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微博,让“成人”迎接网络狂欢

王朝互联网·作者佚名  2011-12-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各种新鲜玩意受欢迎的程度,都在印证老祖宗那个流传百世的成语“喜新恋旧”,太过于迷恋旧事物经常会被扣上老古董遗老遗少的名头。

世界杯开球了,甭管真球迷假球迷总要装模作样的看两眼,在网上跟着喊两嗓子。

说到喊两嗓子,不得不说到微博;昨晚新浪微博发了一个公告,说因为访问量太大所以系统不稳定;不过微博里多数意见认为,这是因为新浪的服务器的问题,又或者是炒作,绝对不是因为世界杯造成的访问人数问题——因为这谁比得过腾讯的弹窗和群消息造成的访问人数,是吧;这或许也是网易对于msn垂涎三尺的理由之一吧,别人(除新浪)都有的弹,只有网易只能在首页弹,杯具啊。

最近一次在公司分享的互联网主题是“微博那些事儿”;结束后接到朋友的邀请,让端午后去一个小活动里分享关于微博的观点——哦,其实最应该听听微博运营团队的说法,不过估计也只能听到一些套话,让我等来说,只能从微博能够给营销带来多大的价值,实在是太功利了。

要说微博最大的特点,也就是打通了各种终端,短小精悍易于传播;这也是twitter以及众多模仿者顺应了需求后,广泛的流行开来。

关于微博的研究文章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微博造成了相当的流行,也有了相当多的忠实用户,据某媒体报导,微博已经有了大约2000万的用户——

随之也诞生了一部分 “微博控”,他们每日每夜地上微博,一上就是十多个小时,甚至放弃睡眠时间,每天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上微博,每天要发微博10条以上,至少每天上1次至3次微博,经常毫无原因地反复打开微博,反复刷新微博页面。

那么微博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是给互联网提供了新的模式吗?不是,这和我们好像没太大关系;

是再次给新浪提供了强心剂吗?如上,这对新浪很重要,但是对我们来说好像也没太大的意义。

微博最大的贡献是什么?让我们无聊时间找到了出口吗?是,但是不全是。

微博最大的贡献应该是,让“成年人”找到了集体狂欢的平台。

这个观点来自于和一群朋友的聊天,说到微博时,提到了微博为什么这么火的时候,我说到,这是因为微博的忠实用户中有太多的占据着话语权的人群——比如各类名人、媒体人、互联网人等等。

这些用户基本上都是成年人,心智已然成熟——这和微博140字的特点有关,微博中流行的观点,如果不能用言简意赅的文字表达观点,会被耻笑的。

这也让诸多文字高手找到了乐园——微博,“智者游戏”,或许,可以成立吧。

外在的表现是,微博的活跃用户年龄层次相对较高;并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说明这个观点,仅仅是感官——

幽默点说,微博让我们这年中年人找到了互联网的乐趣。

Bbs的氛围,还是偏年轻;blog的氛围,不适合互动;sns,更多是熟人以及游戏;而微博打破了年龄的限制,让诸多中老年人找到了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来自于互联网快感。这应该就是微博最大的贡献吧,也是为什么中老年朋友们对此乐此不疲的原因吧。

至于微博的远大前景以及最终在互联网江湖占据的版图,还是让提供微博服务的企业考虑吧;咱们还是继续狂欢的织围脖吧。(本文纯属娱乐 作者:赵勇 www.qqwmm.com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