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微博:你不能做一个市侩的小玩具

王朝互联网·作者佚名  2011-12-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微博重在信息的分享,其核心理念在于“传递”。纵观国际上的大型微博,对于其用户都是十分开放的。反过来看腾讯微博,一种小家子气的用户感受十分刺眼。若一直以这种“腾讯”的市侩思维运营下去,永远都只能是个“优秀”的跟随者!

从外在开放程度来说

首先,其审查制度过于苛刻。

苛刻死板的审查方式将会大大削减信息的价值。据我所知,Twitter是没有过滤的,新浪微博对用户发布的信息也是“延后”过滤,即先发表出来,再进行审查。而腾讯微博,对于可能的敏感信息,是先行审查。这直接导致了用户体验的极其糟糕!其次,过于严格的尺度也直接决定了不可能发生信息的爆炸。

其次,腾讯微博没有开放API,以其小肚鸡肠的产品文化也很难开放API。这导致了大量的优秀的个人团队无法为其开发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没有各种客户端、API的舆论宣传,也使得腾讯微博在其影响力上显得单薄。

如果没有猜错,其不开放API的政策的目的即是锁定用户群,为以后可能的营利模式埋下伏笔。众所周知,开放API有可能导致产品影响力的离走,就如Google Buzz,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的机器人信息,在真正的社交层面已经丧失意义。

腾讯CEO马化腾曾在围脖上做出如下调查:“你是否希望能将腾讯微博上的信息自动同步到其它的微博?”。冷眼旁观,这对于其竞争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不仅能将用户牢牢锁定在腾讯微博的页面,而且还能让用户逐步脱离原来的交往圈。

此外,从内在因素与企业文化来说,腾讯排斥其它的团体利用腾讯这一平台进行市场活动。从腾讯从来不收购其它企业却一味“参考”其它企业即可见一斑。Twitter、新浪等微博上活跃着各种各样的企业、团体,这些组织利用微博进行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并且已经与微博形成了完美的互利共赢——不仅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与知名度,而且也增加了微博平台本身的活跃度与用户认可度。

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开放意识。可惜腾讯没有理解。虽然腾讯微博的用户群数量可观,但大部分却都是所谓的“非主流”,这种用户结构把腾讯微博打造成了一个“对社会、时事信息反应迟钝”、“对有价值的新闻漠不关心”、“充斥着大量低级趣味段子”的平台。不能不说是微博这一信息载体的悲哀。

深究形成这种文化的原因,与腾讯的企业结构不无关系。首先,腾讯是靠IM起家的,并且牢牢抓住了数量巨大的用户群。可以说,这一数量想当巨大、。并且极具粘性的用户群,是腾讯生存的命根,也是腾讯形成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文化的根本。

有了这么庞大用户群,我不需要做多少创新,拿来主义即可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我做微博,也不必像新浪一样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知名度,不需要专专心心开发功能,不需要细致入微提升用户体验,唯一需要做的——在用户的桌面上弹出一个小窗口,上书“腾讯微博全线公测,内测名额有限。恭喜你免费获得内测资格,机不可失,点击此处!”,随后浩浩荡荡数亿用户便蜂涌而至。

我想说,这样的企业,就像一个市侩的小玩意,总有一天会被世人忘记。

文章来源:http://www.wangqu.org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