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大家都知道这句话是百度名字的由来。百度公司一直致力于搜索引擎的开发和应用。其搜索引擎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文信息库,总量超过6亿页以上,每天的搜索人次超过1亿,并且还在以每天几十万页的速度快速增长。
现在,百度却面临着历史上最难的一次搜索。面对央视的曝光和网友的质疑,百度如何找到自己的出路,“百度走向”这次的搜索结果如何,将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针对中央电视台11月15日和16日对于百度的搜索结果的不公平性的连续报道。百度于昨日对外发布了书面声明,表示“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栏目对百度竞价排名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曝光后,我们立即对相关的信息进行了下线处理。有部分网站利用竞价排名服务推广其网站上的虚假医药信息,百度已对此进行专项审查,并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对各类网络虚假医药信息进行清理整治。由于网络上销售药品的虚假信息泛滥,网络欺诈横行,百度提示广大用户,警惕任何利用网络销售药品的虚假信息。”同时还强调,“在百度八年的成长过程中,过多地关注了技术和研发,而对销售运营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系统的投入,百度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这么诚恳的态度让很多人多少有些感到意外,因为一直以来百度对待外界对其搜索结果的质疑采取的态度是:公关、公关,再公关。从来没有象这次这样采取一些积极的行动,并虚心接受批评。
那么,百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其一,我们可以看到,这次面对的是中央电视台。
这个曾经将分众无线这个原本期望上市的项目扼杀在摇篮中的大腕,百度当然不能采取以前的强硬态度。在天极质疑搜索结果、网友质疑屏蔽三鹿新闻、阿里阿里巴巴称其是“最大网络黑社会”等一系列事件中,百度从来没有低过头。而这次,我们看到了百度的行动和反思。
其二,央视的报道显然是策划好了的。
有人说百度如果投入一个亿的广告费,或许央视不会报道。笔者倒不敢苟同此观点,诚然,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拿百度开刀显然是不明智的。百度一直以对抗国外强大的技术公司,大打民族旗帜、大力弘扬民族文化,这是中国人所期待的,尤其是网民所期待的。央视不会抛弃不断成长起来的网民群体,得罪了百度,意味着不支持民族产业。得罪了这2.5亿的网民,意味着将可能在其他的10亿多未上网人群中丧失央视的权威,所以央视是经过充分考虑过的,所有的报道得找到充足的证据才行。我们看到的15日的报道中,从记者作为一个普通网民输入“肿瘤”这个关键词进行搜索,排名第一的网站信息虚假为切入口,借专家之口对百度的搜索结果公正性提出质疑,在16日的报道中,则以“要竞价”为名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客户发展C5部商务代表取得联系,直接以准客户的身份来展开调查,用百度之口来说明其不公正性。为了证实其调查结果,央视还报道了几家被百度屏蔽的网站的负责人,再次以第三人之口,来说明其结果的不公正性。
其三,这次新闻报道的事件其实也是百度的软肋。
从竞价排名这种模式出来的第一天起,对搜索结果的不公正性的质疑声就不绝于耳。随着百度的高速成长,问题也会越来越多。从开始网友对其结果的公正性质疑,到后来的花钱屏蔽负面报道,百度一直以来对外是置之不理,或者不采取实际的行动 ,当然,另一个方面,我们也看到了,百度也在内部采取一些动作。在2006年8月份,百度就开始逐步在北京等地取消代理,采取直销和代理并行的方式,外界认为百度是想吃“独食”,将利润全部囊括自己腰包,但是直销无疑会增加更多的人力等成本,其实开始尝试直销无疑反应出百度开始尝试有效监管,对广告客户进行更有效地管理。在2007年,百度开始尝试进入更多的其他领域,也足以说明,竞价排名这种模式已经遭到了其内部的质疑,而占其利润总额的95%的竞价广告市场份额,将在未来越来越制约百度的发展。于是百度开始进入即时通讯领域,开始进入CTOC,增加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当然,很多人认为,百度只不过对待此类事件的态度比原来好了。而对待此次事件只不过是一个公关三部曲而已:第一步,召开内部会议,调查此事;第二步,将所有曝光的广告“下架”;第三步,对内部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对自身和代理商提出严格监管和审核要求,同时提醒大家要辨识网络上的信息真伪,并斥责相关广告商的道德沦丧。至于百度下一步还有拿些动作,并未作出明确的说明。
刚看到了新浪科技转载的《洪波:百度的选择题》,文章认为“其实百度遭受的质疑,不管有多少来自竞争对手的操作,终归是因为它自身有缺陷。而且,这种质疑由来已久,只不过这一次是CCTV。”
洪波一语道破了其问题的精髓。这次是央视,下一次呢?或许是凤凰卫视,或许是BBC,或者其他的机构来曝光类似的问题。这次是报道的医疗行业的问题,下一次,会不会再曝光招聘,或者是培训,或者是其他某个行业呢?只要竞价排名模式存在,那么百度就会面临类似的问题。
但是对于百度该何去何从,作者认为,根据艾瑞和易观的统计结果表明,“将搜索结果与广告严格区分开,并不必然影响企业的商业利益。”所以建议百度“置之死地而后生”、“拿出你的勇气。”
这也是“百度走向”的第一个搜索结果:放弃竞价排名,转而采用谷歌等公司采用的将搜索结果和广告区分开的方式。
如果这样做,势必会导致利润下滑,仅仅从一些权威媒体的统计数据的比例分析,其实不足以看出这种厉害。
如果大家多接触一些百度的客户,就知道了。笔者有幸接触了很多的百度的客户,他们之所以做百度的竞价排名,就是因为他们只要有足够的钱就可以排到前面去,这样让他们看似不起眼的小公司,一下子在网民心目中树立了大公司的概念。也让他们的客户对他们公司更多的认可。很多企业抱着这样的想法,导致了百度靠竞价排名占有了70%以上的中国搜索市场份额。百度如果放弃这种模式,可能会放弃掉这些客户,百度的这种优势没有了,如何和谷歌等公司竞争?论技术,谷歌无疑是最强大的,论品牌,谷歌也是全球最好的,百度靠提升技术来和谷歌竞争无疑是不可能的。改变这种模式将丧失百度在中国领先的搜索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持续下滑,这可是百度不愿意看到的,同时也是投资者不愿意看到的。
2005年8月5日23:40,百度在美国NASDAQ上市交易,一个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小公司,一举成为市值达到39.58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从这个时候开始,百度已经不是以前的百度,她承载了更多投资者的目光。
笔者认为,即使李先生已经意识到了竞价排名的弊端,也不会在短期内放弃这种模式,从而放弃掉现有的客户,放弃投资商。没有他们,百度可能真的无法再站立起来,百度可不愿意担这种风险,除非百度让竞价广告在公司的利润中所占的份额减少。
这就是另外一种方式,大力推动其他业务的开展。包括CTOC、BTOB等业务,逐步加大其他业务的份额,将百度从一个搜索引擎的公司,转变为一个多元化业务并存,并逐步淡化竞价排名的公司。
其实,很早的时候腾讯就在考虑多元化发展,利用即时通讯这个工具带来的用户量,腾讯将游戏、邮件、门户等带动起来,全面发展。百度也是一样,除了搜索引擎,也可以利用发展其他的业务。除了CTOC、BTOB和提供技术支持等业务外,还可以利用MP3等优势来加大和唱片公司、娱乐公司的合作。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多元业务。
还有一个方式,那就是继续执行竞价广告的策略,只不过做一些规范和改进。
目前对于搜索结果的质疑,一种是百度有意控制结果,另一种是在百度不知情的情况下,客户花钱“控制”了搜索结果。第一种直接导致用户最终搜索的结果很可能是虚假信息,或者应该得到的真实信息看不到。第二种则导致用户搜索结果不是想要的,往往不至于造成很大的伤害,只不过需要去辨识而已。
针对这两种,百度可以采取一些动作。一方面放,弃掉一些公司要求屏蔽或者操控信息的费用,给消费者尽可能干净的信息。另一方面,加大对代理商的监管以及内部人员的监管,加大审核力度,避免虚假信息出现。代理商多了,必然鱼目混杂,最好在适当的时候全部采用直销的方式,由百度来控制所有的搜索结果。还有一个方式,在所有的搜索结果的醒目位置,务必注明:“所有信息来自于网络,请大家慎重识别网络信息。”
其实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搜索引擎是不可能办到绝对的公正。谷歌这些公司是将搜索结果和广告分开,让人感觉更加公正,但是还是会存在SEO这个行业,大家优化下网站,就可以导致自身排名靠前,但是谁又能保证这些排名靠前的查询结果就是你想要的结果呢。
这三种方式,无论百度最终采取哪一种,都将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百度:目前面临着最难的一次搜索。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王启胜个人专栏http://wqs51happy.tianyablo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