用户访问站点的时间,对广告客户也更有吸引力。

AOL People Networks高级副总裁大卫·刘(David Liu)表示,大多数20岁以上网民最早使用的是AOL的IM软件,但其它IM软件削弱了AOL旗下IM软件的竞争力,“AIM的用户数量在下滑,因此我们需要增强AIM的社交特性。”AOL的举措之一是将AIM与该公司旗下社交网站Bebo结合起来。AOL计划2009年初在Bebo上发布一款IM面板,卖点就是AIM的3000万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好友的Bebo网页。

Facebook聊天工具条

Facebook也考虑到了IM。Facebook今年早些时候发布了一款工具条,用户在浏览Facebook时可与其他用户进行一对一的聊天。据Facebook产品经理彼得·邓(Peter Deng)表示,约7500万人试用了这款工具条,相当于逾60%的Facebook活跃用户。邓说,“我们认为让用户进行一对一的聊天是非常必要的,这为朋友之间保持联系提供了一种渠道。”

一些小型社交网站也意识到了聊天的吸引力。电影粉丝社交网站Flixster CEO乔·格林斯坦(Joe Greenstein)今年早些时候指出,用户更喜欢彼此之间以实时方式讨论和推荐电影,而不是先发帖子然后再等待其他用户跟帖。Flixster 10月份发布了一款网页IM工具条,用户可以查看哪些好友在线,并与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聊天。

嵌入式广告

Flixster的工具条是由硅谷创业公司Meebo开发的。Meebo计划未来6个月内为19个其它网站开发类似的网页IM工具条。Meebo CEO塞斯·斯特恩伯格(Seth Sternberg)表示,网页IM提高了网站粘性,“如果用户原来在一个网站上停留3分钟,我们就能够让用户停留6分钟。”

Flixster和Meebo的其它合作伙伴最终将在IM工具条,甚至用户聊天过程中嵌入广告。斯特恩伯格说,这将是在IM中发布广告的一个新机遇。例如,用户可以在聊天窗口中观看电影预告片的同时与好友讨论正在观看的预告片。

交互式营销机构Deep Focus媒体副总裁埃里克·唐肯米勒(Eric Druckenmiller)表示,互联网公司需要给IM注入新的活力了。他说,与IM相比,许多其它网络广告发布渠道规模就相形见绌了,但自1990年代末以来,IM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Deep Focus在Meebo的IM站点上进行的一项试验表明,IM的广告潜力很大。

谷歌和雅虎在网页IM领域已经走在了微软前边。在过去的两年来,为了将自己打造为一站式网络通讯站点,谷歌和雅虎在网站上集成了IM工具,目的是提高内容和服务的粘性。

雅虎在IM广告领域的大胆探索

谷歌在Google Talk桌面软件、Gmail Chat、Google Docs和widget中提供了聊天功能。Google Talk产品经理塞斯·德姆赛(Seth Demsey)说,“我们希望用户能够在需要的地方与其他用户聊天。”

雅虎的独立IM软件拥有1.16亿名用户,远远超过了Google Talk的600万。雅虎在通过IM发布广告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例如展示广告、关联广告,甚至在IM窗口中集成了一款迷你可口可乐足球游戏。

有业界人士预测,IM用户越来越希望拆除各种平台间的围墙,在一个地方看到自己的所有好友,这个地方可能是工具条、电子邮件服务或者是桌面软件。

中国的众多IM,也在不断摸索中,走着自己心酸不心酸,艰辛不艰辛的路。

中国现在有多少种聊天工具,几年来聊天工具的发展可以用异彩纷呈来形容,具体有多少款,我没有权威的数据,也不敢妄下结论。我用过的聊天工具或者具有聊天功能的工具就不下十余种,他们是:oicq到qq、tm、skype、联众、uc、网易泡泡、msn、kdt、popo、lava-lava、icq、快狗、googletalk、kc、E话通、PP点点通、飞鸽传书(ipmsg)等,现在我还常用着的或者说真正使用其中聊天功能的,只有googletalk和qq了……

google一出,谁与争锋?这句话一点不假,在gtk只是一个雏形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这款小工具,从它出生的那一天到现在,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它,经过我介绍使用这款聊天工具的人,就不下三十号人。qq的先天基础让我难舍难分,虽然我现在开它的频率越来越少,但不可否认它的市场影响和庞大的用户群,当我想起熟悉的面孔的时候,便会打开它,打开后,就是关闭那无尽的嘈杂的群消息和看着那些逝去的从来没有再亮过的熟悉的头像。

虽然it168的流量导致参与分析的人只有2071个,但这个分析结果明眼人看上去,至少还算尊重事实。

腾讯的qq是无容置疑的老大,从多年的积累的行业优势,让他短时期内成为中国绝对无敌的聊天品牌。前天刚刚公布的腾讯二零零柒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上看,腾讯的盈利优势之明显,竟然远超传统大站新浪+搜狐的总和,成为中国最能盈利的网络品牌。腾讯的优点是客户多,娱乐性强,功能丰富,有足够的人性化,缺点恰恰是优点的后遗症,软件越来越大,占用内存越来越多,行动越来越迟缓,广告越来越多。腾讯的网络附加值服务造就的腾讯王国成为了中国的神话,也是世界上的神话,如果网络进入社区时代可能造就打巅覆的话,腾讯的地位或有危机,不然腾讯的优势会在十年内无人憾动。腾讯聊天工具qq在发展中向功能要附加值的同时,也应该真正的考虑到办工等各种需求,tm我是不用的,因为它就是一个换装版的qq。我包工,不需要太多的功能,能聊天、传文件、传图片、对话足矣,如果腾讯不能快速推出瘦身版的qq,在高端行业的使用度会越降越远。

msn的使用量有些超过我的预想,仔细分析一下上it168的人群后,我就明白了,如果人群换作正在学校读书的小朋友,msn一定会降很多很多。微软太大的,做一个决策会那么的难,从msn到live的摇摆不定、系统的无尽跳票、项目的多样性和制约性、目光的广阔性和管理的困难性,无不能解释msn的发展之缓慢。msn早在好几年前就推出了爽的手写功能,却在几年内都无法解决丑陋的头像和传图片的功能,所谓留在高端的借口,岂不知人都是从低端走来的。这就像河里捞鱼,总以为下游会有大鱼,岂不知有人在上游连鱼苗都要杀死了。msn的忠实度还是不错的,在商务领域tm而今还不是它的对手,原因有很多种,先入为主当然算是一条;国外msn的普及恋比较高,我有许多和国外人打交道的朋友几乎只用msn;平台绑定,这无耻的一条,谁也比不过;功能的恒久性,让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第三名的竟然是Xtalk一点通,这完全出了我的意料。毕竟某些人士是炒作的高手,我对这个数据有怀疑的主愿。从感情上说,我还是和拉哇走的近的,公测的时候我就疯狂的搞它了,还提出了一些建议,那些客服还算不错,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重视。腾讯才不会有这样“不耻下问”的人士存在呢,有的话也死光死绝了。开源、免费等等光环笼罩在这款国人软件的头上,我祝愿它走的更好。

第四名是姗姗来迟的uc,uc的字母组合让我感受到了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气氛,像极了“你太有才了”这句话的简写,宋丹丹应该给uc付一定的借用费。当年uc还穿着漏裆裤子的时候就号称挑战qq,大有雷霆不及掩耳势,当被新浪收购之后,一切都好像烟消云散了。这好比一个美丽的很多人追捧的美女名星 ,一旦嫁入豪门成为有钱人床上的泄欲品,就会有很多人冷静下来。当年qq为了限制注册竟然不能正常注册的时候,uc确实有很大的机会,我自己也注册过几百个好号码,只是uc后劲乏力,未能抓住拨乱反正的机会,依然以小兵的姿态叫嚷,直到挂上望远镜要看不到qq的后背。uc抄袭的感觉比较严重,这没有办法,追逐者往往给人这种感觉,很多功能都不是它第一个推出的,这就失去了机会,追赶的很累了,也不知道新浪有什么灵药能起死回生,但愿它能像新浪博客一样乘风“破浪”。

tm如果不质变,会一直这样下去,甚至不久的将来会败给商务出身系统更纯的淘宝旺旺。我给马化腾几个建议:1、瘦身;2、再瘦身;3、还瘦身;4、瘦功能……

skype未能继续书写神奇,这款开天辟地的产品将继续对市场冲击,一旦土壤形成,或许它是qq最大的敌人。免费是他最大的优势,中国行情是它最大的劣势,未雨绸缪,韬光养晦,十年河东,我等待着、也期待着……

gtk的强势掘起来源与google的高明的市场营销和名气,在一定意义上讲,选择gtk好像让我有一种高人一定的虚荣,而真正使用后的爽快更让我离不开它。虽然现在上面的朋友还不多,但是我还是劝麻花藤要小心,google永远是你的敌人而不是朋友。google向你共享搜索技术,谁知道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别等晕了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唯一的qq也被人吞了。当然最怕gtk的是微软,一样的定位,msn最能感受到gtk带来的寒冷,当某一天gtk也象eclipse一样让人们随意写插件形成强大office系统的时候,msn将死,即时通讯行业一片归心。gtk现在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什么时候推陈出新,怎样研究市场、怎样定位,怎样芝麻开花,我还预想不到,但我知道那是在不久的将来。

泡泡最初的时候赚积分,我只是挂它。没有新意、没有定位、没有大前途,随邮箱而存在,随邮箱而死亡。丁磊的日子不好过,首富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揶揄,滋味只有他一人知道。泡泡该变了,至于怎么变,我有一点办法,但是看到连网易最把持的邮箱技术都是别人的,也不敢说什么了。不怕没有机会,怕的是没有心,没有技术。

中搜和雅狐通未尝怎么尝试,不敢高声语。雅狐好像今天改名了,叫中国雅狐了,不是凤凰,能“尿盘”吗?马云要上市了,网络上的第二马,会再次超过“腾”马,成为第一马,但谁是千里马,尚不能论。我选马云,可能因为当初马云不要孙正义的四千万而折取。马云,我想买的股票,可我要去哪里买?

联众纯粹娱乐的东西,没有扩张的心,就没有多少的市场攻击力和市场压迫的力量,但随着市场的紧缩,我看不到它的希望。

kdt就是那快递通,是不是更象搞物流的?当初我选择它的时候是因为远程桌面的功能。它的主人很明智,知道大众市场难住,专攻企业市场搞定制,我希望他抓住自己的小磁碗。

icq属于那种天生背负了太多太多说不清楚是什么东西的东西,旺不起来,有其根因素。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未必真正吃到了肉,q哥晚安。

快狗大概是中国网页端交流的鼻祖级东东,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还记得它。

kc的电话功能不错,虽然抠门,但在中国呀,算大方的了。集成登录更象web的sso,协议公开了,并不是大家都有饭吃,那些公开协议的人往往是别有目的的。

飞鸽传书(ipmsg)现在应该是2.8了吧,这东西好玩,特别适合商用,虽然没有服务器端,但属于即时通信列。说真的,日本人开发的东西,我知道的就是这个和ruby了。

imu也是一集大成者,集大未必成,有些东西注定一生都是冷的。

飞信据说也要出来了,腾飞的马是不会放弃钱财的,所有他更变通。我希望飞信能成功,因为那时候可能我们打电话都不用花钱了。移动、联通,官办的东西,运营它们还不赚钱,除非老总不认识钱,世界500强,大家都“口”渴“不一”?灵信也要来了,一个正身后面,总有许多仿制品,多几个竞争的,市场才有看头,这正象政府的左手打一下右手,右手立刻打左手,然后两个打扭在一起,人们都在看手,嘴开始偷笑。

差点忘记PP点点通,从未开始关注黄色信息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他,多年的骂名让它死不翻身,据说它还活着。这么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牌的前生今世都不足以借鉴的话,会有很多东西变成后尘的。

E话通曾经比较像个巨人,可是未能长成巨人。

小蜜蜂网络电话和那一堆数字点cn的域名曾经打动了我,使用很久后我只是学会了它后面集成的电驴下载视频的功能。内容曾经不堪入目,嘿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